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自然要学习并弘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并弘扬雷锋的艰苦奋斗精神,因为“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的基本特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相结合,正是雷锋精神巨大魅力之所在。在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学习并弘扬雷锋艰苦奋斗精神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话语创新的重要成果和鲜明标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理论赓续、是对党百年“赶考”的历史传承、是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风险考验的现实需要。新时代“赶考”话语围绕“为什么赶考”“赶考考什么”“如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赶考向何处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赶考”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科学方法和奋斗目标,从而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内容结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赶考”话语对党建话语体系的丰富发展、党的形象的塑造、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务必”是从“进京赶考”到新时代“赶考路”逐步生成的历史过程。其具有深厚的理论内涵,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强化初心使命之动力;“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坚定共产党人作风品质之毅力;“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增强自身主动之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三个务必”以历史思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以创新思维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时代化发展;以战略思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主动;以底线思维激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4.
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节俭的美德,是一种精神──吃苦、创业、奋发图强的精神。然而.在“应试教育”的排挤下,德育成了可有可无的“软件”。学校每每偏重智育,忽视德育,轻视体育和美育;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环节;只重视教书,忽视育人,使艰苦奋斗教育受到冷落。即使有这方面的教育,也仅仅停留于一般号召或标语口号的表面层次上,难以使艰苦奋斗精神转化为青少年个体内在的品质。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离开艰苦奋斗,现代化的蓝图只能是幻想。因此,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势在必行。一、艰苦奋斗教育的…  相似文献   

5.
新的世纪已经开始,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到,教育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否还需要呢?有人认为,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现在条件好了,应该舒舒服服地生活了,再讲艰苦奋斗精神就“过时”了,一听“艰苦奋斗”就说是老一套。当然,我们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让人们不顾客观条件地搞“新三年、旧三年、洗洗补补再三年”,更不  相似文献   

6.
<正>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加速”的决心行动,以赶早的姿态、赶考的心态、赶超的状态,以“文山之干”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山篇章。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大闭幕后不久就发表了关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讲话,这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刻而紧密的内在联系,不把握这一联系,就不可能准确地理解这一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也不可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把这一重要讲话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地蕴含着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客观上要求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新形势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从表现形式、内在动力、价值取向上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赶考"精神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论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理论创新,要善于在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框架中以"赶考"精神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赶考"精神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体现了党的执政理论发展的时代性、开放性和创新性,要善于将"赶考"精神的正能量融入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要从历史的视野和比较研究的高度,充分发挥"赶考"精神对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检验功能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以毛泽东等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0.
"赶考"精神形成于西柏坡时期,具有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廉洁自律、遵守纪律,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内涵。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其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兴衰成败。"赶考"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赶考"智慧,保持"赶考"意识,提高"赶考"能力,不断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促使党在"赶考"路上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艰苦奋斗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并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又充分体现了现代人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境界,是社会主义伦理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精确提炼和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内容和形式虽然有所变化,但它绝不会消失。我们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为社会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之路没有终点。当年毛泽东“本领恐慌”的告诫仍在时刻提醒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赶考”的精神状态,不断加强以“学习执政”为主题的学习,以注重实效的学习化“能力不足”为从容应对,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难题。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形成的"赶考"思维,包含了居安思危、心系群众、励精图治、实干兴邦等丰富内容。其当代启示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的实干精神、增强自觉自警的忧患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京赶考"启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二次结合,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即一种精神状态。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是:积极负责,实事求是,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艰苦奋斗,清正廉明。其特点是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许多光荣的优良传统,孕育了一系列中国革命精神,包括“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以及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破解“赶考”命题、实现长期执政的崭新叙事和科学回答。“三个务必”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镜鉴历史过往的科学总结,也是回应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洞察,更是对时代和人民所赋予使命任务的历史自觉。“三个务必”内涵丰富,蕴含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鲜明底色和制胜法宝、精神气质和策略方法。全面落实“三个务必”,必须加强理论武装,在汲取思想伟力中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人民至上,在厚植为民情怀中践行初心使命;增强忧患意识,在推进自我革命中战胜风险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在锤炼斗争本领中把握历史主动。  相似文献   

17.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是党中央、毛泽东铸就的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一种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自律精神,即党在革命胜利的执政中,不以功臣自居,不受权力腐蚀,不被糖弹击中,艰苦奋斗,勤政廉政,继续创业。这种自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成功实现历史转折、继续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首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所展现的是党中央、毛泽东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反思。西柏坡是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此期间,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执政问题摆在党的面前。共产党会不会变成李自成?…  相似文献   

18.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实现民族解放为已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宗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培育的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穷棒子”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中国人民一定要走入世界之强的新时代,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的历史使命,一辈子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远不是我们过去所认识的那样只停留在克服“衣、食、住、行”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作风,是一个带根本性和综合性的重大的政治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要求的思想作风保证,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是实现“十五”纲要、夺取新胜利的精神动力。尤其是在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能不能继续坚持和发扬,是摆在每个党员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