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什么宪法不能产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而只能产生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 法律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尽管是法律的一部分,它却不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只有当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之后才能产生。这是因为: 从宪法的本质来看,宪法有史以来都是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着国家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类型、我国宪法的作用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情况。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积极维护我国宪法。教学重点、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宪法的作用。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什么是法律?2.我国的主要法律有哪几种? 导入新课:大家懂得了什么是法律,知道了我国的主要法律有哪几种,下面我们学习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宪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对政治文明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了一个十分重大的原则,即坚持依法执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对于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深入开展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作用。一、共产党在国家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宪法明确规定和赋予的。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记录和见证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历史进程。宪法序言准确无误地叙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是  相似文献   

4.
浅议宪法实施的监督与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制定后能否得到贯彻实施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 ,必须切实保证宪法的实施。一  宪法制定以后 ,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贯彻执行 ,才能发挥根本大法的作用。如果宪法得不到实施 ,那么再好的宪法也是一纸空文。 195 4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 ,当时党中央对宪法的遵守与执行非常重视 ,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能按照宪法规定办事 ,使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 7年后 ,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发生了变化 ,法律意识逐渐淡薄 ,甚至置宪法…  相似文献   

5.
论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其核心是依宪治国 ,关键是贯彻和落实好宪法的精神 ,搞好宪政建设。深刻认识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 ,是贯彻和落实宪法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搞好宪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宪法的经济属性和经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美瑛 《新东方》2006,(11):47-49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在宪法学研究观念更新的今天,宪法学研究方向应该从政治宪法向经济宪法转变,强化宪法的经济功能,注重对宪法的经济论证。一、宪法的经济属性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一样,都是宪法本身所固有的特性。人们一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的几个问题□吴新平一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立国和治国的法律基础和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宪法的实施是否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是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标志。因此,现代一切立宪国家,无不对宪法实施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欧盟不是一个国家 ,因此 ,欧盟宪法草案的出台 ,对传统意义上的宪法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在制宪权、宪法涵义、国家结构形式及国家主权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正>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国家根本大法。从今年起,我国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通过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通过并公布实施。这部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宪法的基本宗旨。 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我国宪法的主要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它是宪法根本原则的集中体现和运用。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宪法原则,不断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所谓宪法原则,就是指用国家根本大法形式规定的,调整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带有根  相似文献   

12.
宪法观念就是对宪法的忠诚和信仰,是一种伟大的公民精神。时值纪念我国现行宪法颁行20周年之际,宣传宪法精神,让宪法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加快依法治国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宣传宪法精神,让宪法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要在广大干部和群众  相似文献   

13.
徐沛亮 《人民论坛》2010,(6):108-109
宪法的主要功能是就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国家的基本策略作出原则性的规定。宪法作为根本大法的法律特征也不能被忽略。我国宪法司法化面临着观念的挑战、体制的制约、司法人员素质较低等诸多困难。同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使我国在民主法制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宪法司法化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4.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的第三个修正案。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集中体现了党的十五大成果,这对进一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修宪为新起点,努力做好地方人大的各项工作。  一、要以这次修宪为新起点,认真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和保障实施工作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稳定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宪法本身也要不断完善。党…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是地方各级人大的常设机关;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相似文献   

16.
宪法(Constitution)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据以制定其它法的法律基础。因此,宪法又称为“母法”、“最高法”。宪法既规定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也规定国家政权机关组织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其中就包括确认政党制度及政党活动的原则。它限定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我国长期以来缺乏有效而完善的宪法监督制度,严重损害了宪法的权威和尊严,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的进程。作者认为,这种状况是由中国儒家法律文化、德治观和义务本位观合力所造成的。而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就是建立完善的宪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郝时远 《传承》2011,(5):64-66
政策是国家意志观念化、主体化和实践化的反映,体现了国家意志的政治理念、人民利益、法律精神、权力限定和权益保障等效应,是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指导原则和工作行为规范。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事务,国家根本大法宣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指导民族事务的宪法原则,也是制定民族政策的根本立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体现了我国政体的结构特点,也集中体现了民族事务各方面的政策原则,这一制度的法律化,也使民族政策具有了依法制定、依法执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之重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大学生不仅不能缺席,而且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高职院校要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意识,做到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成为依宪治国的坚定支持者、依法治国的自觉践行者。  相似文献   

20.
欣文 《政策》2004,(4):40-4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指出,宪法修改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