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付和 《法律科学》2000,(6):108-117
从法律与经济的层面分析,证券法的公平体现分配正义,反映了证券法中应有的理想法律价值;证券法的效率为一种制度效率,体现了证券法对其所调整关系的现实作用.证券法的公平以秩序为形式,以主体的平等、自由为内容.在我国的时代背景下,证券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应该是公平促进效率、效率体现公平,但由于理论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冲突,在立法与法的实施等实践过程中,现阶段应着重对公平与效率二价值取向的均衡与整合.  相似文献   

2.
学者经常以"做蛋糕"、"分蛋糕"来晓喻公平、效率的关系,本文在这个司空见惯的事例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从做蛋糕不仅要做大,还要保质、保优、做实、做得可口、保证持续做大等得出一些生动而形象的启示,力图论证关注公平与效率,不应忽视正义,进一步说明公平、效率、正义正是在互动中追求不断完善,力求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熔 《法学家》2007,(3):124-131
间接歧视产生于一个看似中立的规定、标准或实践,在相似情况下,它将使一类人被置于不利地位.由于其貌似平等,这种歧视有一定的隐蔽性.反间接歧视以追求实质平等为目的,但却可能妨碍效率,同时还可能在优势群体中引起另一种平等诉求,从而产生"反向歧视"之争.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当划定平等与歧视的界限,并注意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合理运用"平权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从社会保障法与民法的对比角度论证社会保障法对公平与效率的促进与协调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卫民 《现代法学》2008,30(3):162-167
我国《公司法》第64条规定的一人公司"法人格滥用推定"制度,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着质的差别。对一人公司实行"法人格滥用推定",实质上是自始就没把一人公司当"公司"。这不仅在逻辑上自相矛盾,而且在法律上有违平等原则,并有可能打击人们创设一人公司的热情,从而使"一人公司"仅仅停留于纸面而失去实际意义。为追求自由、效率、公平、安全等价值目标,我国《公司法》应当取消专门针对一人公司的"法人格滥用推定"制度,转而对包括一人公司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公司统一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6.
李慧 《研究生法学》2010,25(2):1-15
股利分配请求权是股东在公司的一项重要的权利内容,是股权的核心,股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项权利展开的,因此对股利分配请求权的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股东的收益能否实现,影响到股东投资积极性,而且关系到我国公司能否具有坚实的资金基础,关系到整体公司制度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在效率理念下产生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资本多数决原则及公司内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小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倍受挫折与侵害,造成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利益与风险分摊产生明显的不公平,以致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基于其封闭性、人合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低效性,中小股东并不可能像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那样“用脚投票”,这种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本文主要以有限责任公司股利分配请求权保护为研究对象。虽然我国《公司法》现存的一些制度,如异议股权回购请求权、股东会决议无效或可撤销之诉、控股股东诚信义务、股权转让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的股利分配利益,但这些制度由于没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而难免具有局限性。在急需填充一种新的制度来保护股利分配请求权的情况下,是否需要引入英美法系的强制股利分配制度,值得人们思索。其实,所有的民商法问题,总表现为一种体系性问题,我们讨论任何具体制度都离不开这个民商法完整的体系,对于股利分配请求权保护制度问题同样如此。作为公司内部自治事务之一,股利分配问题处于资本多数决原则之下。资本多数决原则是公司实行自治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带来商事效率,一方面容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而导致不公平。因此,在股利分配请求权保护制度的讨论上,无论侧重强调公司自治还是法律介入规制,都不过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的一种艰难选择,从而问题最终总会深入到民事价值理念与商事价值理念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虽然现代商法的价值理念有异于民法,但不容忽视的是——商法仍以民法为基础。形象的说,民法是一片广袤的土地,而商法则是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的高山,山体无论如何自由地向外延展。其根基永远是民法所强调的公平。股利分配问题固然是公司内部的自治事务,但当这种自治下的分配产生明显不公平情形时,法律就应当对这种不公平的分配进行矫正以实现公平,这不仅不是对自治的侵犯,而恰恰是对自治的维护。因此,在公平优先于效率的理念指导下,笔者在有限责任公司股利分配请求权保护制度的问题上,提出了法律应当有条件地强制介入股利分配的观点,并对我国《公司法》提出了一些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物权层面的物权公平与物权效率相适应,但在物权效率与高层面的社会公平之间的交叉层面,物权效率则因起点、机会、结果等与社会公平发生冲突;在这一交叉层面的物权垄断势能所产生的"马太效应"不可能熨平。通过公平与效率在立体结构中的对立统一路径可知,实现物权自然化发展向社会化转变,是效率与公平和谐统一的动力机制。公权力管制时限制物权利用中附属权利而防止物权垄断形成。限制是在初次分配中重新界定权利,不是要素所有的分配。通过权利分配为弱者增加竞争的权利势能以缩小贫富差距,这是北欧的新经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公司的产生,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探究公司制度保持持久生命力的原因的时候,经济学家可能更为关注如何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实际上,只有不断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才能使公司制度的特点更好地发挥出来。于是公司治理问题便首先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保障公司高效率运作的重要基石。而公司治理中所涉及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则是法学家一直考虑的课题。因此,公司治理问题自始便是一个令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这种共同关注之下,公司治理结构研究便有了双重维度的标准,一是法学家的标准——公平,二是经济学家的标准——效率。  相似文献   

9.
Ralf Poscher  隋愿 《清华法学》2012,6(4):102-115
当前的裁判理论都依赖一个形式主义的普遍预设,认为在法律不确定的条件下,疑难案件的裁判不再是法律裁决,而是非法律的自由裁量.不同的裁判理论是对这一普遍预设的不同回应.教义学理论拒绝接受这一普遍预设,坚持疑难案件裁判的法律属性,进而捍卫法律的自治性.教义学理论能为疑难案件的裁决提供理论上可行、规范上可欲、实证上充分的说明.教义学理论以法律论证场域为基础,而法律论证场域又有其特殊的教义学结构,这一结构能够确保疑难案件裁判的法律属性.法律论证场域创造了裁决人与具体当事人的经济、政治或道德利益的距离,而这一距离又保障了公平裁判.法律论证场域是社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时代变迁而孕育的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0.
论法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经济与社会命题.法,作为反映社会关系、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调整器;作为良好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进器,必然要将公平与效率纳入其基本价值范畴内.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法的要求,作为主体的人对法的要求,也是法的品格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公平与效率都是法的价值,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应的法律规定,具体分析在不同的法律规定下,不同的权利配置方式怎样体现了或效率优先或公平优先的不同价值取向,并以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为视野,试图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达成一种协调和平衡,使得效率与公平的价值目标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保证行政公平、高效是行政法的价值目标.应当认识到行政公平不仅仅是公平的行政,而应当是实现公平的行政.行政法上的效率价值,不仅应当为政府行政效率保驾护航,也应当为行政相对人也就是广大民众的行动效率披荆斩棘.尝试用“平衡论”来研究行政法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找到理论上的平衡点,然后进行调和,无论两方哪一方做出让步都不能有损社会和社会主体的基本利益,使之达到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3.
刘冰  王中明 《当代法学》2022,36(2):112-121
担保权人审查义务说是基于《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与《民法典》第504条或原《合同法》第50条之外部效力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理论主张,目的在于解决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关联担保的形式掏空公司的问题,但该理论主张并未得到司法实践的普遍认同.担保权人审查义务说存在不足与弊端:一是论证该说的各种理论均未能得出唯一的结论;二是该说论证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人公司与传统的法人概念大相径庭,是一种独立的法人类型。在当前刑法层面上对"一人公司能否具备单位犯罪主题资格"的讨论中,本文从剖析一人公司的法律特征入手,进而论述单位刑法人格的构成要素,从而针对性的论证了一人公司不具有在现行刑事法律规定下的单位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关于市场经济的立法原则与会者认为,市场经济立法应遵循的原则包括:1.效率原则;2.主体平等原则;3.经济自由原则;4.公平原则。其中以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为最。但对于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有无先后之分以及孰先孰后,  相似文献   

16.
股权质押制度的反思与重构——以制度价值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建伟 《现代法学》2005,27(5):111-117
安全、效率和公平是股权质押制度的基本价值取向,但现有股权质押的制度安排,一方面因防范道德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的机制漏洞可能危及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因过于侧重对交易安全的保护而忽视了对交易便捷利益的保护,忽视了对出质人的公平保护,影响了效率和公平;因此,需要对股权质押的制度价值进行准确定位,按照安全优先,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要求,完善我国的股权质押制度,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关系和价值矛盾,它乃是社会基本矛盾的价值体现和反映.人类社会从实体上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其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演进;而从价值形态上看,人类社会则是由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运动及其重新组合推动其递进发展,并使每一社会形态呈现出阶段性发展和演变.公平与效率的价值关系和矛盾体现在我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并亟待进行调整;而在社会上层建筑领域它就转换和体现为公正与效率的价值关系和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强者多分配,效率优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初次分配的第一规律。资本分配多些还是劳动分配多些,是很多经济学家非常苦恼的问题。一味让资本家决定工资价格,就是效率优先,公平可能不足;一味让工资上涨,资本报酬率下降,资本家就投资动力不足,可能公平了,但长久看反而可能影响就业增长。成功的企业家是自然的强者,第一规律决定社会是趋向越来越不公平。  相似文献   

19.
李小文 《法制与社会》2010,(12):102-103
本文从一人公司的特征分析入手,论证了一人公司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特征;在具体个案中,判断某一人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则要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0.
反垄断法作为维护市场市场秩序的法律,通过保护竞争实现其价值。一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多元化和动态的,而非单一和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条件,其价值目标的侧重点也有所变化。当前我国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应是效率和公平,并且是个体效率与社会整体效率统一基础上的整体效率和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相统一上的实质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我国社会现实中较严重的不公平决定了公平价值应优先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