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权力漫谈     
离岗之后,旁观权力,深思默察,颇有感悟,心之所想,笔之所至,是耶非耶?望广大领导干部鉴识。  权力不是永恒的,要“上”得健康,干得洒脱,“下”得痛快  对社会而言,对一个群体而言,权力是永恒的。因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离开了权力、权威,随时都可能陷于无政府状态。别说健康发展,就是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都无从建立和维系。但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哪怕他处于权力的峰巅,其权力也是暂时的、相对的。从获得权力到失去权力,不过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一点,有的掌权者想得不清,看得不透。他们“官”念太强、权欲太盛,他们迷…  相似文献   

2.
翻开“时尚词典”,市面上曾流行“推销自我”、“形象推销”、“观点推销”之类的新词。此处“推销”者,非货物之售卖也,乃公关宣传的专用借语。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这些都为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然而,纸面上的东西,并不能代表公众的一般共识,“人大是干什么的”,“人大干了什么、怎么干的”,“人大有多大”……诸如此类,不少人仍然茫然。事实上,人大也有一个“推销自我”、影响公众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加大对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问题。改…  相似文献   

3.
团结也是艺术武园萍一说到善于团结人,人们往往只把它看成是个人品德、修养、胸怀。其实,对一个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来说,往往更表现为一种凝聚人心、合理使用人才的领导艺术。现实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同是一块天地,同是一个单位,有的人当“一把手”,这个单位干...  相似文献   

4.
方晨 《人民政坛》2006,(1):43-43
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审议六个工作报告的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不时出现“说套话”、“跑题”、“冷场”等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的代表认为,审议发言是“说了白说”,说完了也就没了,意见无从落实;有的代表认为是“自说自听”.提意见的是代表,听意见的也是代表;有的代表认为反正可说可不说,“乐得清闲”。不如让一些“领导代表”去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中心议题,强调“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始终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这是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重新审视权力、明晰权力概念,着重解决权为谁用、怎么用的问题。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说:“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对共产党人来说,权力就是一种负担,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思想和精神负担,这是权力的本质。早在上世纪4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06,(6):9-9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张维迎最近撰文说,反腐败要“标”、“本”兼治,但釜底抽薪的办法是治本,也就是减少政府官员的权力。增加权力使用的透明度和公众监督对遏制腐败是重要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任何政治制度下,权力使用的透明度和可监督性总是与权力的范围和大小成反比的。当政府官员的权力超过一定的“数”和“量”时,要做到透明是很难的。  相似文献   

7.
建立完善代表辞职制度,是对代表及代表权力的尊重,是促进代表工作的有力举措,它打破了代表“终届制”,改变了“代表工作干不干。代表活动参加不参加都照样当代表”的状况,保证了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使人民选举出的代表能够真正代表人民,保证群众的意愿得到真正反映。那么,应如何建立科学、严格、规范的代表辞职制度,以辞职推进人大相关工作的开展,已成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亟待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信息直通车     
在《关于改进党的作风》的讲话中 江泽民总书记痛斥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只图虚名,不务实效。 有的干部习惯于做表面文章,喊口号;有的沉湎于文山会海、应酬接待;有的热衷于沽名钓誉,哗众取宠,应付上级,应付群众;有的搞各种名目的所谓“达标”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实则劳民伤财;有的只说空话套话,不干实事;有的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以致酿成恶果。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有的干部无所用心,有的作威作福、欺压群众。官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  相似文献   

9.
一是简政放权。抓紧推进职能转变,下决心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这是反腐倡廉“釜底抽薪”之策,也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释放制度红利。不能干了市场的活儿,弱化甚至失了政府的责。  相似文献   

10.
“副职”要负责黄彬时下,“副职”不负责的问题不小。一些担任“副职”的同志,与“正职”心聚不到一起,劲使不到一处,只要“副职”待遇,不尽“副职”义务;只要“副职”权力,不尽“副职”责任。有的凡事都要正职表态,自己当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大树底下来荫凉,...  相似文献   

11.
张鹏 《两岸关系》2009,(1):46-46
一句谚语说得好:“当风向转变时,有的人筑墙,有的人造风车”,意思是说“筑墙”和“造风车”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维,当外部环境改变时只能在对立的两者之间选择其一,筑墙的人绝不会再去造风车,而选择造风车的人也不会再去筑墙。  相似文献   

12.
戒“俗”     
“俗”者。粗俗、庸俗、卑俗也。俗气,指的是世间一切恶浊之气。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一些俗气不容忽视,其主要表现为:有的信奉“沉默是金”的庸俗哲学,随波逐流,明哲保身;有的当老好人。不愿“挑刺”,随意“栽花”。在开展批评时泛泛而谈、隔靴搔痒:有的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党性讲人情,视生活作风为“小节”。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与公共权力不无关联,所以,自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以来,公共权力便成为某些学者强烈声讨的对象。有的学者受西方寻租理论的影响,说腐败“来自行政力量对市场的管制”,“根源在于旧的行政权力垄断”,政府权力“寻租必然导致某些官员腐败”,要根除腐败,“...  相似文献   

14.
参政一得     
我是1983年从学校调到县政府任副县长的。当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没几年,传统观念还很深,对非党人士到政府当领导众说纷纭,有的说我是橡皮图章,有的说这是赶时髦。到任不久,主要领导同我谈了一次话,鼓励我大胆工作,争口气。我琢磨也是,没有什么好怕的,有党的支持,完全可以大胆工作。自己努力去干,最后实在干不了就回学校重操旧业,轻车熟路。官当不好还可以当一个好教师,这并不丢面子。这样一想,腰板就硬了,也敢于大胆工作,勇于负责了,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在我权力范围之内的,该拍板就拍板,该承担责任就承担责任。如果事事都去请示,都不做主,那还要我这个助手干什么?我不就真正成了“摆设”了吗?  相似文献   

15.
过年,休假     
年前到某公安分局,一女警欣喜万分地说:“今年我们开始搞休假制度了!”我颇吃惊:“不是早就开始了吗,各地都是。”她说:“我们不行啊,活谁干啊?”我又问:“是强制休假吧?”她还是那句话:“那活谁干啊?”那认真劲,分明觉得休假事小,“活”事大;能休上假,像是一种奢侈。活不干肯定不行,但活也分大小,事也分轻重缓急,需要立马办的事,必须立马办,哪怕是加班加点、牺牲休假,但有的事可以大家轮着干、分着工干,有的事可以缓一缓再干——总之是要想办法最大限度地让“干活”与“休假”两不误的——要不,她怎么能享受到休假呢。到公安分局,是参加一…  相似文献   

16.
廖廷弼 《当代广西》2004,(24):64-64
据报载:天津、湖北、四川等地曾相继出台针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的防腐措施,旨在引起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注意,对“身边人”常敲警钟,及时纠偏纠错,“留神权力光环的边缘”,读来颇有感触。从以往揭露出的大案要案来看,不少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与身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关系。有的领导干部品德不佳、贪心甚重,但又不便直接出面干违法乱纪的事,就假“身边人”之手以谋私利;有的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拉大旗作虎皮,背地里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虽然领导并不知情,却造成了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随着法治进程的加快,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广州市人大在执法检查报告中指出,市政府执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履行法定职责”;广东省人大代表质询环保局长案;沈阳市人大否决法院工作报告,等等。这些例子说明人大监督正一步步地“硬”起来。然而,为什么这些本是人大分内的事却成了传媒上的“新闻”我认为这正是人大平时在人们心目中监督不力的结果,现在有的地方人大的监督“硬”起来了,当然就成了新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权是其重要职权之一。人大的监督是法律赋予的权力,是“一府两院”…  相似文献   

18.
曹志杰 《前进》2003,(1):46-46
读罢山西省纪委、监委的同志编写的《网住邪念——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修养平台》一书,触目惊心的案例中揭露鞭扌达了我们队伍中一些号称“人民公仆”的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经不住功名、利禄、美色等“糖弹”诱惑,如成克杰、胡长清者流,纷纷中弹落马,成为党和人民唾弃的腐败分子,他们有的乌纱落地,有的锒铛入狱,有的处以极刑,有的家破人亡——可痛也夫。可耻也夫。可悲也夫。掩卷沉思,感慨万端。有书录一对早先卑微如今“冒富”而为“成功人士”的夫妇,回首话当年,创业艰辛磨难多。妻对夫言:人只有几米肠子,挣大钱干啥?吃饱饭就…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是干什么的?海伦·托马斯说:“新闻工作者……是民主的看门狗。”仔细想想,确是不刊之论。不是把媒体称为“第四种权力”吗?按照现代宪政理论,权力之间需要相互制衡,政府依法监管媒体的报道是否规范、客观和真实,媒体也要监督政府是否滥用  相似文献   

20.
据了解,近几年查处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相当一部分与傍“大款”有关。他们中,有的大肆收受“大款”的贿赂,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大款”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有的由“大款”提供金钱,跑官买官;更有甚者,为了个人升迁竟让“大款”出资雇佣杀手行凶杀人。譬如,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