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400多亿元人民币到如今的9000多亿元人民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规模逐年增加。如何确保这笔庞大的资金按规定及时地转移到地方,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之一。在6月24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了国务院关于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情况的报告,在随后的分组会上,委员们审议了该报告。下面,我们摘发部分委员在审议中的发言。  相似文献   

2.
劳资关系,关系到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职工利益的分配、政治上的权利等重大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企业、政府和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中的博弈关系。改革开放30年来,劳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力已经由无限供给到了有限供给的时代,这一博弈关系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演变。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劳资关系也面临着深刻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基本面的状况,就是宪法所规定的劳动者的权利,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对《地方组织法》进行修正,第11条、第50条将“审查监督政府债务”明确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职权之一。那么,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如何依法审查监督政府债务呢?2023年8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委员长会议专门听取了关于建立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的汇报。9月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在建立听取和审议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相似文献   

4.
李文波 《中国人大》2010,(13):53-53
《尚书.汤浩》有云:"多问则裕,自用则小。"讲的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反之如果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则会越来越孤立。人大监督中也有一个"问"的问题,为什么要问、如何问、问什么、如何对待问、问了之后怎么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做法给出了答案,值得各地方人大常委会和地方政府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探究“珠江三角洲”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走商品经济之路,发展集体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是其三大特色。在政企关系上还有一个很值得研究探讨的特征,这就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所谓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指地方政府借助行政、经济的力量,集中行政区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兴办的经济实体。如镇区办企业、管理区办企业、村办企业。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各级政府兴办的。它既是集  相似文献   

6.
财政管理从体制层面上讲,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财政管理体制,指的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预算管理制度,指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决算,再到人大监督的整个过程。一、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的核心是确定财政管理体制(也称预算管理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对于如何搞好国有企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理论工作者到实际工作者,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事情来抓,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从效果上看,似乎还没找到一条好的路子。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我以为,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经营者素质的高低是国  相似文献   

8.
<正> 宏观经济管理上对地方政府行为缺乏正确的目标导向和控制,是地方分割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的直接经济动机是产值、速度而不是效益。对于一个经济区域来说,居民生活水平和地方建设代表着其经济利益,价格构成中的工资、税收也都是收益中的一部分。因此,不论企业经济效益高低,只要能开工就可能对地方有利,这就是为什么地方政府外延扩张冲动甚至高于企业的原因。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的另一直接经济动机,因而保持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审议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的分组会议上开展专题询问。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休眠”的人大询问权“复苏”。其实不然。在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每次审议议案或工作报告时,都有相关部门同志到各小组回答委员的提问,而各级地方人大也开展过各式各样的询问。之所以人们对人大行使询问权有种种不同理解,一方面是对询问发挥人大监督刚性作用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则是不论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监督法,还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对询问的规定都极为简单,  相似文献   

10.
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是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指标,这一点已经在美国各级官员中形成广泛共识。从联邦政府的有关部门到州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有相应机构帮助企业从事开始创业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一、银行应努力处理和协调好与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的关系,求同存异,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破产是市场经济规律对企业兴衰去留作出的裁决,但是,目前我国的一些地区在企业破产中,政府的行为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影响着企业破产的全过程。加之一些银行与地方政府缺少必要的沟通,往往是政府常常处于主动银行陷入被动,为银行在企业破产中保全债权增大了工作难度。所以,银行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力争成为地方政府协调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参谋和得力助手,让政府象爱护地方…  相似文献   

12.
<正> 一、传统就业制度与经济运行概括起来说,传统的就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就业政策的选择和基本目标是“广就业”或“多就业”。国家要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就业,不允许有失业现象的存在。第二,劳动力资源配置采取“计划分配”的形式。国家通过劳动人事部门直接把劳动者分配给各生产部门或企业,企业只能吸纳劳动力,不能辞退和解雇劳动力,也不能根据自己对劳动力的需求,自行招收工人。第三,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从而劳动者缺乏择业的自由。就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常常是一次分配定终身。个人能否改变职业,要不要改变职业,不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如果需要他一生只能在一个地方从事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9,(4):34-35
见到张肇毅时.他正仔细翻看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告诉记者.温总理除了说到所有工程都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财富之外.还说到了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这两句话是有联系的。张肇毅一边拿着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边激动地说.这两句话的分量都很重。建筑作为一个特定的艺术及一种特殊的商品,质量安全应该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4.
吴黎静 《人民政坛》2012,(10):38-38
任何社会、任何工作都需要引领,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尤其如此。引领有多种手段,但法的引领作用尤为关键。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把进一步发挥立法对改革发展的引领作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立法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加以强调。立法的引领作用。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立法动态     
《浙江人大》2012,(7):44
预算法修改拟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2012年6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在会上表示,一些常委委员、部门和专家提出,近些年地方政府债务急剧上升达十万多亿元,带来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地方应严格遵循编制预算不列赤字的原则,对地方债务应  相似文献   

16.
晏扬 《楚天主人》2011,(6):38-38
近来,从车船税法草案、"新拆迁条例"到停用面粉增白剂再到北京治堵新政,各类"公开征求社会意见"让人目不暇接,民意征集方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国务院部委和地方政府,涉及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策。  相似文献   

17.
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本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领导人员,它的常委会任免政府组成人员和"两院"有关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管理体制的一个关键环节。这样做可以保证把德才兼备的干部选拔到地方各级国家机关领导和重要岗位上来。从10多年来的实践看,在人大会议上代表联名推荐的候选人当选、主席团推荐的候选人落选,在常委会会议上由政府和两院负责人提名的人选未予通过,都有一定数量,有人测算落选和未予通过的约占2%,这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正常现象。但在这方面有些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袁艺 《中国减灾》2004,(12):54-56
在上期《日本灾害管理的法律体系》中所谈到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对国家、地方政府、指定公共团体、有关灾害对应组织以及各组织之间的关系等有明确的规定。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完整的对应体系,由此进行系统的、有规划的防灾减灾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和日本的行政管理体制,日本建立从中央政府到都道府县到市村町的灾害管理行政体系(见图1)。中央建立了中央防灾会议。中央防灾会议(CentralDisaster M an鄄agem entCouncil)是日本防灾方面最高的行政权力机构,其建立是为了促…  相似文献   

19.
在地方政府追逐百强县排名的背后不难发现,一些地方政府似乎更像一个追逐GDP最大化的政企结合体。每年9月底到10月底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总会有一个牵动全国2800多个县域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管理,政府的管理体制、政策如何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尤其是个体工商、中小微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利润相对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弱,政府的准入和管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微型企业的诞生数量和企业营运中的生与死。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个体工商、企业的审批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清理和改革,但据调查了解,仍然存在较大的障碍,甚至在有些地方还较为严重,直接影响着个体工商、中小微型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