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施“七七”扶贫攻坚计划7年来,通过不懈努力,云南省扶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解决了623万人的温饱问题。80年代中期,云南省贫困人口大约1200多万,到1994年全省贫困人口还有783万,开展大规模的扶贫攻坚后,到2000年底,全省贫困人口已下降到160万,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94年23.2%下降到47%。73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产粮由1994年的306.7公斤增加到36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37.2元增加到1100元。 2.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1994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4.7%。86个县市有41个贫困县,贫困人口629万人,占全省人口22.5%,比全国高出17个百分点。在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元的赤贫人口有317万。全省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3000万亩,每年需国家救济的人口都在750万人左右。灾和贫的问题相当突出,救灾救济工作始终是全省民政工作的重点,并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依据1985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财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治穷致富的请示》的文件精神,结合我省灾情重、贫困面大、灾区群众抗灾自救能…  相似文献   

3.
任重道远     
从云南实际出发,今后全省扶贫工作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贫困人口数量大,生产力水平低,贫困程度深。1999年底,全省还有5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的50%。按国家初步拟定的新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865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约有1125万。2000年底,全省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还有160多万人(不合能自食其力的农村残疾贫困人口 65万)。 (二)异地搬迁人口数量多,搬迁任务重。扶贫攻坚阶段确立基本丧失生存条件,需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 50万。争取在中央支持下, 2005年前计…  相似文献   

4.
《今日民族》2003,(1):66-68
屏边在云南省不算是一个发达的地方,但近几年来却因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而令人瞩目。一组数据可以作证:198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为0.38亿元,农民人均有粮18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6元,贫困人口11.8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八七”扶贫攻坚贫困县。1998年,GDP为2.45亿元,农民人均有粮323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584元。2002年,GDP为3.56亿元,15年来的平均增长率为10%。农民人均有粮35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8元,贫困人口下降到900人(以人均纯收入560元为标准)。屏…  相似文献   

5.
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西部边缘的思南县。全县国土面积22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3万亩,总人口56.1万人,农业产值和提供的财政税收占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80%以上,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县。有土家、苗、他佬、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26.2万人,占总人口的46.7%,有14个少数民族乡,占全县乡级建制的52%.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和发展投入诸因素的制约,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现象突出,1995年人均财政收入仅62.55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95元(含价格上涨因素)贫困人口达27万人,这就是思南县贫…  相似文献   

6.
《前进》2015,(11)
<正>大同市地处国家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腹地,农村贫困面大、农民贫困程度重:下辖的9个涉农县区中贫困县有6个,1969个行政村有745个贫困村(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30.4%、全国水平的35%),169万农业人口中有31.14万贫困人口;2014年贫困县农民平均纯收入5836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的82.1%;全省的66.3%,全国的59.0%)。近年来,全市围绕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这一核心任务,不  相似文献   

7.
一是城乡体制分割与二元结构。目前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农村城镇化程度低以及农民贫困人口多,是三大头等重要的问题。以农村贫困问题为例,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按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25元计算在9000万人以上,全国35%左右的县为赤字县,2003年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实际仅增长3.8%,使本已较低的增长率又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贵州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有少数农民过上了富裕生活。但是,全省还有八百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31.4%,人均纯收入低于一百二十元,人均口粮不足四百斤。这些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民,大部分集中在占我省总县数32%的二十六县内。贫困人口占二十六县总人口的70%以上。这种贫困地区的存在,是兴黔富民的一个重要限制性因素。在贫困人口中,约有近半数是少数民族,可以说,贫困地区大部分实际上是民族地区,因此,除了采取一般的政策措施外,还必须考虑少数民族这个特殊因素,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特殊措施,才能尽快改变民族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但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以上,比人口比重高了7个百分点。在全省87个县市中就有31个贫困县,占总县数的36%;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的县占多数,贫困地区的总人口高达123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9%;贫困地区的土地总面积近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全省的贫困人口有近80%分布在贫困地区,在全省8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600多万集中在31个贫困县,31个贫困县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这说明,贵州贫困问题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全省的范围来看,贫困面都是很大的。贫困人口众多,这是一个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清远市属于全国十大贫困地区之一。这里有33个乡镇,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最穷的只有133元,72万贫困人口中,还有1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几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给予了一系列外引内联的倾斜政策,鼓励国内外客商到这里投资。与此同时,还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扶持贫困县(区)、乡镇在当地兴办了一批工业项目,实现了扶贫从体外“输血”到体内“造血”的转变。这些措施都取得了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占我国贫困人口十分之一的贵州省,又有11万绝对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2005年,贵州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14亿元、以工代赈资金2.65亿元、信贷扶贫资金7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1万多个。预计全省可解决31.7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1万左右、低收入贫困人口12万左右。一年来,贵州以“百乡千村”扶贫工程为重点,努力改善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省财政拨出6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00个一类重点扶贫乡镇开发扶贫;2.2亿元专项扶贫资金,用于1100个重点扶贫村实施整村推进脱贫计划;50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  相似文献   

12.
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及扶贫方式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恕江州是全省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所辖四县均是国家级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自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 ,经过全州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使素以贫困落后著称的怒江峡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446元增加至1998年的737元 ,农民人均有粮由323公斤增加到395公斤。使15.6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 ,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因素 ,怒江的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到1996年全州还有11.8万人未解决温饱 ,贫困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24.83 %。要尽快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必须因地制宜 ,针对贫困人口的特征、形成贫困的原因 ,对症下药 ,选择有效的扶贫方式。一、怒江州贫困人口特征1、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怒江州是一个“集边疆、民族、贫困和资源富集”为一体的农业州。贫困人口大多集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山区或高寒山区 ,旱、水、雪、风、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州80 %的农户居住在半山或高山上 ,85 %左右的旱地均分布在山崖和陡坡的石旮旯里 ,且90 %的土地超过25度 ,跑水、跑土、跑肥 ,可谓“满山遍野尽...  相似文献   

13.
位于云贵高原腹部的毕节地区喀斯特发育极为典型。全区河谷深切、耕地破碎、植被稀少,人口压力极大,人民穷困程度很深(试验区建立前的1987年,全区8个县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69%;全区农民人均粮食不到200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01,(7)
腾冲县自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腾冲县六一六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贫困户收入不断增加,贫困面逐渐减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164万人减少到2000年的24万人,有14万人达到了云南省越温验收标准,占贫困人口的855%。到2000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838元,比1994年的381元增长了120%,人均占有粮食333公斤,比1994年的297公斤增长了12%。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994年的694元增加到1435元,增长了107%,国内生产总值由1994年的89亿元增加到172亿元,增长了93%;…  相似文献   

15.
小额信贷效果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广西聚居着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共17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38%。有49个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28个。到1997年底止有366万农村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帮助贫困妇女摆...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贫困和落后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从1994年全省实施“七七扶贫攻坚计划”到2002年的8年间,共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89亿元,按年人均纯收入560元的标准,解决了62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按年人均纯收入625元的标准,2001年至2002年又解决了119万人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边疆巩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7.
尽管时下节多、节乱得使人眼花缭乱,但笔者还是想凑个热闹,申请办个“扶贫节”。 提议办“扶贫节”,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为了反映8000万未得温饱农友脱贫的共同愿望。到1992年底,全国还有679个贫困县,其中约1/3的县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全国6—14周岁的学龄儿童中,有3000万从未入学或中途辍学,其中84%在农村。每年因贫困而失学者,按较保守的估计,也  相似文献   

18.
云南扶贫工作现状1986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领导,增加资金投入,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10年中,中央和省共投入扶贫资金60亿元,到1995年底全省共解决58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省73个贫困县共兴修小水池、小塘坝、小水窖等“五小工程”43.7万件,建成基本农田(地)325.6万亩,坡地改梯地247.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0.28亩;解决669.86万人、408.98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新修乡、村公路1.76万公里,使6205…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黔江地区所辖石柱、彭水、黔江、酉阳、秀山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均为国家重点扶贫县。全区幅员1.7万平方公里,耕地309万亩,总人口271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1%。到1987年,全区80%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元,粮食不足200公斤,除黔江县以外的四县人均财政收入不到20元;1988年100万农民闹春夏荒,部分灾民靠吃野菜度日,4万多人住岩洞或窝棚,60万  相似文献   

20.
石和平 《江西政报》2008,(11):36-37
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国土面积2669.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08万、14.8万户,占84.4l%;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937元低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098元低1054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湖区贫困县。作为一个内陆滨湖欠发达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