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秭归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改进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要求,以全省流动党员管理创新联系点为契机,着力探索动态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初步实现了流动党员“外出有根,流入有‘家”’,其成效得到省市肯定。  相似文献   

2.
组织县直部门、规模企业与全县344个建制村结对.通过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培训、指派驻村第一书记等方式.帮助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5个:帮助建立完善“支部+协会”、“支部+公司”模式党组织9个、外出流动党员党组织18个,实现了“城乡互联,结对共建”全覆盖。  相似文献   

3.
十堰市茅箭区针对商务楼宇从业人员流动快,“隐形党员”、“口袋党员”多的问题.采取引党员进“家”、整合资源建“家”、选好书记“当家”等途径.先后为东山苑居民小区、东明广场等12个大型商务楼宇87名居民党员、458名流动党员建立了信息卡。以社区党组织为龙头、小区物业为基础、楼宇企业为主体,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组建、地域统建等灵活务实的方式,先后成立了2个楼宇党委.  相似文献   

4.
流动党员,一面面流动的“红旗”;流动党组织,一一个流动的“倨垒”——加强外出流动党组织建设,云梦县委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新路。“加强外出流动党组织建设,不仅让流动党员安家、安心、安责,而且让外出流动党组织成为务工人员的维权平台、创业就业的帮扶平台、企业老板的培育平台、招商引资的服务平台。”云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林小冰说,“在异地他乡,流动党员‘流而不失’,流动党组织‘流而不散’。他们各展其才,不断释放新的‘集聚效应’。”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形势下党员管理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存在“失管”、“松管”、“难管”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确立基层党组织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主动作用;依托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党组织代理教育管理职能;寓党性教育于就业培训教育之中;寓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构建流动党员开放式管理格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郧西县上津镇驻北京远大劳务公司流动党总支把为流动党员服好务作为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2月.在中组部组织局组织13省市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党总支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2009年6月.党总支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相似文献   

7.
作为全省流动党员“双联双管”(省内联建、省外联管,属地主管、原地协管)试点单位,武汉市斫口区针对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成立流动党员“双联双管”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从区管党费中列支6万元,作为试点工作专用经费;开通“斫口区流动党员之家”网站,宣传党的政策,传递党建信息,为流动党员服务,保障党员权利,探索出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三个对接”,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组织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红安县针对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扎实开展党员建卡、支部建账、党委建库、县委建网工作,形成了以“卡、账、库、网”“四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模式,有力提升了党员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八方快讯     
神农架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房县“一会两票”推进基层民主议事,英山为309名村主职干部免费体检,孝昌流动党员回乡述职,巴东实施“三加一联”促农村经济发展,远安建立困难党组织经费补助机制,京山开展新农村建设教育活动,宜都远程教育开辟“三个课堂”,广水建立“分布图”管理流动党员,嘉鱼实行县直单位领导班子竞争上岗,黄盖湖农场无职党员有作为,当阳市河溶镇为农村老党员送健康,襄阳“五抓”落实中央2008年“一号文件”,华中科大党员真情温暖老区贫困生,宣恩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本组织规范化。采取联合建、挂靠建、单独建等方式,依托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和双建双带基地建立党支部10个,全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应派尽派率达100%。先后在外出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宜昌市城区和武神公路神农架段建筑工地组建流动党员党支部。  相似文献   

11.
八方快讯     
大冶市成立重大决策专家“智囊团”;汉川市多途径为外出流动党员安“家”立“业”;来凤引导流动党员当好“四员”  相似文献   

12.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员是主体,基层党员是重点。针对长期以来基层党员集中学习难组织、培训渠道比较单一、教育形式不够灵活等问题,从去年开始,宜城市充分整合市内外师资力量,创办“流动党校”.  相似文献   

13.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做好“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是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影响“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结合实践探索,从培训需求调研、培训内容制定、培训形式创新、培训管理制度完善等方面提出提升“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建议,对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员流动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培养到哪里;农民工优秀分子流向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培养到哪里。”松滋市委在农民工群体中开展为流动党员找家、为基层组织找人、为务工群体找事的活动,形成了可贵的“松滋经验”。2005年7月30日至8月2日,  相似文献   

15.
创是推动进步之必然;要以“创”促“争”;创先争优要立足于实际:创先要以员工满意为主旨;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员搭建争当先锋的平台;党员要努力争优秀、当模范。  相似文献   

16.
科学结对。实现城乡无缝对接。黄石市动员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及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首批40家单位的223人参与了“反哺三农”行动,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无缝对接。在结对中,实行原籍对口,即原籍是黄石本地农村的党员、干部对口服务原籍村,是党员的兼任村党组织副书记,非党干部兼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实行经历对口,根据本人工作经历,  相似文献   

17.
实施“党员先锋工程”,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重要保证,必须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数量的日趋增多.如何管理好他们中的流动党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成为摆在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2003年第11期《党员生活》以《催生致富“领头雁”》为题,报道了松滋市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的举措,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枣阳市吴店镇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将深化“三级联创”作为农村党建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开展“双基”工程建设(党组织基础建设和党员基本能力建设)为主要载体,确保“三级联创”活动纵深突破、平衡惟进,开创了基层组织建设新局面。、全镇80%的村达到“五好”标准,全镇综合实力跃居襄樊市“十强”乡镇前列,跨入全省“五十强”乡镇之列,先后荣获“襄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六好’乡镇党委”等多项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按照这一要求,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党委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开展以“三服务、三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创建工作,构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新载体,创立了保障知情权、保障参与权、保障监督权的新体系.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起到了有益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