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红色旅游,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经济工程,也是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帮助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战略性工程。日前,就红色旅游这一话题,我们采访了四川省省长张中伟。问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的红色主题旅游将成为全国旅游新的热点和亮点。四川省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怎样形成自己的品牌?张中伟:我们要树立四川红色旅游在全国的品牌形象,因为历史给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2.
<正>红色旅游,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发的具有特别教育与宣传作用、能促进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旅游产品和旅游业态,是集专项旅游、形象宣传、教育研学、扶持"老区"经济、发展先进文化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意义的创新性实践,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文化品牌。海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海南红色旅游资源可谓丰富。  相似文献   

3.
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地区,是邓小平、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拥有众多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活动提供了坚实基础。我认为,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资源丰富,品牌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类型多样。既有重要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址,也有将帅故居、旧居和活动地,还有重要战役、战斗遗址。二是点多面广。据初步统计,我省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点)有120多个,分布在80%以上的市、县。三是品位高。四川拥有“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三大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保护和开发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但是,打造这样一项宏大的工程,一定要警惕红色旅游陷入公款旅游的误区。"记者日前前往江西采访时顺便去看望一个朋友,不巧的是,朋友没在,他叫办公室的同事接待了我。同事告诉我,我朋友与单位部分同事一起去四川广安红色旅游去了。闲聊中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单位一直想组织出去“散散心”、旅游旅游。但一直为没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而犯愁,现在可好了,国家明确要发展红色旅游,单位就趁这…  相似文献   

5.
<正>红色旅游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是伴随中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而分离出来的一种主题旅游形式。随着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红色经典景区的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弘扬,红色旅游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计划在2010年前打造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负责人表示,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一次精神的巡礼红色旅游如今“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南起五指山,北到松花江,凡有革命足迹的地方,都有红色旅游的潮流涌动。,"2004年年末,寒意袭人的隆冬,河北西柏坡丝毫没有旅游淡季的萧条感。千人以上的人流依然络绎不绝地在这家知名红色旅游景区之间往来。据西柏坡管理处…  相似文献   

7.
正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等目的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目前,红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8.
发展红色旅游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综合性战略工程。从本质上看,红色旅游归“文化经济”领域,发展红色旅游就是发展“文化经济”,是通过挖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整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先进文化要素,使之融入并上升到统领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体现为把政治工程、经济工程和文化工程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以文化产业经济为龙头,带动旅游服务业升级的一种新型产业。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业无疑对全国各行各业的工作和所有人员的行为有深远影响,对机关后勤服务业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客观上的一种造势、助力和机…  相似文献   

9.
发展红色旅游,是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效举措。桂西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祖国西南边疆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所在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桂西又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加快该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意义重大。文章以河池市为例,通过对桂西红色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分析,提出发展思路及其对策建议,旨在为发展桂西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蔡飞  张晓明 《人民论坛》2010,(7):164-165
发展红色旅游,既可以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又可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江西是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其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从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分析了我国及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最后从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红色旅游,既可以学习革命历史知识,又可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江西是全国红色旅游的热点地区,其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引起了世人的瞩目。从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分析了我国及江西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最后从人才培养、资源整合、宣传促销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7,(4)
海口红色旅游发展是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口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却一直滞后,没有充分发挥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功能。海口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急需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合理规划等方面入手,创新旅游方式,创造品牌效应,开发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实现5A级景区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红色旅游资源是伴随着红色旅游  相似文献   

14.
安徽区域文化中心的变迁是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区域文化只有在与经济、政治、教育协调发展中才能走向繁荣.经济模式的发展对区域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繁荣区域文化的政治保证;教育则是繁荣区域文化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色旅游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红卫兵就沿着革命先烈遗迹瞻仰革命圣地,虽然当时还 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却是当今红色旅游的起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发现革命年代那种超越生命极限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宝贵资源,还可作为教育 民众的活生生教材,因此利用"红色老区"的遗迹发展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创造。近年红色旅游已从政府主 导朝着市场主导的方向转变,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史永平 《前进》2007,(10):54-55
当前,红色旅游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是内涵,"旅游"是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相结合与时俱进的结果,是依托革命文物发展起来的新型时尚旅  相似文献   

17.
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宣传展示老区的革命精神、历史传统和自然、社会风貌,使红色旅游成为发展老区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促进中西部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接轨、沟通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陕西拥有众多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国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这是发展全域旅游、大众旅游的基础和优势所在,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使其在陕西产业发展中实现最大价值。发展红色旅游。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陕西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指示  相似文献   

19.
四川藏区特色经济发展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藏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等影响,民族经济发展整体缓慢,但境内特色资源富集,差异化优势明显,面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发展特色经济成为当前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跨越发展的重大突破口。在深入分析四川藏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剖析影响该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资源,提出深化"差异化"发展、加强优势资源转化、扩大主导产业规模、优化重点保障体系等措施,全面推进四川藏区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又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红色旅游中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内容相关的连结点,利用红色旅游这一载体不仅能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指数,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将红色旅游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教育有机结合,能增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时效性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实现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