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仲裁员的公正性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介绍仲裁的法律属性即仲裁的契约性和司法性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仲裁制度中有关仲裁员公正性保障机制的问题。文章认为:仲裁员公正性保障机制应当包括仲裁员的任职资格制度、仲裁员的行为规范制度、仲裁员的监督机制以及仲裁员的责任制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任职资格制度是仲裁员公正性保障的前提;行为规范制度是仲裁员公正性保障的基础;监督机制是仲裁员公正性保障的关键;责任制度是仲裁员公正性保障的补充。文章进一步认为:仲裁的契约属性决定了仲裁员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规范应是仲裁员公正性保障之根本所在。文章针对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诚信危机的现实提出:仲裁员应当正确处理与当事人的关系,并在仲裁中严格执行披露和自我回避等仲裁员自我约束制度,仲裁机构应当建立仲裁员披露和自我回避的提醒制度。此外,应进一步完善仲裁员监督制度和责任制度,形成仲裁员公正性保障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马永双  赵金龙 《河北法学》2005,23(8):105-107
仲裁员是处理仲裁案件的主持者和裁判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仲裁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影响仲裁业的健康发展和仲裁机构的声誉。建立完善的仲裁员制度有利于加强仲裁员队伍建设,保证仲裁功能的充分发挥。我国现行的仲裁员制度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随着仲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仲裁理论成果的创新,应及时对仲裁员制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
仲裁员对仲裁的公正性、可接受性和仲裁事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仲裁员的法定资格作为仲裁员准人的前提条件,必然影响着仲裁员队伍的组成,是仲裁制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员的法定资格做  相似文献   

4.
从富士施乐仲裁案看仲裁员的操守与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凯 《法学》2006,(10):28-38
仲裁的成败关键取决于仲裁员,从规则和制度层面上保证仲裁员的公正独立的裁判是仲裁程序正当性的重要基础之一。然而,确立仲裁员的操守规范又需要进一步明确仲裁员的社会功用,只有在功能主义的视角下才能厘清仲裁员不同于其他类型裁判者的作用。考虑到仲裁员的非职业性和在披露问题上的自身利益冲突,加上我国仲裁委员会以及仲裁员自律机制的缺失,有必要在修订《仲裁法》时明确仲裁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的义务,增加司法审查程序以约束仲裁员的披露义务之履行,并对仲裁员课以有限民事责任的承担,从而构建一个完善的仲裁员制度。  相似文献   

5.
于湛旻 《河北法学》2014,(7):133-141
目前国际投资仲裁体制的特点决定了投资仲裁员的临时性、非专职性以及来源的多元性。投资仲裁员与律师身份重合所带来的利益冲突损害了仲裁员的公正性,当事人失去信任,从而进一步加剧正当性危机。身份冲突问题不宜通过笼统的禁止性规范预防,而应从个案着手解决。首先需要当事方与仲裁员对该问题给予重视和重新认识,进而将其纳入仲裁员披露范围,并充分、合理利用回避制度,确保实现仲裁员公正性这一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我国仲裁员独立性和公正性及其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国家均将仲裁员承担独立性与公正性义务规定为法定义务,并采取和实施披露、调查等措施保障该义务的落实。而且,境外也出现了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非制定法制度。我国关于仲裁员独立性与公正性及其保障方面的制定法和非制定法制度都存在着重大缺陷,应借鉴仲裁法制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通过改进相关制定法和非制定法制度的方式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反思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锋 《行政与法》2004,(6):103-105
仲裁公正的核心在于仲裁员。正视仲裁员问题,并对相关制度进行全方位整合已成为仲裁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强化仲裁员操守建设、恪守仲裁回避制度、仲裁员保持完全中立、最佳确定首席仲裁员、完善仲裁责任是确立现代仲裁员制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范铭超 《北方法学》2014,(6):118-127
英国法传统上将仲裁员与仲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视为合同关系。根据《德国仲裁法》,仲裁员合同是通过仲裁当事人与仲裁员之间的要约与承诺形成的。在排除公权力干预的前提下,对争议进行公正、有效的仲裁,也包括确保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不受仲裁员与双方仲裁当事人法律关系影响,是仲裁员、指定仲裁员的仲裁当事人以及对方当事人的共同利益诉求。仲裁员追求的经济利益,超出对方仲裁当事人所预期承担的部分的利益诉求,即便存在仲裁员与指定仲裁员的仲裁当事人之间的合意,也应当服从于对争议进行公正、有效仲裁的诉求。仅从合同法出发解释仲裁员与仲裁当事人法律关系将无法满足仲裁员和双方仲裁当事人在仲裁方面共同的关于仲裁公正、有效地进行以及取得恰当的经济利益的利益诉求。仲裁员与仲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个复合的法律关系,包含了以提供仲裁服务为标的的合同法律关系和以作出仲裁裁决为标的的身份法律关系,前者的依据是以仲裁员为一方,以双方当事人为另一方的双方当事人合意,后者的依据是法律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9.
谈仲裁员的操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员的操守问题在整个仲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事人、仲裁机构、仲裁员本人、仲裁制度以及法院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仲裁机构、仲裁协会,还是仲裁员本人,都应重视仲裁员的操守。重视仲裁员的操守,一方面仲裁员要正确认识有关仲裁员操守问题的法律文件的性质和地位,在这些法律文件的指导下,力求做到廉洁公正、崇尚正义、认真严谨、谦虚勤勉、专业守密、力学上进,从而实现仲裁员公正、独立、效益、专业等价值目标;另一方面,各方面要努力建立起与仲裁员操守密切相关的包括对仲裁员的考试与选拔、培训与评级、考核与奖惩、监督与追究责任等在内的一套多元化机制,从而把仲裁员的操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美国《联邦仲裁法案》授权地区法院仅可以依据某些具体规定的情形撤销仲裁裁决,这些情形指仲裁员有偏袒、贿赂或欺诈情形,或程序缺乏基本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世界上老牌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1996年仲裁法》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地位。基于仲裁员的委任程序、公断人制度、仲裁员的替换、仲裁员的义务和责任几个方面对英国的仲裁员制度进行分析,归纳了英国仲裁员制度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多元化的特点。对照英国仲裁立法发现我国立法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值得我国仲裁立法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商事交易的日趋复杂化,仲裁当事人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多方仲裁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多方仲裁给现有的仲裁制度带来了很多挑战,其中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当事人指定仲裁员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首先对多方仲裁时指定仲裁员的问题进行了澄清;然后,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多方仲裁中当事人指定仲裁员的权利;接下来,本文结合现有主要仲裁规则归纳了多方仲裁时指定仲裁员问题的解决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3.
仲裁员是否需要为其仲裁行为承担责任,尤其是法律责任,是仲裁理论和实务界的一个热点问题。2004年至2006年间生效的数部仲裁法以及较早前的一些仲裁立法,在仲裁员责任问题上,有固守传统的,也有标新立异的。仲裁员要承担适度的责任,但在承担责任的形式选择上,应当有利于仲裁制度的发展,不应限制或扼杀仲裁的活力和仲裁对于解决争议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析仲裁员之责任制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员责任制度”的构建是现代仲裁制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本文将仲裁性质的基本理论作为确定仲裁员责任制度的出发点,通过对仲裁员责任的性质、豁免以及其与仲裁机构的责任分配的分析,试图在阐明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之现状,对仲裁员责任制度加以初步地剖析与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5.
当事人程序参与及其对仲裁程序公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一致认为,公正是程序制度的首要价值,程序真正永恒的生命基础在于它的公正性。纵观仲裁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原始形态的仲裁活动,还是现代意义上的仲裁制度,如果没有冲突主体对其公正性的信赖,它们就不会有存在和运作的可能。因此,“公正作为中国仲裁的基本价值应当是确定无疑的”①。然而,在仲裁程序中,作为程序公正象征的仲裁员中立和纠纷双方当事人适度的程序参与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就仲裁而言,纠纷双方当事人的适度的程序参与到底对仲裁程序的中立性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本文将就在仲裁程序中对当事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仲裁员是仲裁过程中极为关键的重要因素,因此每个仲裁机构为了方便当事人选择仲裁员,也为了提高仲裁员的质量,促进仲裁裁决的合理裁判,都设置了仲裁员名册。这一名册制度制度有其优越性,但是也不能忽视了其副作用,如有妨碍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嫌,无法囊括全部的够资格的仲裁员在内,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仲裁员名册制度的利弊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反对我国引入临时仲裁制度的理由不能成立。我国引入临时仲裁制度具有降低争议解决成本并增加我国外汇收入、有利于提高机构仲裁和法院诉讼质量、减少仲裁造假行为和促进科学民主的法制理念等诸多方面积极意义,应从修改仲裁协议必备内容及效力确定的法律规则、修订仲裁员资格条件和任职过程中行为规范、引入任意性的司法任命仲裁员规则和健全仲裁员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构建我国临时仲裁制度。  相似文献   

18.
从最近几年英国的判例来看 ,法官和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已引起人们充分的关注。本文分别分析了法官独立、公正行事的责任与仲裁领域的独立性和公正性。通过讨论大量的案例 ,说明过去几年仲裁领域出现的一些新发展 ,并且总结了一些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19.
为应对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Paulsson提出了废除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改由中立的机构委任仲裁员的主张,引起了国际仲裁界的激烈反应.一方面,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拉近了当事人与仲裁程序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人们对仲裁的信任,巩固了仲裁作为一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模式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此种委任机制带来了诸如仲裁员代理人化等严重的道德问题,阻碍了正义的正常输送,破坏了仲裁的正面形象.当今,仲裁的类型日趋细化,任何一刀切的解决方案,都可能适得其反.在经济领域,欲使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从困境中成功突围,有必要对投资仲裁与商事仲裁加以区分.对于投资仲裁,废除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具有可行性,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确保委任机构的中立性.对于商事仲裁,废除单边仲裁员委任机制不具有可行性,但应采取必要措施以规避或降低此种委任机制给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应大力倡导独任仲裁员机制的运用;在双方当事人实际地位悬殊之时,有必要引入特殊机制,以保障仲裁庭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20.
仲裁员是仲裁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所在。正如有学者所指出,仲裁制度的许多优势往往具有理论预设的先验性质,其能否实现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多取决于具体进行案件审理的仲裁员。一个优秀的仲裁员,从微观角度讲能够帮助当事人实现个案正义;从宏观角度讲,能够将仲裁化解商业冲突、保障商业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社会功效发挥到极致。中国仲裁制度发展时间尚短,因此与那些仲裁制度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拥有的优秀仲裁员与实践的需要并不相符。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有相当一批仲裁员在仲裁实践中不断追求人品的完善与学识的提高,为推动仲裁员职业群体向更高素质的发展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本刊编辑部从这一期开始,将设置“仲裁员札记”栏目,邀请一些从事仲裁工作多年的资深仲裁员谈谈从事仲裁工作的感受经验,讲讲对仲裁员角色的理解与领悟。编辑部真心希望这个栏目能够成为各位仲裁员交流观点与思想的园地,成为当事人与社会了解仲裁员职业的窗口。如果您是一名仲裁员,如果您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那么请将您的感受记录下来寄给我们,我们期待着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