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1936年,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因心力衰竭被送进了汤普森急救中心。在临终时,他痛苦而绝望地自语:你的身躯很强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罗斯顿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感动了包括哈登院长在内的所有在场的人。后来汤普森急救中心把罗斯顿这句话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  相似文献   

2.
菜市口百货商场有"京城黄金第一家"之称,创出这块"金招牌",商场黄金珠宝部那些堪与钻石、黄金媲美的灵秀女功不可没。她们用灵心慧眼、巧手真情每天都在和成千上万的顾客共同编织着感人的故事。十年真诚积累,雕琢了这座享誉京城的"金屋"。巧手女营业员许洁是一个巧手姑娘。在金首饰上雕刻肖像是菜百黄金珠宝部25项义务服务之一。"能在项坠上刻上你最心爱的人"的告示刚一贴出来,就引来众多顾客。一位顾客拿着一张十几年前的老照片,请许洁刻像。许洁接过一看,照片又黄又旧,人像比较模糊。为保证成像质量,她与顾客商量是否能换一张。顾客说:"这是我母亲留下的唯一的照片。我想把它刻在金项坠上,作为永恒的留念。请您一定想想办法。"许洁理解顾客的心情,让顾客把相片留下,等刻好后  相似文献   

3.
学会攀比     
把自己和别人进行对比,人们谓之"攀比".提起攀比,人们褒之者寡,而贬之者众,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待攀比,我们应该多些青睐而少些白眼,因为只要正确地解决了为什么攀比这个问题,攀比确实是利大于弊或者有利而无弊.  相似文献   

4.
痛苦的价值     
人的痛苦多种多样,它既可以是肉体方面的感觉,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体验。痛苦不是人所独有,所有动物都具有感觉痛苦的生理机能。但是惟独人能反思和回味痛苦,从而强化了对痛苦的感受,获得了对痛苦的深刻认识。痛苦并非都是负价值,如果我们从人的反思能力入手去理解痛苦,就会发现痛苦本身有其特有的价值。痛苦是通向快乐的阶梯。从逻辑上讲,苦与乐是不相容的。然而,苦与乐既相对立又相转化。生活一再表明,"疲劳使人休息舒服","疾病使人想往健康的幸福",快乐正是有了痛苦的经历才更珍贵。就人的情感体验来说,没有痛苦也就没有快乐;反之亦然。痛苦从客观上看是对快乐的否定,但从人认识的源泉上看,痛苦正是快乐之源。这不仅是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5.
经受磨难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难免有许多意外的痛苦与磨难。其实,在人生旅途上,一个人没有磨难,也就没有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中缺少了磨难,生活也就变得淡而无味。面对磨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态。生活的弱者,面对痛苦与磨难的逆境,惊慌失措,心烦意乱;生活的庸者,面对痛苦与磨难的逆境,六神无主,听任摆布;只有生活的强者,面对痛苦与磨难的来临,超然洒脱,正视它,接纳它,战胜它。磨难对于坚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人生的命运犹如一尊雕像,而磨难则是一把锋利的刻刀,人则是用这把刀来刻划命运的雕刻家。一个人要经…  相似文献   

6.
"吃水不忘乡政府,幸福不忘共产党."这是仪陇县银山乡九岭场村村民的心里话.他们把这句话刻在一块石碑上,立在了乡政府的大门边.  相似文献   

7.
我把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 《党建》2014,(10):52-54
正近日,本刊记者走进北京大学畅春园,看望了93岁仍笔耕不辍的许渊冲先生,并约他写下了这篇回忆文章。莫非在《一切不能重返的"回忆"》一文中说:"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美好的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则保证了一个人照样活上两辈子。"其实,回忆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过去,还可以有事后的补充理解,  相似文献   

8.
时下,一些干部在自我评价时常说:"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一旦得不到组织的提拔重用,往往牢骚满腹、消极懈怠。这既反映出一些干部浮躁的心态,也暴露出他们党性修养的不足。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各级干部正确对待个人的功劳、苦劳、疲劳,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经受住名誉和地位的考验。  相似文献   

9.
许淇 《求是》1994,(21)
人贵有自知之明。《蒙田随笔》第43则说:“人人都应有自知之明,这一训诫实在十分重要。智慧与光明之神就把这一条箴言刻在自己神庙的门楣上,似乎认为此警语已包含他教导我们的全部道理。”(梁宗岱、黄建华译,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外一理:自知之明是很珍贵的修养。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上了点年纪,遭遇各种事由、不断碰壁之后,才主、客观逐渐统一起来,真正地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把握住自我价值之所在。但  相似文献   

10.
陈先义  闫玉清 《红旗文稿》2013,(15):27-29,1
一个时期以来,娱乐化成为文艺界的一种时尚,一些所谓的明星大腕和文艺家,贪图享乐、追求奢靡,与火热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其文艺创作不是反映群众的火热生活和为大众服务,而是成为谋取一己私利的手段,一些人甚至把炫富、攀比、享乐、奢靡作为人生的追求。本文就文艺界存在的"四风"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和尚动得,我动不得”,《阿Q正传》中的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鲁迅先生用这句话把阿Q“比烂比下”的丑陋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谁能料想,时至今日,“阿Q谬论”不仅没成为历史尘埃,还有了新的表现。“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问题严重的多的是”……在纪检部门近年来查处的案例中,不少问题官员就存在这种寡廉鲜耻的“比烂”心态。面对组织的调查,不是去反思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是反过来抱怨组织,以别人的“大恶”来为自己的“小恶”开脱。如,有的贪官在职级上与高的“攀比”,一般干部与科级干部比,科级干部与处级干部比,处级干部与厅级干部比,厅级干部与省部级干部比,这些人比上比下,比出来的结论是“你贪我贪他贪,大家全都在贪”;有的贪官在数量上与金额大的“攀比”,贪了几十万元和几百万元的与贪了几千万元和上亿元的比,这些人比大比小,比出来的认识是“我贪的是人家的零头,根本用不着小题大作”:有的贪官在事实上与问题多的“攀比”,“我查来查去就是一点经济问题,不像人家什么问题都有”,这些人比多比少,比出来的感觉是“他人属于作恶多端,自己只是白玉微瑕”。  相似文献   

12.
正屯上村"刻道"这根古老、神秘的苗族歌棒,多采用枫木、梨木或竹制作,一般以圆型和方型为主,三面刻有符号,每面均为九格,共计二十七格,每格以横、竖、叉等简略符号,组成苗族《刻道大歌》各段的主要内容。"刻道",是苗族古老的刻木记事的文字符号,它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苗族"姑亲舅霸"的历史轨迹,是一部记载苗族古代社会的婚姻史诗。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施秉县屯上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刻道》的申报地。近年来,屯上村重视培养"刻道"传承人,建设"刻道"文化项  相似文献   

13.
<正>恩格斯145年前发出"权威之间":"联合活动就是组织起来,而没有权威能够组织起来吗?"同时恩格斯做出"权威之答":"能最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汪洋大海上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恩格斯说的这"一个人",就是马克思早些时候说的每个社会时代都要有、没有"社会时代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的"大人物",就是指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回顾中国共产党确立核心的非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8,(8):112-113
有人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这两种人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拥有的心情不同,准确地说,是控制自己心情的能力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正安顺旧州古镇,这里是屯堡人的"故里",路边长满青苔的石头墙上至今还残留着硝烟的痕迹。六百年前,这些城墙曾是大明帝国牢不可破的军事阵地,替这个帝国镇守着一方疆土。岁月荏苒,时光风蚀了刀枪,却把文化永远地刻在屯堡人的心上。除了美丽的衣饰,传统的礼仪,流传了数百年的屯堡菜同样是当地人心中的文化图腾。  相似文献   

16.
徐晓刚 《唯实》2007,(11):61-64
我国是世界上农民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直到今天,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组织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组织结构不可能完成中国农业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农民的合理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很有必要对农民作为"人"的角色、"人"的行为做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肯定,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着力点,从根本上培育与提升中国农业的竞争力,将农业由弱势产业变为强势产业,农民由弱者变为强者。  相似文献   

17.
离开大学校园。我们要带着什么去走向社会呢?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浪漫地憧憬着走出校园的生活。但是,当你真正走进生活的时候,你会发现幸福的事是百分之五,痛苦的是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平淡的,日复一日。而聪明人会善于把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转化为幸福,不聪明的人会善于把这百分之九十的平淡往痛苦那靠。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中央严肃查处了四川南充党代会贿选案,在党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起惊天贿选大案,涉及官员之多、性质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可谓近年来"塌方式腐败"之典型。分析这起让人触目惊心的贿选案,恐怕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但从犯罪心理学角度讲,主要是攀比心理和"法不责众"的意识在作祟。这起案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人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事实与价值之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金群 《探索》2003,(5):34-37
行政人,在狭义上可理解为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职业群体,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履行所有国家职能的人员集合.行政人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我们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以"经济人"假定为基础,行政学强调制度选择与创新的重要性;以"公共人"为导向,行政学强调公共道德与伦理建设的重要性.本文认为,只有把行政人的这两种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得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词典里,似乎没有一个词能比"人民"更高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天平上,似乎也没有一个词能比"人民"更有分量。人民幸福,念兹在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一初心使命犹如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前进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温暖了民生民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