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失业的可能性产生于公有制经济本身。社会主义生产是在技术进步、有机构成提高基础上进行的扩大再生产,这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失业的技术经济条件;现阶段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则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存在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2.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础,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是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助力工程,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因此,哈尔滨市要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为纲领,全面提升社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使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更上新台阶。哈尔滨深入研究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的路径。构建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是当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须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服务的建设过程中,英美两国立足自身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国家主导型和社会化模型。这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社区服务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加强政府的政策聚合作用;二是确立社区服务的多中心供给机制;三是推动第三部门的多元化组织格局;四是积极推进民众的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投资增长率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就业增长率,可谓目前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尽管从有利于实现效率型就业,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更好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看,适度失业都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过度的失业必将造成经济增长的缓慢,社会动荡,经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根据国家统计局1996年数据显示,登记失业者为520万人,但是由于国家计划体制而造成的国营企业冗员,也就是所谓的“隐性失业”,却近有1500—3700万人。1997…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7,(11)
<正>社区是城市的基层单元和社会治理的微观基础,其发展目的之一是促进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实现居民自治。社区服务是商业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等需求的有机组合,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探索通过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来推动社区发展,提高居民自治水平。为深入探索河西区社区服务推动居民自治情况,课题组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具有代表性的东海街下辖居委会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国将面临严峻的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都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长期增长。结构性失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消除,从而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除了人口基数大之外,赶超战略是我国总量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最主要原因。只有放弃赶超战略,确立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才能得到长期稳定发展,就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从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格局出发,为提高竞争水平、增强企业实力,相继开展了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带资分流为主要措施的减员增效工作,一大批职工与原企业协议解除了劳动合同。如何搞好协解职工的管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是摆在企业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政治任务。石油石化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石油企业大多是在远离城市的矿区,居民生活没有城市依托,社区服务刚刚起步,离退休职工和失业职工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民面临的失业风险与日俱增,已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失业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就业,也包括组织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究竟应该达到什么目标,这是个存有争议的亟需讨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 失业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问题的集中体现,是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反映。世界各国政府为求得一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都提出了组织劳动者就业,减缓失业的战略目标,并制订一整套实现就业目标的政策措施。资本主义国家是如此,社会主义国家也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15,(3):98-100
社会冲突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互为因果。社会冲突往往是经济决策引致的未曾预期的后果,其中收入分配不均、社会保障水平低情况下失业的爆发等是引发社会冲突的主要经济原因;社会冲突不利于经济增长,社会冲突对增长的威胁反过来又会危及社会稳定。维持社会稳定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回顾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化,“单位”,这个曾经含有人身依附意义的社会组织,正在从社会生活中逐渐淡出而还其本来面貌——工作岗位;而社区服务的发展,使“社区”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社区服务发展的十多年中,在近年来社区服务向社区建设转变的过程中,都还存在  相似文献   

12.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经济滞胀,西方整个工业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失业危机,尤其是青年失业已成为更加紧迫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如果你去问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任何一个年轻人,什么是他们这一代人在八十年代以致八十年代后所面临的问题?毫无疑问,除了核裁军以外,他(或她)会立刻回答:“失业问题”。在很多年轻人的心目中,“失业已成为时代的显著特点;而在许多老年人的心目中,“失业”唤起了他们对三十年代的记忆——大量的失业和接踵而来的世界大战。“失业”越来越引起人们更大的关注和忧虑。尽管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行政论坛》2003,(2):73-73,80
信息社会、信息经济的到来,网络无疑在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它的影响是深远、巨大的。对企业发展来说,网络技术 有利于企业相关信息的获取;有利于企业突破传统结算方式,建立自己的“银行”;有利于企业与客户(消费者)间良好关系的 建立、巩固、提高;有利于企业信息、广告的发布;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减员增效。  相似文献   

14.
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是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突破口.对流动人口成因理论、社区服务管理理论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利于先进的理论在社区流动人口研究中的传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李亚妮 《学理论》2012,(25):77-78
近年来,随着"4050"下岗、失业人员逐步进入退休年龄",2030"青年的就业问题成为新的难题。"2030"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运用个案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结合实际案例,为解决失业青年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不能回避失业问题洋县县委党校杨建军失业问题既是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形态演变的产物。不论在哪种社会形态下,伴随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部分劳动就会成为剩余。传统观念的误区是:社会主义不会存在失业现象或者不应该存在失业现象。这种认识源于教条地...  相似文献   

17.
社区服务研究:理论争辩与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社区服务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社区服务研究随之蓬勃兴起。本文回顾了我国社区服务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对学术界近二十年来的社区服务研究状况作了一个全景式的综述,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解析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与其中涉及到的行动者、行动情境和社区特性、社会资本、社区服务的相关制度规则有关,并根据经验观察构建了一个分析社区服务的理论框架,确定了影响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的两个变量体系,对各变量进行了逐一解释和规范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四个命题和两个动力的理论以解释社区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生成机制,探求实现社区服务的有效供给和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季鹏飞 《学理论》2013,(22):104-105
当前面对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在城镇化进程中发展居家养老恰逢良机。城镇老年人的经济供养方式基本实现了社会供养,城镇老年人口的生活服务开始出现社会化趋向,这使得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符合中国国情,是未来中国养老的发展方向。苏州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在城镇化进程中,研究居家养老发展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改进社区服务的措施,有利于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杨 《学理论》2013,(17):75-77
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进行溯源分析,采用经典的马克思失业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大学毕业生失业原因,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重第三产业发展;加强校企合作;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化;引导和鼓励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去工作;鼓励自主创业;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