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村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中国电影史上涌现出的大量农村题材电影,其中不少作品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但当下的中国电影中,农村题材电影已经被喧闹的商业电影淹没,不知不觉地淡出观众的视野。农村题材电影的某种衰落,与当下中国渐成规模的商业电影体制的建构具有一定关联性。这得从农村题材电影的历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二十多年来,这项改革不但得到亿万农民的普遍支持,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城市改革积累了经验,带来了中国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使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发展新阶段。总结二十多年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每一步都是党和国家政策推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村税改以来,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力飞速发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更是翻开了中国农村历史新的一页。与农村改革和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存在诸多差异,我们以河南省汝南县宋庄村的调查为基础,分别从水利(抗旱与排涝)和公私观念两个方面讨论了中国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的差异及其成因.不理解南方农村与北方农村存在的诸多差异,就很难理解中央政策在全国实践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邓子恢从中国农村小农经济现状和保持个体农民利益出发,提出在农业集体经济中实行借助联系产量的承包机制,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生产权利与经营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的先声,彰显了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群众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经济增长问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由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孙文生教授和靳光华教授撰写,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研究》一书是作者长期研究积累而成的一部优秀学术专著。作者全面、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理论与增长方式等问题,其成果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改革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农村改革则是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和基石。周年农村改革过程的重要标志是197pel987年间党中央一系列关于农村工作的文件。这些文件高屋建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又回到群众中去,正确指导了当时的农村改革,回答了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7年末,一批R期从事农村工作的老同志聚在一起,从决策历程的角度回顾了中国农村20年改革的过程。认为有必要把自己作为参与者和知情者所了解到的中央和地方有关农村改革的决策过程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  相似文献   

8.
秦摩亚 《党史文苑》2013,(17):40-42
近日,笔者认真看完了44集《寻路》。该电视剧与以往写毛泽东的剧本有很大的不同,抓住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最大贡献———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写出了许多革命志士与毛泽东一起奋斗的艰苦历程。还把该剧农村包围城  相似文献   

9.
苏区时期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对农村社会的调查与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学兴起有着内在的学术渊源.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社会有其独特性,党围绕着农村阶级关系、宗族组织和地权问题对苏区农村社会进行科学细致地考察.这一时期的调查成果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农村问题的正确认识,不仅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料,而且直接推动了30年代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村能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条件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在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与 经济发展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形成了生态农业发展的“恭城模式”,为区内外乃至发 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决定了农村社区的特有地位和作用,在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农村社区的稳定与发展,成为事关中国整体社会安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就目前与农村社区稳定有关的几个问题予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其根本出路是大量减少农民,这些农民到哪里去,就不只是农业和农村内部的事情了,它涉及到整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调整,确定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即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就农民谈农民,实现工农间、城乡间、农民与市民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因此,实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实现农业产业、农村社会与农民身份的三大战略转型,推行以消化农民为主旨的工业化路线,最终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洪业应 《世纪桥》2012,(19):143-145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中国社会更是进入了另一个全面转型的开端。然在经历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提出后,中国农村社会正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的转型变革。本文将从新时期环境视角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与变迁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与变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层面和社会"安全阀"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提出有序促进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作为追求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体——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离不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模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的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毛泽东“农业、农村、农民”思想,领会其基本精神,无疑对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1、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举世皆知,毛泽东的伟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建立了新中国。农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农村、没有农村革命根据地,就没有中国革命胜利。毛泽…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世纪中期中国现当代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土地改革对中国乡村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实现了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变革了农村的社会结构,重组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引发了农村社会的种种变迁,而且成为整个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改造工程的逻辑起点,或明或暗地影响了集体化时代的整体运作实践。因此,对土地改革这样一个颇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成为推动集体化时代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题中之意。2013年8月9日至12日,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及山西省历史学会联合举办的"土地改革与中国乡村社会"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17.
王梅  高斌 《前线》2009,(2):59-6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具有浓厚京西地域文化色彩、被誉为是对京郊农村历史书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长篇小说《玄武》出版。作者凸凹紧紧抓住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的社会变迁,以京西农村为蓝本,描绘了一个叫玄武村的村庄在50年来中国风云变幻的当代历史中,人与人、人与土地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农村未来发展的美好场景。  相似文献   

18.
颜敏 《唯实》2003,(9):28-3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与农民的精神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敏 《唯实》2003,(8):28-3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0.
颜敏 《唯实》2003,(Z1)
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重兴既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 ,也源于现代基督教的个性魅力 ,更与当代中国农民的精神需求直接相关。当前农村基督教的重兴 ,从另一个侧面提示我们 :中国农村正面临亟待重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