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些食物总能在不经意间把吃货分裂成两个帮派。比如榴莲、香菜 ...... 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鱼腥草吧!折耳根、猪鼻拱——鱼腥草的各种花名鱼腥草,因茎叶揉碎后散发的特殊气味而得名,正式中文名是蕺(jí)菜,因为民间常挖根食用,所以称之为“蕺儿根”。西南地区的方言里,“蕺儿根”音同“折耳根”,也就有了折耳根这个俗称。四川盆地周边称之为“猪鼻孔”或“猪鼻拱”。《中国植物志》对鱼腥草的描述开篇就是“腥臭草本”,由此看来,作者对这个味道奇特的食材可能也是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然而西南人民却对此物爱得深沉,比如吃什么都要先打一碗蘸水的贵州人就直接放话:没有折耳根的蘸水,是没有灵魂的!折耳根蘸水——贵州人的“折耳根执念”折耳根的吃法百变,凉拌折耳根、折耳根炒腊肉都是十分家常的做法。但论贵州人家最常见的做法,那肯定是一碟折耳根蘸水。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食材切开后,营养很容易流失,甚至会腐败变质。然而生活中,很多食材不能做到现切现吃。切开的食材究竟该如何保存呢?柠檬切口涂蜂蜜柠檬一般每次只吃一两片,很多人把剩下的裹上一层保鲜膜就放入冰箱了。其实,还可以先在切口处涂上一层蜂蜜,再封上保鲜膜。这样等于给柠檬穿了两层"保护衣",不但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入侵,还可以防止水分和营养的流失,保存时间可达3—5天。即使  相似文献   

3.
正槐花怎么吃槐花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大量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食用槐花对我们健康有好处。可以将其采摘后做汤、拌菜、焖饭,亦可做槐花糕、包饺子,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蒸槐花,中国不少地区都有这一习惯,做法很简单,将洗净的槐花加入面粉拌匀,再加入精盐等调味料,放入笼屉中蒸熟即可。此外,在制作粥、汤时也可加入槐花。  相似文献   

4.
艺海轻舟     
那一年我分配到远离故乡的一个城市工作,成行前的一个多星期,母亲就开始忙碌起来,除必须的被盖毛毯等生活用品外,母亲还在行囊中放入许多我喜欢吃的腊肉、薯条之类;看到这些足以开个小杂货店的吃用之物把旅行袋塞得龇牙咧嘴,我不由有些为难起来,便对母亲说;你总不能让我把整个家都带上吧。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计抬起头来,端详了我半天,然后才指着背包回答我说:可不,出门在外,今后这就是你的家,就是你的整个故乡了。  相似文献   

5.
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非典的元凶———冠状病毒很有可能来自果子狸。将果子狸作为“毒源”加以捕杀,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在此之前,人类总体上是对不起包括果子狸在内的所有野生动物的,证据之一就是经常将它们放入锅里煮、端上餐桌吃。人类每次违反自然规律之后,就会遭到“  相似文献   

6.
凉拌菠菜     
原料:菠菜、粉丝、醋、麻酱、生抽、芥末油做法:菠菜洗净,用沸水焯熟,放入凉水中过凉。挤去菠菜中的水分,切寸段。粉丝用温水泡软,放入沸水中煮熟,放入凉水中过凉,滤干,用剪刀剪短。将菠菜、粉丝放在一起,加入麻  相似文献   

7.
橘子不但可以降低人体中的血脂和胆固醇,还能美容护肤。但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喉咙干痛和大便干结等症状。那么如何能既享受美味,又不上火呢?热橘子就是理想选择。首先将橘子洗干净,在40℃50℃的温水中浸泡约1分钟。然后将橘子擦干至表皮完全无水分,放入微波炉内热12分钟至微焦。这样橘子皮中的挥发油、橙皮甙、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就可以渗  相似文献   

8.
调味出错怎办?太咸:做汤时不慎多放了盐,又不宜加水时,可将一个洗净的生土豆或一块水豆腐放入汤内,可使咸味变淡;将一把大米或面粉用布包起来放入汤内,也可使汤变淡。太酸:醋放多了,可将一只松花蛋捣烂放入,能有效地减少酸味。太辣:炒菜加的辣椒太多,可放入一...  相似文献   

9.
在重庆这个敢吃、善吃、爱吃闻名于世的城市里,在这个有点野性充满江湖儿女气的码头文化中,真的是很难独善其身。于是乎,吃成了众生齐倡的一种革命、一种时尚。变着法儿吃、想着方儿吃,吃被爱吃的人当作了一种事业来经营。重庆人灌注在菜肴调理中的激情,重庆人对菜肴大胆泼辣的创新思路,着实让人感叹和钦佩!于是乎,江湖菜在江湖中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0.
艾迪 《党课》2011,(21):103-104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天下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后,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但两种人都感到不快乐。前一种人认为他的葡萄越来越差。而后一种人认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下的葡萄中最坏的。于是,俩人都不快乐。  相似文献   

11.
读书需回味     
谁都喜好回味。吃过饺子,会回味馅香;吃过馒头,会回味面香;吃过米饭,会回味谷香……回味,是一种诗性情绪。联系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良好风气,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回味”似乎更必要。  相似文献   

12.
家事锦囊     
正白醋巧去猪肚油猪肚的油垢可以这样除:1.将鲜猪肚表面的黏液冲洗干净;2.在锅里倒入1000毫升水,烧开后将猪肚放入水中;3.水开后煮2~3分钟,关火;4.用漏勺将猪肚捞出,放入盆中,放水冲洗20秒后,再用剪刀剪去上面的油脂;5.将猪肚放入一个大碗中,加盐和白醋用手搓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要过好廉政关,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四个管好”,“四个严格”。一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胡吃乱说。领导干部要严格管住自己,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管住自己的嘴。当前,奢侈浪费现象很多,最突出的莫过于挥霍公款大吃大喝。一些党员领导干部逢人逢事逢会必吃,在吃吃喝喝中,把嘴吃软了,立场吃偏了,原则吃丢了,形象吃丑了。因此,作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想树立自己在干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首先必须克制自己的吃欲,管住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喝的坚决不喝。管住  相似文献   

14.
双味木耳     
正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我琢磨着学点厨艺。"双味木耳"是我的一个拿手菜。主料:干木耳、青椒、红椒辅料:盐、味精、生抽、香油、蒜末、香醋、芥末酱、麻酱做法:把30克木耳放入温水中浸泡开,洗净放入沸水中焯熟,过凉水沥干;青红椒切丝备用。麻酱加生抽调匀,加入一半木耳拌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能否,深入涉及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问题;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第一个问题的基本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一个真命题还是一个假命题的问题,即社会建设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如果这个命题成立,就涉及到有没有一套促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发展的科学方法。社会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一是要放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研究,二是要放入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中研究,三是要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要与国外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广告看多了,便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味精不能多吃,多吃有损记忆力——鸡精企业味精是从食物中提取出来的,可以放心吃——味精货柜盐不能多吃,多吃易患高血压等多种疾病。如  相似文献   

17.
猴子的愚蠢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猴子偷来一个西瓜,可是它们不知道这圆圆的东西到底怎么个吃法。猴王尽管睿智,可也心中无数,它作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说:“这个嘛,当然是吃皮了”。于是,群猴纷纷响应,嚷着说:“是该吃皮的!”可这时,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跑出来说:“不对,以前我看见人吃这种瓜,是吃瓤的!”这下,猴王和群猴震怒了,纷纷指责小猴不服管教,自作主张。一只老猴说:“大王,我们大家都来吃皮,罚这个不守规矩的家伙吃瓤!”猴王点点头。其实,人,有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和故事中众多猴子的行为一样,对新事物没有认识,又不愿意去认识它,只想因循守…  相似文献   

18.
孔老夫子说:“食,色,性也。”由此可见,吃乃是人的天性。“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训也说明了吃是人的第一件大事。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一部饥饿频频出现的历史,即使是康乾盛世的乾隆元年,也曾饿殍遍野,所以,人们自古就很看重吃。小孩出生要吃“三朝酒”,一个月之后要吃“满月酒”,考上大学要吃“庆贺酒”,结婚要吃“贺喜酒”,搬进新居要吃“进屋酒”,五十、六十岁……生日要吃“祝寿酒”,即使上西天不能再“吃”了,儿孙亲属们也要大吃一顿“上山酒”,人的一生简直就是在大吃大喝中度过的。中国悠久的历史也是一部“食不厌精,脍…  相似文献   

19.
曾听一位学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同时去牧羊,一个人把羊儿拉到一个地方,告诉它,这里的水最好,草最嫩,然后不由分说把羊头按下去令羊儿吃。而另一位牧羊人把羊儿带到同样的地方,只告诉它,你自己去吃吧。同样是吃,一只羊儿吃得很难受,而另一只羊儿却吃得很舒坦。同样的草,羊儿为什么会吃得不一样呢?这引发了我对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师正伟 《党的建设》2008,(11):51-51
我是与改革开放同龄的人。在我的记忆中,腌咸菜和吃咸菜是最难忘的。那时,家里一年有大半时间吃的是咸菜。为腌咸菜,家里买了一口大缸。每年一到深秋,父亲就把最廉价的青菜成担地买回来。在洗净、晾去水气后,将菜码进缸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