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般将由各种需要形成的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正式团体是为了组织的目的正式明文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非正式团体是相对正式团体而言的。其主要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约(ELTONMAYO)提出,梅约的理论认为,非正式团体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有自己的规范和领袖,它是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中国农村针对孤儿的社会保护制度,重点是正式和非正式的儿童保护制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孤儿保护方面,主要的福利提供者为国家和家庭或扩展家庭。其他非政府组织力量基本缺位。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种情形:错位、互补和正式制度的缺位。在错位和正式制度缺位的情况下,国家对孤儿群体没有提供足够的保护。农村孤儿承担了制度保护不足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3.
吴业苗 《前沿》2002,(2):59-61
在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 ,农村社会组织迅速分化 :有的是正式组织 ,有的是非正式组织 ;有的组织被淘汰 ,有的组织得以调整组合 ;有的组织功能正在弱化 ,有的组织功能迅速膨胀。分析转型期农村主要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整合中的功能特性 ,有助于引导农村组织的正向分化 ,促进农村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年非正式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的青年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与一般正式群体不同,既没有严格的组织形态,又不必规定成员的人数,而只是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志趣、习惯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例如大学生组织的“文学社”、“青史会”,青工中兴起的“业余足球队”、“自费旅行团”等,只要是有相对稳定的成员,并为了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交往,都可称为青年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军营生活日趋多边化,出现了一种独立于班、排或党、团等正式组织之外,以志趣、友谊、乡音为基本纽带而自发形式的一种团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如何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思想疏导,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一) 应克服“左”的思想偏见,把引导“非正式群体”的活动作为加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必要补充。“非正式群体”中经常谈论的问题,大至国家、军队的大事,小到对人和事的评论、个人的欢乐与忧虑。无所不及,无话不谈。如果引导得好,常常能够起到思想互助、增进知识、加深友谊的作用。如若不加引导,这类“非正式群体”与“小集团”之类的  相似文献   

6.
非正式组织是在满足需要的心理推动下,比较自然地形成的心理团体,其中蕴藏着浓厚的感情因素。它的特征一是自发形成的,其作用是满足个人不同的需要。二是这种组织会产生各种行为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这种规范可能与正式组织发生抵触。非正式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是1983年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后在县、乡(镇)政府以下设置的一级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它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支持和组织村民发展生产,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依法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它财产,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经营户和联户的合法的财产权和其它合法权益;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工作,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并提出建议。截至1997年底,全国农村共有村委会905804个,村委会干部3788041名。  相似文献   

8.
最近 ,我们对惠州市农村老党员队伍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调查方法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调查相结合 ,深入到全市6个县 (市、区 )有代表性的16个镇、33个村 ,召开了41个座谈会 ,分别与县 (市、区 )委党群副书记、组织部长、分管组织、调研工作的副部长和组织、调研科长 ,镇、村党员干部、非党员干部、农村老党员、年轻党员、普通群众等112人进行了座谈调查。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当前农村老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必须引起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高度重视 ,采取扎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一、关于农村老党员的角色定…  相似文献   

9.
<正>基层一般指一个层级化的复杂体系或组织的“底层”和“下端”部分,从管理的角度讲,它具有“原生性”“基础性”“前端性”“从属性”的特征。今天人们经常提到的基层,通常是指国家结构中相对于上层、中层而存在的下层社会。在中国语境中,基层泛指包括城市中的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和农村中的农场、合作社、乡、镇、村等单位组成的社会。有时候人们也使用“基层组织”,指称这些基层性的组织和基层层面上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10.
<正> 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已在全国农村各地相继展开,中央八中全会已将它列入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日程,它既不同于60年代的“社教运动”,也不同于70年代的“路线教育”,而是在党领导下的一次自我教育活动。如何把“社教”活动组织好、开展好,解开农村干部、职工群众的思想“扣子”,解决农村中的疑难、热点问题,改变农村双层经营中集体服务功能“腿短”的局面等,这些都是“社教”应当注意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社教”不可“空教”,要在联系农村实际上下功夫,干方百计提高“社教”的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弄清农村双层经营的现状,最近,我们对新洲县农村统分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一、新洲县农村双层经营中“统”的现状新洲县辖18个镇,3个乡,2个国营农场,554个行政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县各级党政组织比较重视做好“统”的工作,认真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  相似文献   

12.
谷中原 《湖湘论坛》2020,33(1):5-12
“大力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是国务院颁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持续地振兴乡村,实现“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需要大力培育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农村民力发展社会组织、农村生态发展社会组织、农村生计发展社会组织和农村民生发展社会组织等四类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对推动乡村民力、生态、生计、民生建设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国家应大力孵化这四类农村持续发展型社会组织,并通过主体化、结构化、功能化措施,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村级财务管理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发展,关系到党风、社会风气能否更好地净化和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权建设。然而,农村财务管理就如一条导火线,易形成诸多不稳定因素,成为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矛盾的焦点之一。近几年来,各地采用民主理财,村有乡(镇)管,采取“两公开一评议”等办法,都收到了好效果,但仍有些村“前清后乱,边清边乱”的现象十分严重。一、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1.“人人手中都有钱,个个都当出纳员。”财务管理中“帐钱分管”是一条最基本  相似文献   

14.
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全国县乡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将步入具体实施阶段,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都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首次县乡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中,怎样才能把选民组织好,环节衔接好,依法运作好,避免环节重复,减少选举次数,降低选举成本,保证选举质量呢?笔者认为,从这次换届的起始阶段必须做到“六统一”。统一组建机构。在以往县、乡人大代表换届之年,每遇县级换届,县级成立选举委员会,乡(镇)只成立选举工作组;每遇乡级换届,乡(镇)成立选举委员会,县级只成立选举工作指导组。2006年县…  相似文献   

15.
任伟方 《今日浙江》2006,(22):56-57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农村建设成效的一个直观表象。实现村容整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就是加快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进程,有效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不断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创造条件。值得推广的处理模式近年来,各地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生态化总体要求,充分运用填埋、焚烧、堆肥等方式,摸索总结出了“户集、村收、镇(乡)运、县(市)区处理”等有效办法,使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逐渐走上了规范化轨道。但区别于城市垃圾,农村垃圾成分更趋复杂、分布更加面广、收集更为困难,并存…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所称的选举委员会是指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组织机构,选举委员会制度主要涉及其组成人员的产生和职权等相关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第七条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  相似文献   

17.
民间金融在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而广泛的存在,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目前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地区中小企业及农户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其有民间借贷、民间集资、合会等多种形式。而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在其运行上有正负效应,需要对其规制引导,可以通过加强其法制化建设、完善监管措施、发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及完善小额信贷组织等形式实现。  相似文献   

18.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秩序变迁根本上是由财政体制改革引起的,即“放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的形成,“分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向法人与自然人(含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集团利益秩序演进。整顿市场秩序应当与“放权、分权”改革转型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并从规范中央、地方和政府各部门利益机制等治本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的运作方式一直是国家权力在基层落地的重要途径。今天的基层政府正在向服务型转型,权力的非正式运作已呈现新走向。与以往研究较多的“治”或“管理”等强制型项目不同,北京某镇政府开展以服务为核心的农村老年心理干预项目值得关注。其中被正式权力的代理人(镇政府干部)吸纳进非正式运作网(老年心理干预守门人)的参与者,包括乡村中的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和普通村民志愿者。参与者的最初动机包括情感与行政压力、政治地位的收益、乡土互助精神的留存。项目最终的结局是,干部向“管理/服务”多元身份的转型、以“善”为内核的服务精神得以正名、村民和老人的认同与拥护,项目最终从实施初始的各自谋算走向了实质意义的互通共融。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税费改革对县乡财政的影响这次农村税费改革,主要内容是“四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收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其目的是规范农村分配关系,减轻农民负担,让广大农民休养生息,保护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但在改革过渡阶段,由于农村税收政策的重大变化,必将对县乡财政带来极大影响。1、县乡财政收入相对减少。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