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政策》2003,(2)
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用"小康"这个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  相似文献   

2.
罗屿  薛涛 《小康》2013,(2):98-99
2012年12月15日晚,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盛典。"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2012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2012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3.
“精神小康”的衡量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康社会涵盖"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两方面,探寻"精神小康"的标准必须和具体社会制度结合起来.总体而言,"精神小康"是一种广泛、确定而又持续的幸福感,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另外,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良好的政治文明、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构成了"精神小康"在当前的具体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张志  茧子 《小康》2008,(1):20-29
《小康》杂志于2006年1月和2007年1月,连续两年,向社会发布"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新华社曾经刊发连续报道,对休闲小康指数作出高度评价,认为"休闲小康指数标志着中国进入休闲元年","休闲元年标记中国变迁"。休闲已悄悄走入了大众的视野和生活。休闲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1,(12):56-57
2011年11月,《小康》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我国2011年度"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通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评价参考了2011年度《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2011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饮食指数、消费指数、  相似文献   

6.
正"小康"是中国的固有名词,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并且一直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小康"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译注》(程俊英著,2004年版)解释是"人民劳累真苦死,要求稍稍喘口  相似文献   

7.
鄂璠  薛涛 《小康》2013,(2):80-81
2012年12月15日上午,由求是杂志社指导,求是《小康》杂志社主办,中国小康网协办的"2012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经济社会的变革与转型"为主题,旨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中国经济社会变革与转型出谋献策,同时总结并推广各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在民生决策、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探索与实践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小康》2008,(12):16-18
2008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1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9分。与上年相比,有9项增加,平安和快乐小康指数下降。《小康》的全面小康指数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个大类。评价权重分别为:经济建设占30%,社会建设占20%,政治建设占15%,文化建设占20%、生态文明占15%。全面小康评估指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08年《小康》报道的11个相关指数;二是2008年10月~11月间,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新浪网及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专家共同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进行调查;三是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08年中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为65.4分,比上一年增加0.7分。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8,(3):14-16
2008年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为67.2分,比上一年度的66.6分提高0.6分。随着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未来几年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将会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07,(10):50-52
2007年9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6,比上年的79.3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9,(6):18-20
2009年4~5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的社会信息,得出2008~2009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60.1,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至此,我们连续5年发布的中国生态小康指数首次超越60分的及格线。  相似文献   

12.
正"2019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之"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社会问题"排行榜显示,在户籍制度改革、公务员热、控制房价、保障房建设、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择校、异地高考等30多个选项中,社保的异地转移接续问题排在了首位。2019年1月—2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9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19年度中国公共服务小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8,(9):28-29
2008年8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间"中国信用小康"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8384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为60.4分,比上年度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4.
小康是一种社会模式,具体讲就是一种"关系"模式,任何"关系"可以说都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和自然"三者基础上的,因此,确定当下所说的"小康"的含义,注定要对上述三者间的关系做一番解释.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08,(1):14-16
2007年12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休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为65.5分,比上一年度的64.7分提高0.8分。  相似文献   

16.
鄂璠  薛涛 《小康》2013,(2):96-97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一群人,他们或是企业家,或是政府官员,或是艺术家,或是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普通公众,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他们用自己的努力推动着和谐社会步步前行。这些人中的杰出代表,在2012年12月15日晚的"2012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颁奖盛典上,获得了"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奖。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8,(11):16-18
2008年9~10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平安小康"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8921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为64.7。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8,(10):16-18
2008年9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快乐小康"进行了调查。参加调查的人数为9616人,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为79.1,比上年的79.6下降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4)
正近日,"2016第十一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颁发了"2016中国全面小康十大贡献人物"、"2016中国社会责任企业典范"等七大奖项,对2016一年中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企业予以表彰。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华为总裁任正非、横店创始人徐文荣、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等10人共获"2016中国全面小康十大贡献人物"奖项。包括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也)、易到用车等8家企业荣获"2016  相似文献   

20.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治平 《新东方》2005,(3):12-14
小康,是中国人做了三千年的一个梦,是华夏文化积淀起的一个难解的情结。当今中国,小康却成了中国人能够触摸到的实在,成了老百姓能够亲身体验的鲜活日子。十六大展示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妙前景,则更使实现全面小康成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努力投身进去的伟大实践。中国有一句老话:旧瓶装新酒。尽管我们今天仍然沿用老祖宗创造的"小康"这个概念来描述今天的生活,但其实质内容已经迥然而异。但是,古今小康思想里,却有一个比较趋向一致的愿望,就是追求一种和谐安定的社会状态。"小康"缘起于三千年前老祖宗曾唱过的一首歌--"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