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信出版社2014-3在《五百年来谁著史》力作之后,韩毓海以不同于当代主流经济学家的全新视角诠释100多年前马克思经典著作,并以此剖析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现象。《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在一部风靡北大、清华的马克思课讲义的基础上润色而成,从现代资本与金融革命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及世界社会政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相关理论始终是国内外理论界、实践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探索、总结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且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梳理、归纳和总结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不同时期我国各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数据和特征,探索性地提出了金融发展三阶段理论,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历经三个阶段:金融被动为经济发展服务阶段、金融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阶段和金融引领经济发展阶段。期望能以此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区域发展实际、能够切实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汪智 《学习月刊》2012,(4):35-36
一、发展动力——金融创新的范围界定及其积极作用 西方金融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金融创新史,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成为推动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永恒力量。如果把金融市场的进步与整个金融史、整个经济发展的轨迹对照起来观察.可以发现金融创新对于人类福利的增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在以下研究中,我们把金融创新的范围限定在制度、机构以及工具创新这一普遍采用的定义中。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内涵外延后,  相似文献   

4.
金融全球化是新世纪金融发展的大趋势 ,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面临进一步的金融对外开放 ,这是在金融全球化面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已经走过了一定的路程 ,但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在许多方面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伴随中国入世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中国金融体制面临重大挑战。加快金融对外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 ,并在改革中化解金融风险 ,已成为新世纪中国金融体系真正融入世界金融体系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赖晨 《党课》2013,(24):90-94
东固平民银行发行了中央苏区第一张纸币,开创了红色中华金融史,成为中国红色金融之源。  相似文献   

6.
赶超战略下的目标函数,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条件下实现资金积累最大化,而其约束条件是资金的极端分散性和稀缺性,因此,最合理的金融体系就是对金融市场进行全面的价格抑制和结构抑制。这是中国金融抑制的内在逻辑与传统金融体制形成的根源。金融抑制破坏了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阻碍了金融增长和经济发展。因此,要取消金融抑制,实现金融自由化。中国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应该实行一种渐进式改革,即由金融抑制到温和的金融约束,再到金融自由化。中国的金融抑制也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的金融民主化体系,使其金融服务更加接近大众,提升大众的金融可及性。未来中国的金融改革趋势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逐步降低银行的特许权价值,二是利率市场化加速银行业的分化,三是谨慎应对民间金融及其局部金融危机风险,四是小微金融的崛起。  相似文献   

7.
2012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的十个焦点: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点;南巡讲话20年与换届年的经济史回顾;工业化、城市化史研究;消费主导战略促进了人口、民生、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史研究;财政、金融与投资史研究有巨大空间和潜力;国企改革历史回溯研究;土地制度、农业体制、农民收入与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反思;中外经济关系回顾与反思;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当代社会史》,由于我在1991年发表的《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一文中,和在我主编的2004年出版的两卷本《中国现代社会史》自序中都已经说过我关于撰写社会史的观点,所以这部《中国当代社会史》就没有再写什么"提  相似文献   

9.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南洋院图书馆")是全球馆藏东南亚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机构之一,亦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作为联结中国早期"南洋研究"与当代"东南亚研究"的重要载体,南洋院图书馆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人对东南亚认知和关注点的演变。时至今日,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遍地开花,但基础研究仍很薄弱。梳理和挖掘南洋院馆藏资料,既有助于厘清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发展脉络,亦有利于反思中国的东南亚历史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术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陕西省1997—2011年的样本数据对产业升级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以及城市化是产业升级的原因。其中,产业合理化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都存在单向格兰杰关系;金融发展效率是产业高级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城市化与产业升级无显著的格兰杰关系。最后,为促进产业升级与金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中最蔚为壮观的景象之一就是金融交易规模的巨额膨胀。在金融领域中 ,巨额的资金以闻所未闻的速度进行着交易 ,并推动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前 ,金融业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沿阵地 ,金融全球化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高级阶段。中国加入WTO ,要开放市场也包括开放金融市场 ,金融全球化势必对中国金融改革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和金融制度变迁路径与特征的影响。一、参与金融全球化是各国政府不得不选择的游戏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相似文献   

12.
银锋 《求实》2014,(3):64-68
金融资本掠夺和获取巨额利润、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生活的统治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经济金融化是当代金融资本获取巨额利润的重要机制。当代金融资本实现霸权利益和巨额利润的经济金融化的具体路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路径、劳动力金融化路径、资本家阶级金融化和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化路径、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化路径。凭借在各个领域和全球范围的扩张所形成的经济金融化趋势,当代金融资本获得了巨额利润和巨大权力。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正在经历着"亘古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及时记录和研究刚刚过去的历史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按历史发展顺序列卷,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著作。该丛书共5卷,180多万字,凝聚了北京师范大学、渤海  相似文献   

14.
应对金融全球化挑战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它带动了我国整个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加强,以及中国即将加入WTO,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那么,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  一、顺应大势,明确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让中国金融业融入国际金融体系  金融全球化趋势是客观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国家出现金融自由化浪潮,使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政策放松,金融创新获得迅速发展。比如,美国在1933年以后,颁布《Q条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等,对银行…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金融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科技进步是推动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金融发展又能强力助推科技进步。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安排,是多方参与的一种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与金融二者结合对于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金融模式及发展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实践中发现问题,对中国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有良好启示。  相似文献   

16.
《理论学刊》2012,(6):2
李瑗,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政党史。代表性著作有:《蒋介石和何应钦》、《横空出世——1935年以前的毛泽东》、《九三学社卷》、《毛泽东与邓小平》等。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等学术期  相似文献   

17.
《求实》2015,(6)
从马克思经济哲学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仍在于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同时与金融化的资本积累方式、虚拟化的"财富幻象"和投机化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危机宣告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破产,冲击了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也引发资本主义经济伦理观念混乱。要消除危机,根本途径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而言,则需要在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财富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站在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理论高度,以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政治经济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具有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8,(11):61-61
1948年12月1日.是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中华北大街11号宣告成立。现在流通全球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人民币就是从这里开始发行的。人民币的诞生,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前奏。  相似文献   

19.
刘辉 《北京党史》2013,(5):59-60
杨凤城教授的新著《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全面考察了中共90年特别是执政60年来文化理论与政策的演变以及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作者长期致力于该问题研究的结晶。纵观全书,它至少具有以下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内涵外延、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研究特点等方面,均表现出了新的学术气象,同时也存在诸如跨学科整合、研究不均衡、学术性不强、研究成果碎化、缺乏整体感与计划性等问题。在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中,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思想研究,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政治认同等研究领域的拓展,各级政权运作机制、互动模式的发掘,现有研究成果及学术发展历程的总结,中国当代政治史的学科定位等问题,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当代政治史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