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名副其实的“核桃之乡”漾濞彝族自治县素有“核桃之乡”的誉称,是“漾濞泡核桃”的主产地。这里的泡核桃以其果大、壳薄、仁白、味香、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漾濞核桃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史料文字记载,其种植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统计,全县种植100万株。后因几次毁树种粮,数量、面积锐减。经1977──1979年普查,到1979年年底统计,核桃保存株数仅21.16万株,折合面积4.2万亩,产量130万公斤,产值77.75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漾没核批发展迅速。到1994年底,全县泡核桃已发展到118.13万株,面积13.42万亩,占全县…  相似文献   

2.
左权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2008年左权绵核桃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到700万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000元以上。"十二五"时期,左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对于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意义。一、着眼长远,明确核桃产业大县建设的路径去年以来,我县从规划入手,聘请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制定了《左权县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这个规划,是指导我县"十二五"和"十三五"10年时间核桃产业发展的蓝本。为此,"十二五"期间建设核桃产业大县,将致力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3.
1974年,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三台薄壳核桃,被外贸部列为“优质出口产品”。20年过去薄壳核桃现已发展成为三台乡的一个支柱产业。1995年,三台乡共有核桃树42万多株,人均核桃树们株。核桃产量达700吨,销售653.8吨,收入405.36万元,人均核桃收入达354元。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5元,是1980年sl元的11倍。贫穷的三台开始跨过温饱线,一幢幢瓦房拔地而起,群众开始过上了好日子。一个交往产业的形成三台乡位于楚雄州屋脊白草岭,境内海拔1200米至3657米之间,山高坡大,平地寸土寸金,全乡总耕地面积12883亩,其中:水田仅114亩,不足…  相似文献   

4.
韦统朝 《当代广西》2012,(15):62-63
核桃是世界最重要的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全身都是宝。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地区)都有种植核桃的历史和习惯,我国是传统的核桃种植和出口创汇国家。目前,全国核桃年产量90万吨左右,主产区分布在西北、华北和西南i个区域。从2010年开始.我国把核桃列为国家优先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木本油料树种。《广西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1l~2020年)》也明确提出将河池建设成为百万亩核桃基地。河池市委、市政府将核桃列为新阶段开发扶贫攻坚行动中的重点产业.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在全市范嗣内发展200万亩核桃基地。这是因地制宜发展河池山区经济的创新之举,是一条开发扶贫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2,(15):30
地处太行山麓、清漳河畔的左权县,群峰叠峦,风光绚丽。该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2008年"左权绵核桃"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27万亩,产量达到700万公斤,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000元以上,全县核桃产业整体发展已进入全省中上游水平,跨入"核桃大县"行列。"十二五"时期,左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设"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并将此作为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重要举措,作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战略工程,坚持不懈,奋力实施,务见实效,为助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发展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左权县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种植规模快速扩张,总面积达到31.8万亩,总株数达到460余万株,农民人均2亩;经济效益凸显,正常年景核桃产量可达730万公斤、产值1.8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 300多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生态效益明显,核桃经济林占国土总面积的10%,一个结构合理的产业业态已经形成。一、坚持认准优势与科学规划相结合,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了战略化左权核桃产业快速发展,最核心的是确立了"核桃产业大县"战略目标,实现了核桃经济林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立足实际,找准了发展优势。经过调研思考,在选择农  相似文献   

7.
戴龙华 《江西政报》2006,(24):43-44
近年来,永丰县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蔬菜和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迅速发展。一是“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初具雏形。全县具有产业特色的专业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73%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自然村)达800多个。二是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无公害蔬菜和油茶产业已成为惠及千家万户的“阳光”产业、富民产业和出口创汇的强县产业。200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值4.8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油茶林面积达48.5万亩,占山地总面积的16.8%,油茶总产值达1.3亿元。三是示范辐射效应明显增强。全县共建成“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基地130多个,其中规模以上基地60多个。尤其是蔬菜生产,已建成重点示范乡镇9个,重点示范村18个,佐龙、坑田公路沿线蔬菜基地规模达2万亩。四是“三农”效益稳步提升。2005年全县农民从蔬菜生产中人均获得纯收入1136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8.
白光红 《创造》2002,(12):26-27
位于云南省红河流域中段南岸的元阳县城所在地南沙镇,年均气温20℃,冬无严寒,具有“天然温室”之称。全镇辖6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2001年全镇总人口17941人,世居傣族、彝族等民族,其中农业人口13747人。全镇耕地面积26944亩,人均1.9亩,当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18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292万元,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641户,从业人员712人,乡镇企业总收入2221万元。粮食总产4035吨,农民人均有粮277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066元,是元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15个乡镇中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的一个镇。其发展速度之快主要得益于全镇…  相似文献   

9.
覃世平  刘波 《当代广西》2008,(20):46-47
横山屯是河池宜州市石别镇土桥村一个有128户507口人的自然村落,有桑园600多亩,全屯80%农户种桑养蚕年收入达三到五万元,最少的农户年收入也在两万元以上。加上甘蔗、水果、养鱼等收入,2007年全屯人均纯收入达到5945元,98%的农户建起了钢筋混凝结构楼房,屯里还建成了水泥路、灯光球场和文化室,修建了自来水工程,开通了闭路电视、程控电话,  相似文献   

10.
治水办电富民兴乡拉乌彝族乡地处宾川县东南部,距县城90多公里,有7个村公所,77个自然村,50个村民委员会,7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共2054户、10764人(其中汉族6298人,彝族4301人,傈僳族134人),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3亩(水田2482亩)。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至1979年全乡人均生产粮食仅139公斤,人均纯收入51元。近十几年来,通过治水办电,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到1993年,人均纯收入已达436元,部分村社甚至达到千元,还出现了一批烤烟、核桃万元户。1994年,财政收入达110万元,实现了收支平衡。全乡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按照自治区建设环塔里木盆地优质特色林果基地战略决策,以市场为导向,以构建农牧民人均8000-10000元收入结构框架为目标,把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突破口,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发展特色林果业面积350万亩"和打造枣园基地的奋斗目标。全地区林果面积由2004年的187万亩发展到目前的336万亩,其中:红枣面积由21万亩发展到102万亩,核桃面积由64万亩发展到122万亩,农民人均果园面积2.7亩。2008年,果品产量达70万吨,有望实现林果业收入13亿元。  相似文献   

12.
石和平 《江西政报》2008,(11):36-37
都昌县滨临鄱阳湖,国土面积2669.5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66.08万、14.8万户,占84.4l%;耕地面积61.94万亩,人均耕地0.94亩;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044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937元低89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4098元低1054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湖区贫困县。作为一个内陆滨湖欠发达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07,(10):I0002-I0003
大岭农场地处白沙、昌江、儋州三地交界处,总人口约4500多人,土地面积5万多亩,其中已种植橡胶2万多亩,水果7700多亩,以生产橡胶为主,年产干胶2000多吨,国内生产总值达35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四川耕地利用情况的喜与忧刘宇四川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省份。截至1993年,全省总人口1.11亿,耕地不足9400万亩,人均0.86亩。以9000万农业人口计,人均也只有一亩多,以5000万农业劳动力计,劳均近1.8亩。中国人均耕地1.2亩,与人均5....  相似文献   

15.
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西山乡,地处西罗坪山脉腹地,属高寒山区,总面积512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至380o米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在250o米以上,离县城三00余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131个合作社,有2451户、12490人,白族占97.33%。耕地面积17979亩,人均1.42亩,除768亩雷响田外,均为旱地,主要种植包谷、养子、小麦、洋芋等粮食作物,1995年粮食总产量281万公斤,人均有粮164公斤。经济收入主要靠林、畜。1995年总收入5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9元。目前还是典型的特困乡,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九五”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西山乡虽然…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把以脐橙为主的水果生产作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来抓,按照“规模化、产业化、企业化”的发展思路,长抓不懈。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19.8万亩,其中脐橙面积达9.5万亩,水果总产量从1996年的年产1万吨增加到2006年的10万吨,水果产值达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产果400公斤,人均水果收入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漾濞具有悠久的核桃栽种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中国核桃之乡”,改革开放以来,漾濞县立足核桃这一知名品牌优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38.5万亩,产量521万千克,产值达7000万元,已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宜州市循环农业模式探讨——以桑蚕甘蔗产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宜州市桑蚕、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桑蚕产业发展水平。借助国家实施“东桑西移”发展战略,宜州市大力实施“优茧工程”和“桑蚕良性循环工程”,积极推进桑蚕产业化经营,全市桑蚕产业一年上一个台阶。据统计,从2000~2006年,宜州市桑园面积由3.51万亩发展到25.16万亩,鲜茧产量由0.38万吨提高到3.8万吨。2006年全市养蚕95万张,产值8.3亿元。全市鲜茧产量占广西鲜茧总产量的23%,占全国的5%左右;全市养蚕户达8.5万户,  相似文献   

19.
村里实行林改,规定谁栽树谁受益,仅我家栽种的56棵杨树苗,10年后能有近3万元收入。在望都县北王町村,村民王其鹏高兴地告诉笔者。他说,去年冬天,村委会出资买下两万多棵树苗,按4:6收益与农户签订协议进行了栽种,全村80%的农户与村委会签了约,以前年年植树不见树,林权制度改革后,存活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陈发安  张远虑 《政策》2002,(8):36-36
近年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形成了以茶叶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格局,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全乡茶叶由1997年的1.9万亩增加到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7%,茶叶收入占总收入的37%;茶叶提供了37%的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91元近几年来,“湖北省无性系良种茶叶第一乡”、“湖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