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统一近五年来,德国东部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一直是德国、欧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大量的数据,从国民生产总值、国家消费增长、资金投入、内外贸易、劳动力及失业率等方面分析了东部经济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指出:德国东部经济目前正是回升之势,它已不再是限制德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成为德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后共产主义者复权现象遍及整个中、东欧,尤其在那些民主和自由市场改革的旗帜举得最高、最长的国家中。在波兰,两个前共产主义党派组成联合政府;在匈牙利,前共产党人士赢得了议会选举;在德国,民社党在东部地方选举中获得重大胜利。评论家预言,德国的民社党将于10月份的议会大选中进入国会。这是否意味着前东方集团向民主和市场经济方向胜利迈进的步伐由此停顿下来和旧制度的复兴?  相似文献   

3.
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中心环节。德国东部企业制度的改造,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开始起,在4年多时间就基本完成了。德国为此动用了数千亿马克的巨资。德国迅速但高价型的转轨,令其他"转轨国家"可羡而不可效。但是,由于起点和目标的某种类同性,德国东部企业改选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及有关国家均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国东部经济的改造与反改造──步履艰难的私有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东部经济的改造与反改造──步履艰难的私有化进程肖辉英两德统一以后,德国政府从两个方面对东部地区进行改造,一是彻底改造原东德的上层建筑;二是实行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几年来其私有进化进程已基本完成,但整个过程步履维艰,留下的问题依然不少。1...  相似文献   

5.
原民主德国所辖地区,在经历了1989~90年的剧烈变动的震颤之后,已经成为统一后德国东部的五个新的州。然而,还在人们庆贺德意志国家重新统一的奋亢热情尚未消退之时,高失业的阴影已开始悄悄地笼罩了民德地区。目前,德国东部五州日益迫近承受极限的高失业率,已成为缠绕德国政界、经济界和当地公民的难以摆脱的梦魇。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大量原民德公民的日常生活,引发出德国社会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也是横亘在统一后的德国走向经济超级大国道路上令人棘手的障碍。本文打算根据笔者在德国实地考  相似文献   

6.
连玉如 《德国研究》2009,24(3):22-31
本文以德国“社会国家”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政治、法律等多角度全面阐述二战后60年以来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中社会福利、社会政策的发展和变迁历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2000年以后德国“社会国家”所面临的改革及其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德国极右势力抬头及对在德中国公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俊峰 《德国研究》2007,22(4):28-30
2007年8月20日,德国东部小城米格尔恩发生一起性质恶劣的排外暴力事件,8名印度游客光天化日之下被当地极右分子围攻,竟无人制止.此次事件引发了德国公众关于德国极右势力抬头的讨论,各主要政党也为是否应取缔极右政党国家民主党(NPD)展开激烈辩论.本文试从深度挖掘德国极右势力抬头的背景及其对在德中国公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析德国经济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析德国经济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杨伟国王飞市场经济本质上是自治经济,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的内在含义,是国家在经济治理中对自治经济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从而使经济有序运作。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正是这种典型代表:无论是二战后的经济重建,还是两德统一后的经济并轨...  相似文献   

9.
德国保障国家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韩军德国政府和民众普遍认为,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在二战的废墟上重建,以致创造战后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关键在于原联邦德国在立国之初就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道路。所谓社会市场经济,单从字面上看就是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体。因此...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东部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广文 《德国研究》2001,16(3):37-42
与德国东部原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比较 ,原东德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型后组建的新型农业合作社有着较为突出的新特征 ,它较好地实现了“激励相容” ,对经济转型国家合作业的发展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去年9月,德国社民党同绿党在联邦议院选举中取胜,组成了以施罗德为首的社民党—绿党联合政府。社民党—绿党获胜的关键正是在人们最关心的经济问题上,因而,德国新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举措就格外引人注目。进入90年代以来,德国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东部德国重建步履维艰。长期以来被人称道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似乎已走到尽头。1999年1月1日,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正式启动:一方面,11国的大市场用一个单一货币欧元连接了起来,这必将推动联盟内经济的增长,从而为联盟内最强大的德国的经…  相似文献   

12.
裘元伦 《德国研究》2005,20(4):31-34
国民收入分配问题关系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它首先同一个国家的价值目标相联系.在德国,这种价值目标来自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决定性构成要素的"社会市场经济",它重视效率与公平兼顾.本文试以具体资料来考察这一价值目标如何在德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中得到实际体现以及目前德国在收入分配问题上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前东德的私有化方案是德国统一的内在一部分。实质上,私有化的目标不是将社会主义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而是将东德经济统合进西德的发达市场经济。将前东德的私有化与其他前社会主义国家(如波兰、匈牙利等)的私有化相比是不适宜的,因为在前东德是通过采用西德的法律一夜之间便确立了私有化的法律框架。另外,德国拥有波、匈等国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宋全成 《德国研究》2014,(3):94-106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在德国居住着736.99万外国人,占德国总人口8183万的9%。这表明,德国已成为非传统意义上的现代移民国家。从地理空间分布来看,由于受移民传统、经济发展和移民网络三大因素的影响,绝大多数外国人生活在德国的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较少,呈现出典型的地区差异。从性别比来看,外国人的男性比是51.2%,属于正常范围。从年龄结构来看,尽管与本土德国人相比,外国人相对年轻,但已显示出典型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从国别上来看,外国人主要来源于土耳其、意大利、波兰、希腊和克罗地亚。从出生地来看,外国人中有81.7%在国外出生,他们是通过跨越国境的国际迁移留居德国的。  相似文献   

15.
欧洲经货联盟(EMU)和欧元的引入对欧元区不同类型成员国货币权力具有不同的影响,EMU的宏观经济治理机制及其货币升值倾向为以德国为代表的"协调的市场经济国家"提供了更多的货币权力,同时却限制了PIGS等"混合市场经济国家"的政策空间,并在汇率决策和国际收支平衡管理两个层面强化了欧元区内部货币权力的不均衡。欧元区货币权力结构的失衡也与区内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基础、功能、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基本结构 ,也分析了这种制度对社会经济的积极作用 ,认为社会市场经济应不断调整 ,所以它是一种具有活力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1989年底,捷政局剧变。时过3年,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正式分家,联邦国家不复存在。具有70多年历史的统一国家缘何又分道扬镳?这确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一、长期历史积怨,埋下隐患 原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是位于欧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邻波兰,东与乌克兰交界,南同匈牙利、奥地利相连,西与德国接壤。西部为捷克高地,东部是喀尔巴阡山地。  相似文献   

18.
欧洲经济模式评析——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一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以及协调的欧盟经济政策结构是欧洲经济模式的基础。欧盟的经济模式是欧洲内部若干子模式结合的产物,德国弗莱堡学派的秩序自由主义的原则对欧洲经济一体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德国模式和欧洲模式之间有四点相似的特征。欧洲经济模式的特征是寻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市场经济和福利国家市场经济的混合模式。通过采用基尼系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对欧盟国家的效率和公平状况进行综合比较,在欧盟内部存在着4个略有差异的子模式,表明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并不必然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德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两德统一后,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个特殊的处境,即它要同时去对付西方发达工业国家和东方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的双重问题,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看,要在原民主德国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建立起劳动力市场,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德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合作联邦主义国家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传统思想资源、完善法律制度、开展民间环境运动、实现政党绿色转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社会整合,依靠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与互动而形成的。2002年以来推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进展报告,对于德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转向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当今世界的绿色经济、绿色增长或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