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给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值得大书特写的立法成就,  相似文献   

2.
骆兰兰  李铁柱 《传承》2012,(1):22-23
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在一次又一次重大法治事件中得到印证,成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中国法治也借助这种“微力量”,迎来“微时代”。  相似文献   

3.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八)充分彰显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修法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执法和司法领域,重拳出击酒驾醉驾行为,醉驾入刑成效显著,并且成为考量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考卷。  相似文献   

4.
201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全面推进”这个词比较准确地概括了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旋律,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法治方针。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1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6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7.
8月17日,《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进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一审程序。曾颇有争议控烟立法在历经“曲折”后终于“加速”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07,(8):4-4
据中国新闻网记者于2007年7月12日从重庆市法制办获悉,该市自2007年起在全国率先试行“政府立法回避制度”,实施立法项目委托招标起草。据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李殿勋介绍,“政府立法回避制度”主要实施起草、评审、审查三个环节的立法回避,与某一立法项目有直接明显利害关系的单位,不得参与法规和规章的起草、审查和评审,亦不得主导立法进程;起草环节立法回避制度主要通过“委托起草”、“招标起草”和“市政府法制办直接起草”三种方式实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从“闭门立法”到“开门立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立法听证在各地日渐升温,逐渐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尤其是立法民主化进程中的普遍事件。“听证”正在从一个学术名词,转变成为中国的法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关注新闻就是关注明天的历史,解读新闻就是解读今天的社会,在辞别2005年的时候,让我们共同梳理和回顾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法治新闻---作者题记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创新”依然是2005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其中,就立法而言,《物权法》的起草和公开征求意见、《个税法》的修订、《信访条例》的实施、《公务员法》和《公证法》的颁布,都为2005年的立法景观增色不少;就司法而言,以最高法院统一收回死刑复核权为主旨的死刑复核制度颇令人关注,国家赔偿和国家补偿制度的改革呼声渐高;就执…  相似文献   

11.
“私了”指纷争双方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授意对方以某种有利可图的条件来交换,以平息纷争为诱饵,让对方逃避法律追究和道德遣责的这样一种行为。一些不太严重的纠纷,通过协调双方当事人“私了”和解,可以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而对那些严重而复杂的纠纷,如果仍寄希望于“私了”,其弊就明显大于其利,甚至容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障碍。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立法领域,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未来五年的“立法清单”,中共中央也公布了党内法规制定的五年规划,备受关注的新环保法正在长出“牙齿”来,大修后的“消法”亮点颇多,修订中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让中国版“清洁空气法”值得期待,30年磨一剑的首部《旅游法》让游客权益有了保护伞;司法领域,司法改革已经吹响攻坚战的号角,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将有望为落实独立审判的宪法原则提供制度环境;薄熙来案的公开审判堪称生动的全民普法课;  相似文献   

13.
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的重要性和崇高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普遍认同。由此,各方面对立法的热情不断高涨,立法建议层出不穷。现在一旦一个领域问题比较多,就有人呼吁制定那个领域的法律,新闻媒体也竞相报道立法建议。例如:前一阶段猪肉价格上涨较多,供应比较紧张,因此就有人提出要制定“养猪法”;青少年中肥胖儿童比较多,因此就有人提出要制定“营养法”等等。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各方面提出的立法建议达800多项。显然,这些不可能都纳入到立法规划之中。因此,在众多的立法建议中,科学筛选、严密论证,合理确定立法项目,成为科学立法的首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立法列项是立法的启动和开始。选准了立法项目,就为科学立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该项立法工作能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选错了立法项目,就有可能南辕北辙,半途而废,无功而返,白白浪费立法资源。立法实践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选准选好立法项目,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按照现代法治理念,法律、法规不再是立法机关专属的“私人产品”,而是涉及社会各方面利益的“公共产品”。立法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广纳民意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不断发展,立法民主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鲜明的特点。不少地方不仅实行了“开门立法”,在立法程序广泛听取社会民众的意见,而且还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以确保制定的法律、法规符合民众的利益和市场的需求。这就使得,区县人大参与地方立法工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在这个"法治进行时"过程中,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和司法的服务理念成为法治领域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推进依法治国,完备的法治体系是基础,妇联组织要在立法协商中积极作为,让国策推动有法有据。要做好"代言人",主动跟进立法进程。妇联组织应积极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提出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有对策的建议,主动跟进与妇女儿童利益密切相关的立法进程。要当好"推动者",不断促进政策实施。妇联组织要切实运用和宣传好各项惠民政策,重点推动涉及妇女人身、就业、财产等重大权益保障政策的落实。要用好"话语  相似文献   

17.
《人民政坛》2011,(9):32-32
丁国强2011年8月11日在《检察日报》上载文《法律人的“贵族精神”》认为,法律职业的兴盛是法治社会日渐成熟的标志.社会的分化和利益的多元化强化了人们对法治的渴求。但法律学科成为热门、法律职业吃香并不必然标志着法治的进步。如果不对部分法律工作者的功利化、市侩化的趋向加以警惕,法律工作者就会成为法治进程的敌人。  相似文献   

18.
《山东人大工作》2012,(5):59-60
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82岁高龄的江平教授,被称为是中国民法的"教父"、"法学界的良心"。作为时代的智者,江平不但亲身参与了构建中国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立法进程,还始终以呐喊者的姿态,宣扬自由、民主、法治的精神和思想。在全国"两会"前,围绕中国法治进程与各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江平在北京南四环的公寓中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仅有制度是不够的,民众的法治观念与政府有关。要实现真正的法治,重要的是有法律理念。  相似文献   

19.
随着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崇尚法治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出于对法治的憧憬,人们希望将所有问题都放入法治这一“魔瓶”予以消除,各种激情式的立法建议接踵而来:仅2004年,新闻媒体竞相热炒的立法建议就足以令人应接不暇——立法制止公费吃喝、复兴传统节日、规范膳食营养结构、维护传统道德文化等。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举措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一是将已进行三审的物权法草案没有进行表决,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发布公告,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过程中涉及的起征点举行听证会。立法听证在全国人大立法尚属首次,堪称我国民主法治进程中标志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