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对事实问题与价值问题的区分是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这个问题直到今天讨论得也还很热烈。常识的看法认为,事实问题涉及『是怎样』的判断,价值问题涉及『应当怎样』的选择。由此而引起的一个方面的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的看法之间分歧是相当大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争论。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特殊性在于它规定意义的界限,哲学讲明哪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以及哪些研究在原则上对于回答这些问题是有关还是无关。他认为哲学是澄清思想的活动,或者说是为了进一步理解语言而进行的努力。各门科学在性质上与哲学完全不同,而且研究他们的目的也完全不同,因此,科学与哲学毫不相干。与此相反,罗素把哲学当作最普遍的科学即理论构造的最高形式。按  相似文献   

2.
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必须自觉遵循辩证逻辑。艾思奇主编的哲学教科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行程体现了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教科书体系改革常常忽略这一点,因而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哲学教科书的逻辑终点是思维具体,是与哲学观相对应的。艾书是局限于人的理性方面的教科书,理论斗争和现实生活需要展示理性和非理性辩证统一的新的教科书体系。  相似文献   

3.
李红革  李建华 《求索》2008,(10):92-94
哲学逻辑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对哲学逻辑词义的理解学者们还很不一致。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哲学,它是一门与逻辑有关的哲学学科,它研究由逻辑所引起或提出的哲学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是逻辑,它是与哲学有关的逻辑学科,研究具有较为明显的哲学背景与哲学意义的概念的逻辑问题;一是认为哲学逻辑既是哲学,又是逻辑。关于哲学逻辑词义的这些不同看法,其原因在于未能把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的名词区分开来,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都是现代哲学与现代逻辑相互渗透的产物,它们密切相关,但又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要促进这两门不同学科的确立与完善,必须严格区别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个不同名词的词义。  相似文献   

4.
葛旭东 《求索》2010,(9):133-134,143
美的本质问题在哲学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通过对美的本质问题在西方哲学美学中的历史演进及其重要形态的逻辑梳理,特别是对柏拉图哲学美学、黑格尔哲学美学的认真考察,正确分析美的本质问题在西方当代美学中的意义,对于解决当前美学研究的困境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谭智奇 《传承》2011,(21):68-69
逻辑哲学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学科,尤其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备受理论界的关注。目前这一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学者对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尚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从逻辑哲学的定义出发,结合相关学者对逻辑哲学的学科性质与定位的探讨,对逻辑哲学的概念和涵义作一般的阐释,有意于对哲学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辩证逻辑区别于形式逻辑的关键在于辩证逻辑是有内容的内涵逻辑。黑格尔辩证法作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思维方式,是对辩证法作为内涵逻辑的理论自觉。黑格尔改造辩证法的启示意义在于,真实把握作为内涵逻辑的辩证法和辩证法的逻辑内涵需要以存在论的历史观为参照,存在论的历史观对生命意义问题的关切是辩证法作为内涵逻辑的重要保证。生命意义问题既是关涉辩证法有无内涵和有何内涵的核心问题,也是透视辩证法理论旨趣的基本视角。  相似文献   

7.
近世以来,人们对古代中国游侠的研究实已繁稠,各种文字的论文不下数十篇,甚至还有专门的著作。而且,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亦很广泛,从游侠的学派渊源到他们的经济背景,从游侠的社会作用到他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等等,都有讨论,使我们对游侠的各个层面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但是目前在这一领域中,仍有园地犁锄未至。另外,对一些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分歧。比如,游侠的性质,有人说是助人,有人说是害人;游侠的行为和思想源流,或认为出于墨家,或认为近于儒家,或认为更靠近道家,或认为儒侠对立,分途发展。本篇文字重点讨论游侠产生的社会背景及思想背景,同时也涉及到以上诸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不摸清游侠的性质,则无法讨论他们出现的社会和思想根源。先从游侠的性质开始。  相似文献   

8.
杨武金 《湖湘论坛》2010,23(2):121-124
经典逻辑否定矛盾存在,坚持矛盾律的至上性。弗协调逻辑限制矛盾律的作用。相干弗协调逻辑主张存在真矛盾,这和辩证逻辑是一致的,否定逻辑矛盾但承认辩证矛盾。在有穷域中,矛盾律还是有用的,但对于整体性、辩证性、复杂性问题的把握,就需要限制矛盾律的作用,承认辩证矛盾。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我国哲学工作者在注意研究新课题的同时,对一些基础理论的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关于哲学研究的对象这个对学科的性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兴趣,不少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都涉及了这个问题,看法颇不一致。现将这个问题的几种观点简要介绍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论。哲学就是以逻辑规律和范畴形式把握自然、社会和思  相似文献   

10.
苏联学术界公认:在马列主义哲学、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是同凯德洛夫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凯德洛夫几乎涉及每一个哲学领域并都有独到的研究,而他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开拓性探讨尤为国内外哲学同行称道。他所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见解向前推进了这个理论。凯德洛夫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它的对象就是客观辩证法和作为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的主观辩证法,而“这也就是说,它的对象就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所有其他的一切现在都已归到有关自然界、历史和人的思维的部门实证科学中去了”  相似文献   

11.
<正> 哲学研究瑞士心理学家和发生认识论者皮亚杰被人们誉为逻辑学家,是不过分的。他的逻辑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特具特色。研究皮亚杰的逻辑思想及其特点,对于推进逻辑学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皮亚杰在其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过程中探讨了一系列逻辑问题:不仅涉及到分类、关系、归纳与演绎、类比与假说以及模态推理等传统形式逻辑内容,而且还涉及到命题演算、谓词演算以及集合论等现代形式逻辑内容;在理论的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不是科学,或者说能不能成为科学,目前在哲学界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论断,明确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质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肯定了哲学的科学性质和科学作用。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把哲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和建设,努力以建设自然科学为榜样、同时注意哲学的特点来建设哲学,那么,一个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将由中国的哲学家们创造出来。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儒家思想给予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智慧,老庄哲学则是养生命的智慧。养生一直是研究《老子》的一个重要思路,而更有人认为“养生”一词源自《庄子·养生主》。今天,老庄哲学和道家的养生理念正在为很多中国人所效法。尽管,关于中医仍然有很多争议,但是民间却有把中医奉为圭臬的趋势。这些传统的养生理念能够解决当下中国人的健康问题吗?  相似文献   

14.
张艺缤 《前沿》2011,(22):65-68
公平是人类几千年来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对公平的理解存在较大争议。有人从经济意义出发,将公平理解为收入分配的平等。有人从公平的类型中去解释公平,认为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含义。还有人认为公平是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表达。对于公平的理解,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本质上说,公平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它是对社会成员之间各种权利及利益分配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人的平等权利的一种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问题历来是西方哲学的一个热点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对主体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 ,为我们研究主体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想通过对《逻辑哲学论》中的主体问题加以分析 ,使我们对主体问题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克里普克系统提出的"信念之谜"不仅是当代语言哲学关于名称的意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对"相信"等认知范畴的哲学考察。文章从逻辑悖论视角出发研究"信念之谜",旨在借鉴逻辑悖论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审视这一谜题所赖以产生的"背景知识",以期对专名的意义形成机制及信念语境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物质论的诸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就部分有争议的问题综述如下: 一、对物质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种意见认为,只有一个物质概念,即哲学的物质概念。它既反映认识论的内容,也反映本体论的内容,这是同一概念的两个方面。另一种意见认为,物质概念有两种不同性质,一点是物质和精神相互关系的认识论上的基本问题,另一类是物质和物质属性的关系问题。前者是回答认识的源泉,后者是回答物质  相似文献   

18.
强化历史和前沿意识、包容意识和开放意识,是推进辩证逻辑研究的三个重要前提。辩证逻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一步也离不开历史和现实。辩证逻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的发展必须包容社会史、思想史、科学史的方方面面内容。包容性越强,其理论内涵就越丰满。强化开放意识,指辩证逻辑的深化研究不能局限于理论层面,而必须应对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服务。强化开放意识,是拓宽辩证逻辑研究路子,发挥辩证逻辑社会功能、提高全民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管理哲学要实现理论创新和合理发展,必须对涉及到学科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而在这些基础性问题中,管理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中国哲学对管理哲学的意义问题、管理哲学的建构模式问题等处于学科探讨的前沿.能否对这些问题作出有力的回答,直接关系到此学科能否健康迅速地发展.本文在总结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20.
国外学者一般以科学哲学为范例研究经济哲学问题,近年来国内关于经济哲学的研究也有类似的主张。本文通过科学哲学与科学和经济哲学与经济学二者关系的比较研究,认为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不同于科学哲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方面也与科学哲学不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