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澳大利亚和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方面存在差异,但在解决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方面,两国的公共政策都面临着相似的任务和挑战。澳大利亚的社保体系成熟、结构清晰并且建立了政策改革的框架,而中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正试图建立一种新体系。要保证老龄化社会的稳定以及持续的经济管理,两国都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相似文献   

2.
欧洲民主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口和移民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人口比重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欧洲人口结构失衡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老龄化危机。老龄化状况持续加剧会导致养老支出激增,进而恶化财政支出结构并迟滞经济发展,也会加剧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不满,进而扩大社会分裂。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机能不足问题导致应对老龄化危机的改革措施难以奏效。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开展的交易政治为加剧老龄化危机提供了制度通道,民粹主义利用老龄化危机威胁民主政治的基础、运行和合法性,进一步降低了西方政治体系解决老龄化危机的机能,多党议会制存在决策效率低下和内阁更迭频繁的体制弊端,阻碍了养老改革措施的及时出台和有效执行,是欧洲老龄化社会民主困境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政治观念和行为的相应变化,并作用于政治系统.德、法、意、希四国的代议制民主政体以定期选举、政党政治和代议制度为核心内容,较高的老龄化水平重塑投票格局、弱化民主基础、助力民粹主义,对四国产生了相似的影响.同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老龄化对四国民主政治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性.德国为解决劳动力问题主动接收难民,但难民危机打破了政治格局的稳定;法国政府的改革决心和民众反对之间的张力过大,养老制度改革加剧了社会动乱;意大利面向养老制度改革的政策供给能力偏弱,非常规机制增加了不确定性;希腊老龄化初显,但债务公投加速了其政治幻灭.  相似文献   

4.
石破 《南风窗》2013,(26):62-64
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在上海最为突出,今后几年将更加严重。上海如何破解养老问题,在当今中国有着典型意义,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无数家庭的共同努力。截至2012年底,上海市1426.93万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67.32万人,占总人口的25.7%,几乎每3个人里就有一个老年人,与北欧、西欧、日本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相较,位居前列。上海的养老问题在全国最  相似文献   

5.
日本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分析 一、老龄化与少子化的双重挑战 日本是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工业国家,却是全球老龄化进程最快、老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日本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率从7%到14%)仅仅用了24年的时间,而且,其老龄化程度还在继续加剧。2009年日本100岁以上的人口逼近4.04万,  相似文献   

6.
赵义 《南风窗》2010,(22):56-59
<正>作为一个正在复兴的文明古国,如今的中国无疑是梁启超笔下的"少年中国"。而当人口老龄化问题向中国走来时,一个"老年中国"也在成真。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民政部发布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53%,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一个普遍.性现象和趋势。根据联合国有关指标,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是“老龄社会”,超过20%则是“超老龄社会”。当前韩国境内人门5018.5万,65岁以上人口为613.8万人,占12.2%,预计2018年将达14%,2050年达38.2%。老龄化已成为韩国一大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口发展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结构性力量,人口发展的诸多态势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的走向。21世纪是全球人口增长趋缓的世纪,是人口普遍老龄化的世纪,也是人口移动全球化的世纪。这三个不可分割的特征和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力量。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人口问题正在发生重大转型,要在全球发展的格局中认识和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就要不断学习和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保持清醒的人口意识,不要继续盲目地夸大人口的负面效应,更不应该妖魔化以人为主体的人口增长。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3,(30):14-14
未富先老的人口大国 中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一些发达国家高速发展时期的水平(比如日本、韩国),而生育率又低于那些国家当时的水平,所以中国需要延续经济奇迹,以面对着未富先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盛 《工会博览》2013,(33):40-41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近年来,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甚至争议。倒按揭养老、卖房养老、租房养老哪种方式更好,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与倒按揭养老相比,租房养老更简便、风险更小,最后房子产权还归自己。观念相对保守的老年群体,更倾向于租房养老。  相似文献   

11.
蔡鑫 《工会博览》2009,(9):64-66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并且这一过程呈现出急速发展的特征,与之相伴随的是很多方面的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变迁,和任重道远的整体社会调适过程。但是中国者龄化的急速发展而并没有多少缓冲时间就需要面对这一重大冲击。问题就显得特别复杂。老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具有专业性,综合性,科学性、服务性、预见性等特点。政府及社会工作研究者与从业者应积极推进老年社会工作尽快发展,积极参与政策制订,以期为即将到来甚或已经开始的银色浪潮冲击做好应对,并残缓其冲击力度与代价。  相似文献   

12.
董嘉骊 《工会博览》2006,(21):65-65
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进入萧条与变革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及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也对日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日本人口结构中少子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内外经济因素以及日本人口结构问题成为影响今天日本劳动力市场和工会运动的主要问题。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经济万能主义、削减公共开支、削减政府干预、压低劳动力成本换取企业竞争力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在全球范围内大行其道,同样也令由于国内经济市场而面临就业问题难和福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4,(15):14-14
<正>01中俄美海军力量的变化美《新闻周刊》7月11日两年前,中国前领导人胡锦涛前往东北海军基地为代表中国海上力量崛起的"辽宁号"揭幕,而鲜为人知的是,这艘承载着中国海域雄心的庞大航母前身却是身无分文的乌克兰政府甩卖给中国的老龄化船体,但最终却成为中国海权的威慑力量。北京现在已经拥有28艘活跃的核潜艇和51艘潜艇。计划到2020年,将建造出以3艘航母为首的战斗群,这意味着,还有两艘航母正在生产中。但中国的野心已远超出了增强海军的硬件。  相似文献   

14.
陈萍 《台湾研究》2007,(4):37-41
人口老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特征。本世纪之初,台湾社会老年潮取代婴儿潮的速度出乎当局的意料之外。因为低生育率、少子化与老龄化致使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必然对内部需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以及地区的稳定等都产生负面的影响。本研究以现代经济学与人口学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台湾低出生率和人口快速老化的转变对经济社会的交互影响,以及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由资源资本化、权力资本化、经济市场化、文化世俗化四条线相互纠结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在这四者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改革的矛盾焦点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处于复杂的变化和演进之中.能否抓住经济改革的矛盾焦点,把握其所带来的结构性问题,是至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张墨宁 《南风窗》2012,(7):66-67
越来越多退休在家的老人,尤其是教师、医生、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渴望获得重新服务社会的机会。日益老龄化的中国,该如何最有效地发掘这个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宝库?20年前,北京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光珞办好了退休手续,准备离职。等待她的却不是颐养天年,返聘、编书、讲学,更有新加坡教育机构想用百万年薪、住宅和永久居住权"挖"她过去。她没想到自己成了"香饽饽"。像张光珞这样的退休专家,正在  相似文献   

17.
农村“超高老龄化”的无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经济发展的二元模式掏空了农村的青壮年劳力,农村的传统养老风俗在无奈中被改变,提前进入了"超高老龄化"社会。越穷的地方,外出打工的人越多,留守在家的老人景况越凄凉,老人们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人口日趋老龄化已成为十分突出的全球性问题.1999年中国已达到了国际老龄化标准,进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在亚洲国家中,日本率先进入老龄社会,研究其在社区老年服务方面的措施和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纪修 《南风窗》2011,(14):78-79
随着澳门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上澳门社会保障基金来源高度依赖政特区府拨款及博彩税收,福利"能升不能降"已成为定律,特区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将越来越大。澳门社会保障基金如何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2013,(7):76-76
记者:您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三次到访中国,请问这次来到中国给您印象最深刻的变化是什么? 弗拉奥:我曾多次访华。此访让我了解到中国首都及其他地方多个领域发生的快速变化。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人口规模以及老龄化挑战下的城镇化发展,这将是中国各级政府未来几年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