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工作提出更高更新更艰巨的任务。按照"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作为稳定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  相似文献   

2.
袁卫 《今日浙江》2014,(22):24-25
正11月17日,海盐县百步镇得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了《百步镇得胜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定量不定位"确权登记工作方案》和《关于实行"定量不定位"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决议》。土地承包"定量不定位"是浙江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一项探索,通过积极鼓励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委托流转等形式推进土地整组、整村流转,扩大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率。2014年,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股份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条例》,自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省稳定、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法规,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稳定承包经营权土地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是农村稳定的基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2004年、2005年我省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在省委、省  相似文献   

4.
199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确保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民收入的较快增加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此,必须在稳定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一、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在现阶段,土地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谋生的主要手段,更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生活没有保障,后果不堪设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最基本的制度,对农民来讲,家庭联产责任制长期不变,就要体现在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上。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关系到整个农村、整个大局的稳定。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首先应将1993年中央11号文件关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落实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008年5月下旬,灵宝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查组。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查组深入部分乡镇走访了126家农户、6家涉农企业,召开了5次乡村干部、经营大户和种田能手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09,(10):29-31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举措,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使农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得到更好的体现。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使这一制度稳定下来,使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多变的疑虑被打消,因此,许多媒体把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比喻为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在农村改革的核心。土地承包法和福建省实施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颁布实施,把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政策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赋予农民长期且有法律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庆前夕,本刊记者就土地承包法在我省的贯彻实施情况专访了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先。  相似文献   

8.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是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村土地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如何解决好当前的农村土地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当前衡量在农村是否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相似文献   

9.
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三个“不动摇”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全党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当前,要强调坚持三个“不动摇”;第一,坚持党的基本政策不动摇。稳定党沟农村政策,关键是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同时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第二,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党力水平作为整个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以土地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对于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又系农业大县的丰都县而言,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本文通过对丰都县农委相关人员、农户、种植大户、农民工等部分群体进行随机走访调查,深入分析现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23日中共西藏自治区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之二)二、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4、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草场公有、承包到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是符合我区农牧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西藏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赋予农牧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草场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  相似文献   

12.
陈涛 《北京观察》2010,(1):23-25
<正>我市土地流转总体上健康、有序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以来,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积极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  相似文献   

13.
杨莉芸 《求索》2010,(10):89-90,221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基本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还存在着土地所有者虚置、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尚存但土地资本功能弱化、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缺陷,需以"弱化所有权、强化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为基本方针,确权颁证赋能,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保护土地承包经营者的权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土地资本化;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速土地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张乐 《传承》2014,(5):136-13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其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将从制度上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市场准入问题。从农村土地产权虚位,土地财政现象,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城乡土地权利难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等六个方面探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难点,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爱民 《政策》2013,(11):38-41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下旬的湖北考察讲话中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研究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流转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要有利于农民增收。学习总书记讲话,调研湖北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我们对新形势下土地流转七个重大问题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并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纳入法制轨道,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法律的保护,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入了法制化的新时期,是我国农村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法律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对于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发桂 《桂海论丛》2008,24(3):94-96,F0003
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中关于承包期无限顺延所引发的农村人地不均问题,是关涉农村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重大问题。农村土地承包期走向无限顺延所导致人地不均的矛盾,既不能通过土地承包权或经营权八股的方式,也不能通过将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方式予以解决。只有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内,着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化的建设,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承包期限所引发人地不均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意见》出台背景1997年以来,浙江各地基本完成了以延长承包期30年为核心内容的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促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完善,为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制度基础,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发生在少数地方,但农民群众反映强烈,如果不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影响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影响农用地资源保护和粮食生产安全,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有序流转不仅关乎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应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市场化运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产权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不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不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方式受限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顺畅进行.因此,要从明确界定土地产权主体、规范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合法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保 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机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