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卡尔·莱芒德·波普尔(1902-1994)是20世纪著名的的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是其理论基础。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提出了反对实证主义的观点。在《科学发现的逻辑》[1](1959)文本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科学方法论。一方面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另一方面强调研究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文章以该著作论点为主,试图从他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出发,梳理证伪主义的思想发展过程,并从证伪、证伪度、严峻性检验等概念着手简析证伪主义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2.
证伪主义是波普尔在批判归纳主义与证实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波普尔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它既是波普尔解决"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的关键,也是波普尔的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通过对证伪主义的辩证分析,为我们的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提供有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认为促进事物、理论发展的方法是试错法,同时波普尔对辩证法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把波普尔的试错法与他所持有的辩证观比较一下,对加深理解波普尔所特有的辩证观很有意义。这也为进一步理解波普尔的辩证观与马克思主义辩证观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以科学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以及科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大胆猜测的蕴涵,给科学理论研究带来震动,使我们在理论研究、经济和社会分析中受到启迪。然而其理论的基础也是不稳固的,需要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思想,它以科学理论不能证实只能证伪以及科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大胆猜测的蕴涵,给科学理论研究带来震动,使我们在理论研究、经济和社会分析中受到启迪。然而其理论的基础也是不稳固的,需要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思想来源及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30年代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提出了全新的科学方法论———证伪主义的方法论。其思想来源 ,一方面源于 2 0世纪自然科学革命的影响和他对唯理论的演绎方法论和逻辑实证主义归纳方法的有力批判 ,另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7.
于营 《理论前沿》2009,(6):24-26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历史进入“资本主义相对发达阶段”后,西方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知识分子以西方哲学视野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重新解释和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比较,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资本主义相对发达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传统继承和发现,体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所谓“现代化”的努力;另一方面,西方马克思主义又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相违背,是用唯心主义和西方社会学说的某些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和扭曲,是一种具有非马克思主义倾向的非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波普尔认为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标准是理论的可证伪性,但是可证伪性不能有效地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理论的科学性不只关系到理论本身,还关系到科学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一个理论难以清楚明白地确定其科学性,难以找到一个简单有效的分界标准。证伪主义虽然不能作为分界标准,但是可以作为一把科学的剃刀,通过对可证伪性的追求,它能剔除理论中的错误和伪科学的成分,使理论更加精确,更加逼近真理。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波普尔(Popper)在他的政治哲学代表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中着重对三个哲学家(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进行了批判,因此,这就很容易给我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即波普尔是“对柏拉图和黑格尔持反对态度的”。不可否认,波普尔确实在此书中对柏拉图(Plato)作了批判,然而其出发点仅仅是为了寻找极权主义(他归结为历史决定论)的理论根源。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认为波普尔是对柏拉图理论的彻底反动(counteract),因为波普尔在他的科学哲学领域内提出的“第三世界”(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证据"并不一定科学,因此审查经科技手段取得的证据应当有明确、科学的标准.标准的确定着重解决证据本身所使用的科学方法和应用证据解决具体问题所使用的科学方法或程序.而制定我国判断证据科学的标准时,应以波普尔"证伪说"为理论基础,吸收DAUBERT具体标准的优点,克服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发展的过程中 ,表现出了洞察时代变化、审视发展大势的宽广视野。即 :站在时代前列、立足新的实践观察问题的视野 ;清醒观察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变化的视野 ;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方位的视野 ;深刻透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的视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的理论新视野 ,对我们在新的实践中实现新的理论创造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它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原则,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从否定错误中突出立党方面的重大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作为理论创新的文化视野,以总结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作为理论创新的现实基础,以实践基础上的自我批判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内在逻辑体现了理论创新的内在规律。探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内在逻辑,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民族和民族关系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创新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进程”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问题。本文试图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及其社会意识形态基础的变迁为视角,对三代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从理论层面进行粗略的梳理研究,以便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具体内容的研究提供一个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我们要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大视野中,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脉络中,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中,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中去学习理解,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中华民族必然走向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解释学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解释学的视野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关注对象,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也要关注“研究”、“理解”,只有对研究、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件事本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态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才能健康发展。本文从研究的目的任务、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条件、研究的性质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这件事本身进行了解释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历史飞跃。以新的理论内涵、新的时代特质、新的民族形态、新的实现路径、新的话语表达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厚的历史底蕴、悠久的文化基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新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深刻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这一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对于…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四新归一新”的评价和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一系列有关执政党的建设和治国的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为我们进一步系统深刻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正义战争论是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重要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性质理论。它奠基于唯物史观,形成于对传统正义战争论的批判性继承,并从人性到阶级性、从伦理道德原则到经济基础事实、从理性正义的抽象论证到历史实践的具体批判、从统治阶级的狭隘眼界到人类解放的历史视野四个方面超越了传统的正义战争论。  相似文献   

20.
波普的真理观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真理问题上,卡尔·波普有着独特见解。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但却不能完全把握,任何科学理论只逼近真理的环节。科学理论之间存在“逼真度”的高低关系,它的发展是通过证伪进行的。科学理论只是一种猜测,在它的发展链条中,前一理论被证伪,被后一理论所代替,这是因为后一理论具有较高的“逼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