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逐步走向繁荣的环境之下,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对权利的滥用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就成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以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理论和我国对知识产权规制现状的进行分析。以期在我国建立一个以《反垄断法》为中心的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顺德 《知识产权》2012,(9):3-11,10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成为十分现实的问题.我国当前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究竟应该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强化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对此一直存在争议.事实上,知识产权滥用问题在我国客观存在,我国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防止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上与 《TRIPS协定》存在明显差距,亟需修改和完善.我们应认清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滥用的含义,厘清知识产权滥用的不同法律层次,充分利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调整方式,保持知识产权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民事权利,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易于被滥用。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时,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方式。鉴于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现状,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执法指南对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波 《知识产权》2006,16(4):50-56
德先起诉索尼案是我国第一起针对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诉讼。通过对相关市场、支配地位、搭售、垄断性高价、拒绝交易等诸多基本反垄断结构要素的实证分析以及知识产权滥用的探讨,可以认定索尼公司以滥用专利技术为手段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之行为,但是,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却难以得到有效的规制。我国应该借鉴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加快建立反垄断法及其对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李浩成 《政法论丛》2013,(3):98-104
知识产权滥用源于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权利人对其知识产权的不恰当行使。总体来说,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在我国还处于萌芽状态,从严格、完整意义上来说,甚至还近于空白。为了规制知识产权滥用行为,应着力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改变《反垄断法》多头执法局面,设立有执行力的执法机构;完善诉讼程序,增强《反垄断法》的可实施性;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实施细则和《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规制指南》。  相似文献   

6.
我国欠缺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制度,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是加强自主创新的应有之意。然而,不论从国际规则、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来看,还是从我国现有的关于知识产权制度看,我国都缺乏对知识产权滥用深入的理论研究,本论文试图通过研究,为我国相关理论建设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给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巨大损害。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予以立法限制,是促进社会科技创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减少贸易摩擦的必要手段。为此,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制定普遍适用的限制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反不正当法规。  相似文献   

8.
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各个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法律制度,各国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同时,都非常重视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我国反垄断法出台后,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制度系统的立法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探讨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的价值,为相关立法提供指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凤辰 《华中电力》2024,(2):148-161
我国现行法上的禁止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是不完备的。不仅知识产权滥用的构成要件不清晰,而且法效果欠缺。在构成要件上,首先,知识产权滥用是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所行使的知识产权包括原权利与救济性权利。其中,原权利包括严格意义上的权利与法益。知识产权人提起恶意诉讼并不必然构成知识产权滥用。在构成滥用的情形,恶意诉讼涉及的是救济性权利的滥用,而非诉权滥用。其次,知识产权滥用是不正当的知识产权行使方式。在权利行使方式正当与否的判断标准上,立法目的是隐藏在行权目的之下的真正判断标准。具体应以知识产权法而非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作为判断标准。著作权滥用仅有前述两项构成要件,但专利权与商标权滥用还有额外的第三项要件,即不与效力审查职权上的双轨制相冲突。滥用知识产权,将导致权利人与滥用所针对的义务人之间的霍菲尔德式法律关系发生两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
鞠瑶 《法制与社会》2012,(11):270-271
知识产权滥用是伴随着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产生的,如何规制相关权利人的滥用行为,尤其是运用竞争规规则对这种滥用行为进行规制,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研究的问题.欧盟在运用竞争规则处理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问题上无疑走在了世界前列,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滥用出发,在明确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前提下,论证部分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当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针对何种滥用知识产权行为应当由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提出了立法设定和确定标准。  相似文献   

12.
论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人为设定的权利,其实质是一种政策措施,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消费者的社会福利,如果知识产权的行使违背了这样的要求,被加以滥用,就应当从法律上加以规制,防止其被滥用.首先,分析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定;其次,分析世界其他国家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最后,分析我国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现状及其规制.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知识产权面临着被不适当的运用的风险——滥用。在欧美的发达国家,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是一个重要的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但在我国仍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高速发展,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滥用知识产权问题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无论在司法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上均如此.本文试图在理论上找到滥用知识产权概念的法律定位.文章基于民事权利理论,从逻辑上分析了滥用权利和滥用知识产权在法学概念体系中的地位,比较了物权与知识产权在处理滥用问题上的差异,进而提出知识产权因其对象的无体性致使其更容易被侵害,强化保护势在必然;但反过来,也还是因为其对象的无体性致使知识产权更容易被滥用.故而在知识产权领域应当一并重视保护和反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知识产权滥用的表现形式入手,对如何制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内容包括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形成的原因,国际条约和外国的相关规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制止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行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什么是知识产权权利滥用,不仅在各国法律和相关国际公约中找不到明确的界定,就是在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尽管如此,有关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及相关国际公约还是为我们探讨知识产权权利滥用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此外,我国近年相关立法对此也开始有间接的规定。因此,我们应以权利人对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是否排除和限制了竞争为界限来判断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权利滥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存在着多种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滥用现象。一是规则滥用,即利用知识产权授权规则的不完善去申请和获得本不该享有的知识产权,以此排挤竞争对手,谋取不正当利益。二是滥用诉权。明明不侵权,却起诉对方侵害其知识产权,为的是贬损竞争对手商誉,扰乱对手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战略,从而轻易  相似文献   

18.
从介绍索尼的行为谈起,叙述了跨国公司近年在华不断实施滥用知识产权行为的普遍现象.结合德先诉索尼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面对跨国企业滥用知识产权行为束手无策的困境.最后提出应当从反垄断方面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加快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开始认识到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当中,经常遇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滥用的情况。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专利权的经济分析、专利权为什么会容易滥用、专利权滥用的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开始认识到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保护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当中,经常遇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权滥用的情况.保护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专利权的经济分析、专利权为什么会客易滥用、专利权滥用的几种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