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8月下旬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阐述了新世纪新阶段做好外事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外事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本文根据个人的认识,就当今世界新形势与中国外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4年它的增长率高达8.2%,与中国一起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双引擎".然而,同中国一样,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目前印度的石油日均消耗量达200多万桶,是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意识到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5.
全球卫生外交是近年来在国际上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词汇。在国际学术界,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热点研究领域。作为该领域中的重要角色,中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参与卫生外交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显著特征。2003年的非典事件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卫生外交虽属低级政治领域,但已经并正在对中国产生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参与全球卫生外交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是多方面的,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智慧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思想库"又称"智囊团"或"智库",是决策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决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想库"是研究群体的总称,本文只涉及我国总体外交中的咨询机构"思想库".  相似文献   

7.
8.
王帆 《当代世界》2008,(8):17-18
中国外交的新特征 过去的五年中,国际形势处于深刻的变革与调整之中。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多极化趋势得到增强,国家间的相互依存普遍加深,各国普遍深化内部改革,发展综合实力,软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强权政治仍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交织的问题比较突出,人类不得不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全球性问题增多,新的威胁与挑战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各种复杂的不确定和非传统因素分化演绎,为中国的国家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了新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思路变得尤为重要.尽管世界局势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在加剧,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This essay analyzes Colombian foreign policy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with specific emphasis on Bogota's peace diplomacy from 1978 up to 2000 in the context of an ongoing and degrading internal war. Initially, it assumes a modified realist perspective that link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with domestic structures. Then, the text defines three models of Colombian peaceful diplomacy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s, the means, and the rationales employed by the administrations that covered the above-mentioned period. After empirically evaluating the governments of Presidents Turbay, Betancur, Barco, Gaviria, and Samper and the first two years of the presidency of Pastrana,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country's peace diplomacy and its impact on internal violence and instability.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the six different mandates show that Colombia never developed an overall, consensual state strategy towards peace, that the multiple peaceful diplomacies were partially successful in terms of sustaining the political regime and that, notwithstanding the latter, the successive governments failed to achieve a genuine resolution to domestic war. Finally, the article calls for a serious, active, and simultaneous state foreign policy and citizen's diplomacy in favor of peace.  相似文献   

11.
瑞典王国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南部,国土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人口929万,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资源稀少的富裕小国。瑞典向来非常重视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冷战期间,  相似文献   

12.
尽管美国式全球化遭到挫折,但日本应继续改革政府主导发展模式,鸠山政权对此未能提出明确的目标。民主党主张将官僚主导决策过程改变为政治家主导乃至首相官邸主导决策过程,但能否在削弱官僚决策权与利用官僚专业知识、能力之间掌握平衡仍存在疑问。中日关系具有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国际、国内经济背景,但因地缘政治及民众感情差距,民主党政权仍将在领土、安全、人权等问题上保持对华压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外交领域尤以多边环境和多边经贸外交为重。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起点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环境协议通过碳外交谈判的形式创造了减排温室气体的原则和框架体系,形成了激励不同发展层级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灵活机制。同时,随着全球金融动荡引发的经济衰退不断加深,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借口采取的以碳税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又开始抬头,使既有的多边经贸规则面临冲击。因此,有必要将多边环境和多边经贸这两个外交领域的交叉问题通盘考虑,通过外交政策协调,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多变环境协议与维护自由贸易的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完善,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实现国际环境治理和国际自由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政党外交相对于我们党的对外联络工作的实践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命题和概念.中国共产党有着对外工作的丰富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何把这些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现在,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各类政党的交往日益频繁,如何不断开创党的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也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政党外交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深化政党外交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文化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国际展望》2011,(2):73-89
世界博览会因其“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而享有美誉,是开展文化外交,寻求同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各国推动文化外交的重大机遇。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下设立了“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副主题,致力于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时半年的世博文化外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从事文化外交的能力,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可  吴瑛 《国际展望》2011,(2):90-112
世博会已从最初的科技革命和工业成果的展示舞台,逐步扩展到文明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并为主办国和城市展示国家品牌和城市形象带来重大机遇。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国整个公共外交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身就构成了中国公共外交的平台,也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文章从分析全球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新闻报道入手,探讨上海世博会的国际舆情变化规律、传播方式和模式,并以此来进一步讨论其对我国公共外交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启示,以推动未来中国舆情外交的探索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不断发展、日益深化的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边外交,指两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多种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交往、协调的行为和方式.作为一种外交战略,多边外交在中国和世界各国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吴兴唐 《当代世界》2011,(3):28-29,55
政党外交是近10年来传播开来的一个新鲜词语,人们可能对它还不太熟悉。不过政党外交随新中国成立而开启,其实践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只是过去把政党外交一般称为党的外事工作或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对外交往越来越频繁。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各行各业、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对外交往工作,外交工作的广度、深度和力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交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共外交:风生水起正当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公共外交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9年冬,外交部新闻司公共外交处升格为公共外交办公室,表明公共外交在中国总体外交中的地位获得了重要提升。尽管中国的公共外交机制目前仍处在建设和磨合中,但中国公共外交的新局面已经展现出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