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课程,虽然高校"两课"教育中涉及到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不具有体系性和针对性,而且高校中涉及到宗教观教育的讲座也甚少,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充分的渠道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宗教,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是一知半解,对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和法规也不了解,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宗教及宗教问题.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毛国庆 《学习论坛》2008,24(11):22-26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我们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形成的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形成是基于对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3.
管莹莹 《世纪桥》2013,(3):46-47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宗教开始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已成为高校的一大课题。本文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来阐明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关系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否纯净。所以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根本前提;正确处理共产党员与宗教的关系,把充分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与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武装党员的头脑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现中国化的一条基本原则;从中国宗教的实际状况和特点出发,始终把宗教工作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根本任务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开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宗教问题,初步形成了体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想认识。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事业的进程中,也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党的宗教理论与宗教政策,确立了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界建立统一战线等基本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宗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7,(1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既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它对宗教和宗教问题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基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思想指导,可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向心力和影响力;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有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时期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 ,实现宗教工作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奠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基础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确立了跨世纪宗教工作基本纲领。这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以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为客观基础,以长期宗教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为实践基础,结合中国现阶段宗教和宗教工作状况,来科学认识和分析宗教的社会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更准确地、更理性地对待宗教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从而引导宗教更好地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课堂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面临着教育教学形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学生参与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堂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应从科学定位课堂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完善课堂教学效果动态评价体系等方面促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堂教育持久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宗教工作思想是其统一战线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包括:全党高度重视宗教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江泽民宗教工作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如何对待宗教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了宗教,深刻地指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并从宗教的特点和它与社会的关系上,揭示了宗教的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原则,从而第一次在人类历史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宗教观。毛泽东在其长期的革命生涯中,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并将其与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既在理论上,又在实践上发展了并且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其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和宗教是根本对立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共产党员不能信仰宗教。然而,通过调研发现,党员信教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党员信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传统和家庭的影响是重要原因,理想信念缺失和淡薄等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所以,如何杜绝党员信教问题,必须加大对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无神论和党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毛泽东从建党开始就很重视对民族宗教的研究.他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思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正确的宗教观,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宗教政策.他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现中国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新中国宗教政策的奠基人.毛泽东的宗教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恽代英的宗教思想。恽代英批评了宗教思想领域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宗教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解释了宗教的起源,批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宗教具有正负功能;还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5.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校必修课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加强党校自身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必须结合党的理论建设实际,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遵循党校姓党原则、系统规划原则、正本清源原则、推陈出新原则、知行合一原则,并且通过规划和政策指导层面的顶层设计,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常态;通过党校教育教学层面的中层设计,开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新格局;通过教学过程精细化层面的底层设计,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新成效,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在党校教育体系中成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恽代英的宗教思想.恽代英批评了宗教思想领域形形色色的错误观点,对宗教问题做了唯物主义的回答:他解释了宗教的起源,批判了有神论;坚持了唯物主义,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宗教具有正负功能;还倡导宗教信仰自由,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新疆宗教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影响新疆宗教和谐的因素极其复杂:部分党员干部对宗教的认识不到位、宗教队伍(包括宗教管理人员和宗教人士)整体素质偏低、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宗教事务管理的制度措施的有效性和前瞻性的欠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族际关系不够和谐、媒体传播方面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理论基础,以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为客观基础,以长期宗教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为实践基础,结合中国现阶段宗教和宗教工作状况,采科学认识和分析宗教的社会作用。中国共产党对宗教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这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更准确地、更理性地对待宗教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从而引导宗教更好地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明创建要始终坚持群众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以尊重群众首创、引导群众参与、确保群众受益、争取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原则,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因此,群众性原则是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始终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一、群众首创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突出特征和根本途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方法。我们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就是承认人民群众在历…  相似文献   

20.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要求,也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条件。2001年12月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提出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贯彻落实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基本方针,对于正确处理我国的宗教问题,做好新世纪初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的丰富和发展积极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