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官僚腐败症如同毒瘤一般,是党的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敌,若不及时铲除,必将侵入党和政府的肌体,腐蚀党员领导干部,切断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必然会葬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创新人民群众监督的体制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历史与现实都证明,群众监督机制在反对官僚主义、惩治腐败、倡导廉政、强化执法力度、保持政令畅通、加强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对领导干部实施权力监督,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是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需要。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机制,要分解“一把手”过分集中的权力,强化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威,以权力制约权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市场规范制约权力,健全法制,以法律制约权力,发扬民主,以权利制约权力。强化党内、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职代会、新闻舆论、群众监督,加强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同时,建立领导干部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3.
抓民生根本 促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开始进入“关键发展期”,新旧体制交织,社会群体利益分化加快,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矛盾尖锐,为此必须抓住民生根本,才能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要破解廉政建设的课题,必须切实加强和发挥人民群众的政治监督作用,为此,必须转变思维和观念:消除实行人民群众监督有碍党的伟大形象的担心,确立党也要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观念,解决人民群众监督中的真空问题;克服顾及方方面面的平衡思想,确立人民群众是监督主体的观念,解决人民群众监督的地位问题;消除实行人民群众监督会影响党的领导的担心,真正给人民群众以监督的实权,解决群众监督的途径和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5.
基于平等权利的公共服务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的平等权利而言,公共服务和管理本身远不是终极价值.本文认为,我国既有的公共管理体制固然存在公共服务与管理供给不足的问题,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设法解决体制上的公民个人权利平等问题更重要,后者更具有根本性,是诸多影响社会和谐现象背后的原因.解决公民基本权利平等和权利救助问题,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分析了体制性权利不平等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权利救助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勾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生 《理论前沿》2009,(21):27-28
要解决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社会结构性问题,就要致力于基层党建在执政观念、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上的创新性转型.要把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科学建构与伦理建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基于学术史的角度,"新社会阶层"的现象及其概念的形成能够得到更加深入的讨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新社会阶层具有两个基本意义:其一,伴随现代"管理革命"和"技术革命"而崛起的新的社会群体;其二,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体制转型过程中形成的在"体制外"部门中存在,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群体.从新的社会群体到"新社会阶层",核心的问题是如何界定他们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性质."新社会阶层"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体制转型过程的必然结果.它不仅是新的、重要的统战工作对象,而且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新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问题主要是食品生产源头存在隐患、加工环节出了漏洞、流通环节的安全控制薄弱。究其原因,在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环节监管职责不明;监管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对违法行为监管执行、打击不力;食品生产经营商缺乏社会责任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方面。为保障食品安全,应理顺监管体制,明确各环节监管职责;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加强社会监督和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整合手段,统一战线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机制,在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建立完善统战部门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的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各地制订的处置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信息公开、舆论导向机制;强化对口联系、协商共管机制;建立外来人口市民化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与完善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统战干部主动应对群体性社会事件能力的培训机制;不断完善预防、化解、处置突发性社会群体事件的法治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10.
解决城市交通安全问题,应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城市交通,合理配置公共停车设备,强化人本管理、创新机制体制,致力构建公平和谐的城市交通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