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求索》2011,(6):216-218
桑塔格和马尔库塞的"新感性"思想曾经是文艺学美学的热点,国内学界已有不少学者撰文对之进行阐述。但将二者放在一起比较研究,至今未有。此二人之"新感性"都重视感性和艺术,差别在于对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存有不同。明辨二者"新感性"思想之异同,对于我国文艺学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从人与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层面上剖析了什么是和谐社会.具体来说,包括人自身的统一,比如单向度和全面向度的和谐统一;主客体或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精神文明和物质丰富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了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之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维的基本框架,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缘起、实践基础、思想底蕴、结构特征以及记忆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何以走向审美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朔 《求索》2004,(12)
马尔库塞的审美之思建立在他的两种理论推导下现实原则与快乐原则的冲突,额外压抑与操纵原则的控制,导致爱欲与文明的对立、人的本质的异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理性的统治,现代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现代人失去了否定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在柏拉图的哲学世界里,德性与理性是同等重要的维度,这是西方哲学史上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得以分庭抗礼的哲学范式根基。在柏拉图的哲学语境中,人格精神的理性境界和结构框架已经决定了德性的教化是对至善的追求,而要想使个人的德性得到教化从而达到至善,就要通过不断的善意而自觉的循序渐进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曾云燕 《求索》2012,(2):63-65
与杠杆理论相对应,同等情况同等对待的平等主要体现在执法和司法领域,不同情况比例对待的平等则贯穿立法过程。平等作为衡量社会配置利益与负担的基准,主要通过法律规定得以体现,而正义的理念则构成了基准合理与否的内在规定。职是之故,探寻合理的平等基准就是追求法律内容的正当性,立法平等继而成为法律平等的源头和核心。  相似文献   

7.
设计艺术的审美心理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生 《理论月刊》2006,(3):128-130
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有别于纯粹艺术,设计艺术的审美体验更丰富、更复杂。纯艺术的感知往往以视觉或听觉为主,而设计艺术中的审美感知是视、听、触、味、嗅等感觉器官的综合体验;设计艺术的审美想象是创造性与适应性的统一;设计艺术的审美情感不囿于“小我”的满足,而是直接指向“大我”与社会;设计艺术的审美理解不是“距离”的设定,而是审美信息的有效传达。  相似文献   

8.
审美意识中的非理性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意识中的审美直觉、审美感性之悟和审美理性之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机融合明显地表现在人类审美观照和非理性体验活动之中。审美直觉是建立在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之上的高级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感性之悟是指观照审美对象的外在现象、形式 ,即通过对物体的形状、体积和造型的富有个性色彩的情感体验 ,达至对蕴涵有生命和活力的形式的感知 ;审美理性之悟是指审美主体从自己内在精神状态出发 ,探求和开掘观照对象所外化的情感价值 ,即将自我感受和体验假托于对象之中 ,并借助感性之悟发生升华 ,使特定的审美体验上升到以形象来表述的哲理之悟  相似文献   

9.
感性教学论的生理解构与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有祥 《求索》2005,(2):135-136
感性教学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教学理念与审 美追求。感性教学追求并力图创造课堂教学的审美气氛。 课堂教学也有“气韵”,它是教与学的精气神,是教学美。感 性教学论就是研究教学的美及精气神,并力图通过感性教 学法获取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最优化。感性教学论有其 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基础,更有其哲学与美学的基础。从生 理解构与审美价值二维度探讨感性教学论的理论建构,是 本文之所追求。  相似文献   

10.
11.
杨云萍 《求索》2012,(7):221-222,34
美育即情感教育。通过梳理美育的名称和定义,本文发现当今教育界现有的美育概念是不完善的,需要重新界定美育的内涵,美育应包括审美教育和审丑教育。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审丑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教育改革中需重新构建审美与审丑互构的新理念,以走向美育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余霞  夏菁 《求索》2011,(9):209-211
自《玉台新咏》后,中晚唐诗成为解读晋代名妓苏小小的早期资料。中晚唐诗中的苏小小形象既具娇关之特质,又具坚毅之性情。该形象以一种悲情的格调,成为江南文化的典型符号。中晚唐诗人开始大量吟咏苏小小,形成一股引人注目的“苏小小热”。江南文化的浸染、齐梁诗风的复兴以及咏史风气的盛行等多重复杂因素促成了这一现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向丽 《思想战线》2021,47(6):151
“审美资本”和“审美资本主义”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议题,该问题阈源于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空间隐喻的再讨论,亦即,审美和艺术不只属于上层建筑,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形式,在当代社会发挥出基础性功能;另一方面则是对于审美/艺术与经济如何基于人的情感结构而建构新型关系的纵深探讨。藉此,审美资本主义批判既是对于审美资本在当代社会转型和变迁中所发挥作用和意义的显现,同时也是基于审美资本的特殊性,对审美的资本化及其可能的旧病复发提出的批评与重构。  相似文献   

14.
刘勰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和文艺创作中要保持审美心胸的澄静澹泊,才能进入“神与物游”的状态进行文艺创作;柏拉图则认为创作的源泉来自神的赐予,文艺家一但“神灵凭附”,就会获得神力而陷入迷狂的状态。前者肯定了文艺家后天的才识、修养等理性因素,承认创作的差异性;而后者则从神的理念出发,摒弃审美过程的理性因素,认为文艺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审美活动和创作过程与之毫无相干,从而否定文艺家创作的差异性。因此,以“神与物游”为中心的“虚静”说同以“神灵附体”为核心的“迷狂”说构成中西方古代美学的不同体系,体现出不同文化特质中审美方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杨文忠 《求索》2011,(11):203-205
新闻、历史是实用文类,文学则是审美文类,新闻、历史在真、善、美方面都不可能达到文学那样的审美程度,因而其内容也就不可能具备文学应有的审美性。证明了这一道理,同证明了新闻、历史在其它方面不可能具备文学应有的审美性一样,都有助于驳倒“新闻文学化”、“文史不分”等学术观点,从而有力地起到维护新闻、历史与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及所属学科的科学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思想是人的属性,而"人总是他思想的奴隶"。思想作为生命的精神现象,使人在生存于物质世界的同时,有了一个精神世界,有了"自我"的思想谱系,有了"认识你自己"、解释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能力。一部人类思想史昭示我们:思想的力量在于求真,思想的理性贵在质疑,思想的生命重在信仰,信仰与自由同在。自由、尊严和幸福是历史哲学的根本价值和现代人的终极关怀,但富裕的"幸福危机",使人不知所措。这就是"人本困境",它使人产生思想焦虑。当下的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失范的社会风气呼唤精神救赎,呼唤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文化自觉,也呼唤思想的理性话语和学术守护。  相似文献   

17.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8.
卜庆安 《求索》2008,(3):188-190
诗以心灵为殿堂,诗歌意象比其它文学体裁中的形象更富于心灵体验性,更富有浓郁的审美色彩。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的诗歌从复合的音乐性、繁富的色彩度、幻化的动态感与委婉的含蓄性等四个方面体现其鲜明的意象美。虽然其美感形态不同,表现方式多样,但都以诗歌的灵魂与生命——意象为核心,和着美感的节拍,流溢充盈的情感,抒发诗人对生活生命以及大千世界的感悟。  相似文献   

19.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把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自然王国、审美王国、自由王国,相应地便生成了三种人:自然的人、审美的人、自由的人。这种划分尽管存在一些乌托邦性质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却给审美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从而使人从自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这种理想被《共产党宣言》批判继承发扬了,应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目标。审美的人应该具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和顺应历史潮流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理论就是要在培养造就审美的人上下功夫,立德树人,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审美人生,让全体社会成员成为审美的人,从审美自由境界走向伦理(政治道德)自由境界,建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主义联合体。  相似文献   

20.
范明华 《理论月刊》2023,(2):144-151
中国传统心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其主要目标不是认识人类的心理规律或构建系统的人类心理知识体系,而是教化人心、塑造人性、开拓人生境界和树立人生价值观念。这是一种具有浓厚价值论色彩的学问,对于理解同样具有价值引导作用的审美教育的特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中国传统心学来看,审美教育可以被理解为美心教育、创造教育和感性教育,或者说,它是一种以审美心胸的建构为先决条件,以审美意识的自觉和美的感性塑造为主要内容,以实现人性的圆满和开拓自由的人生境界为终极目标的教育门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