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庭内外》2011,(10):57-57
我去年初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今年,小区物业公司贴出公告,并上门向我催要物业费。我认为我购买房子后没有实际居住,物业公司没有给我提供什么物业服务,而且我与物业公司也没有签订合同,他们拿着与开发商的前期物业管理合同向我催要物业费是否有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法庭内外》2011,(4):57-58
前段时间,我在报纸上看到某开发商对其开发的一商品房住宅小区发布的广告宣传,其在广告中承诺:小区内设小学、图书馆、游泳馆、保健站、中心花园等。因我在该小区附近工作,觉得该小区不错,于是便在该小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入住之后,我发现,小区内根本没有所谓的图书馆、保健站等。我找到开发商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但开发商跟我说,在销售合同中并没有关于图书馆、游泳馆等的约定,故不同意我的要求。请问:开发商应对当初在广告宣传中的承诺负责吗?  相似文献   

3.
郑州“房妹”事件还在发酵,随着媒体调查和有关方面介入,顺着线索层层摸进,越来越多的惊人内幕被披露:“房妹”之父是前房管局长,其家庭涉嫌倒卖数百套经适房,一家四口各有两个户口,共有29套房,虽据称都是“商品房”,却大多位于经适房小区……  相似文献   

4.
《法律与生活》2012,(14):35-35
2011年6月,一位广州居民通过网络向当地房管局投诉,她所居住的小区物业人员“不顾居民反对,擅自大面积改变小区绿化设施,将绿色休息区域破坏,并修改原先设计的道路通行位置,给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恳请房管局能够及时调查情况,居民希望在房管局的协助下,使已遭破坏的绿化带早日恢复原貌!全体小区居民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5.
读者来信:我们住在一个管理不规范的小区,房子是买的原来城中村改造的商品房,以前也没有物业公司管理,只有原来村里的几个人负责收收水费,其他的什么也不管。最近他们成立了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要求我们接受他们的管理,并在小区内的道路两旁划了车位,  相似文献   

6.
茅家梁 《检察风云》2011,(21):36-36
冯老头是我们这个小区里最著名的刚刚“崛起”的千万富翁,靠放“高利贷”发财,前一阵子,“宝写”代步,衣着鲜亮,瞧人多半鼻孔朝天。这几天好像蔫了,因为“崩盘”,所以避债不及。在棋牌室的角落里,老是拖着我要谈论与他的祖先“过从甚密”的孟尝君。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2007年1月25日,李某等与广西玉林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商签订某小区二期《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2008年8月交房. 2008年1月,房地产开发商向李某等预收购房款12000元,2009年3月,开发商从预收款中扣除水、电表安装材料费和房屋交易手续费. 2012年2月,李某等小区业主向某市物价局反映在购买某小区二期商品房的过程中,被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乱收水电安装材料费和房屋交易手续费.举报人认为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行为不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属于违规收费,要求查处. 查处情况 某市物价局受理了该举报件,并进行了调查核实,于2012年4月13日给予举报人书面答复.  相似文献   

8.
黄某在1996年3月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购销合同,购买鸿运花园小区商品房一套。黄某按约预付了部分购房款。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承诺在年底交付商品房。但是直到1997年10月10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才将房屋交付。黄某入住后,发现诸多问题,煤气系统推迟到1998年7月1日才供应,房屋处处出现漏水现象。小区的绿化、环境、停车、物业管理等配套设置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房时的广告有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宁  潘靓 《法律与生活》2009,(17):40-40
随着“北京群租第一案”的开庭,人们开始关注“鸽子窝”一般的群租房。记者走访了北京一些小区后,群租现象已从天通苑等经济适用房小区蔓延至一般的商品房小区。群租火爆的区域,集中在各大高校周围、地铁站等交通枢纽附近。  相似文献   

10.
《法庭内外》2011,(4):58-59
我于1个月前与一家房地产公司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书》,约定:我订购5栋103号住房一套,总价款60万元,面积120平方米;我预付给公司5万元定金,并于半个月内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一周后,公司发给我一份《通知》,内容之一是每平方米必须增加400元。因遭我拒绝,双方至今一直未能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请问:公司的行为是否违约.我能否要求其按《商品房认购书》中的房价签订正式合同?  相似文献   

11.
于淼 《江淮法治》2010,(7):34-35
2004年10月21日,陈三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认购书,购买该公司开发的商品房一栋。同年11月,陈三向该公司缴纳了首期款,并与之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办理银行按揭的相关资料、合同,缴纳了办理按揭的相应费用。不久,房屋交付给陈三使用。但是,直至2008年5月,该房地产公司仍未能为陈三办妥按揭手续,陈三心存疑惑,于是前往当地房管局了解情况,经查询后得知,陈三于2004年购买的房产并未登记在陈三名下,而是登记在另一第三人名下,且早已抵押给银行。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至10月,安徽省芜湖县谢某等8人分别在开发商处交了定金,预订了县城某小区里的商品房各一套,然而,房子建好后,随着房价的飙升,开发商要求他们按大幅上涨后的房价买受。在县消协协调处理无果后,8名消费者中的7人分别将开发商告上了法庭。目前,7起官司已尘埃落定,芜湖市、县两级法院判决7名消费者胜诉,为他们挽回损失70余万元。这场力量悬殊的比拼,给市场经济中的失信者上了生动的一课。  相似文献   

13.
1991年初,有群众联名举报:由于有关部门扯皮拖拉,致使双榆树居民小区迟迟通不了天然气,严重影响了群众生活。北京市监察局领导接到举报后立即向市政府作了汇报,并组成调查组,邀请两位特邀监察员参加,奔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在查明情况的基础上,协调、督促各方抓紧做好有关工作,终于在春节前通了气。当双榆树小区2000多户居民端起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合家欢度春节时,他们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感谢特邀监察员为此付出的心血。 1997年,特邀监察员徐定茂在接待有关“光熙门北里小区绿地被非法侵占建房”问题的来访…  相似文献   

14.
律师答疑     
刘波 《法律与生活》2010,(17):49-49
刘律师:您好!2009年10月,我经法院判决离了婚。离婚后的一天,我因转户口到房管局开证明,发现原来我前夫在我们结婚后买了一套房子,在法院判我们离婚的前几天,他卖给他爸了。时价200多万元的房子,他几十万元就卖给他爸了。如今,我们已经离婚了,我还可以要求分割这套房子吗?  相似文献   

15.
《法庭内外》2008,(12):59-59
2007年3月,我与某房地产公司签订一份《商品房认购书》,约定我向房地产公司购买其即将开发的“锦绣豪苑”面积42平方米的第27号门店,单价为每平方米6880元。随后,我交纳了20万元门店款。由于房产价格上涨较快,半年后,房地产公司竟将刚刚峻工的该门店以每平方米9000元的价格卖给第三人龙某。我要求房地产公司对其违约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但该公司坚持认为《商品房认购书》并非正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故公司根本不存在违约行为。请问:这家公司的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16.
赵刚 《天津检察》2008,(2):27-28
某区拆迁办主任王某负责辖区一平改项目,在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了A房地产公司很多关照。项目完工后,为表示感谢,2007年底A房地产公司经理李某将原均价60万元的房屋,在市场优惠价8%的基础上又针对王某设定最低优惠价70%的价格卖给王某商品房一套,王某收到钥匙后实付房款165600元,并让李某开出购房发票一份,合同已签但未来得及办理房产登记手续就被知情人举报。检察机关经过初查后对王某以涉嫌受贿立案侦查,此时王某受贿的商品房市场价格已经上涨了10%。  相似文献   

17.
周丰  余嫚 《江淮法治》2012,(21):43-44
案例 周某于2009年12月14日与金太阳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金太阳公司开发建设的“河畔花城”小区住宅一套,合同附件(四)补充协议(二)第四条中约定:物业出卖人对买受人提出如下要求:不得违反统一管理要求擅自安装防盗门窗、空调、晾衣架等(向物业服务公司申请同意后符合统一样式的方可安装,防盗窗只能安装在窗子内侧)。  相似文献   

18.
奸商诈骗牵出幕后睁眼瞎贪官
  2011年10月,李女士经熟人介绍,花了100多万元在海南澄迈县老城开发区“阳光花苑”小区买了一套190平方米的房子。谁知,这套房子已经以买卖合同备案在某贷款公司名下了。李女士房子被一房多卖的消息在小区中不胫而走,许多业主也纷纷到房管局查询。不查不要紧,一查竟然该小区约有上百名业主房子被开发商抵押,总房产价值上亿元。业主们纷纷向海南省澄迈县老城公安分局报案。  相似文献   

19.
《法庭内外》2006,(8):58-59
我在某小区租了一套住宅,与房主签订了书面合同,但对物业费未作规定。不久前,小区物业管理部门送来了催款通知,要求我交纳入住2个月以来的物业费300元。我觉得,该物业费应由房主承担,便将催款通知转给房主,然而,房主却说物业费应由我承担,双方遂起纠纷。请问:房屋出租后,谁该为物业费埋单呢?  相似文献   

20.
孰是孰非?──一起利用举报侵吞巨款案侦破纪实方凤联频频举报1993年元旦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玉林分院就收到一封北流县松花镇松花村治保委员梁深全写的举报信,信中说:“1992年10月中旬,松花村公所拟出售九套商品房,由该村干部梁望雄负责办理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