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2日,是我的入党纪念日。每年这一天,都引起我无限的深思和回忆。 我是在解放军大学校里入党的。1970年,我光荣地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次年秋天,我被发展入团后,又郑重地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着  相似文献   

2.
有客盈门     
办公室新迁入一座三星级宾馆的14楼,环境很好,心情也很好。后来才知道,心情这东西其实是很易变的。 这天早上正忙着,有一位说普通话的小姐进来,说是××保险公司的,女同事们嘻嘻哈哈地把她推给了我,我只好硬着头皮请她坐下。圆圆脸大眼睛的来客递给我一张名片,她姓赵,有个美丽的名字。她坐下便开始动听地给我作保险知识的启蒙。我已买了几种保险,对小姐的险种没有兴趣,礼貌式地听了几句后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赵小姐失望地站起来,想走又似不甘心。这时我突然看到她手掌上写着两个字:“坚持!”我立即明白,她一定碰了很多钉子,才写字来鼓励自己,如果  相似文献   

3.
放学时间过了许久,上初一的儿子才回来。吃饭时,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晚回家,儿子神秘地对我说,他和两个同学在商量一件大事。我禁不住有些好笑,便试探着问:“你能告诉我吗?”儿子有些犹豫地说:“这是我们三人之间的秘密。”“如果我替你保守秘密,能让我知道吗?”儿子思考了一会儿,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尔后,把他们的秘密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4.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他啊。D笑笑说,他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槛尬。  相似文献   

5.
前些日子的一个傍晚,闲着无聊,我在路边的小地摊转悠。一个蹲在角落里看书的小伙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个用黑布遮盖着的小竹筐。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小伙子好像注意到了我,漫不经心地抬起头问我:“大哥,您……您买草莓吗?”  相似文献   

6.
我清楚地记得那一个夜晚,深夜11点,我拖着疲惫的身体收工。回家路上要开半小时车,我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电波里传来标准的广东电台播音。1分钟之后我才反应过来,以为是一个幻觉,接着便惊叫一声。来到新西兰已近半年,这才知道有个华语广播电台。自此,我成了华语电台的听众。并非它有什么精彩节目编排,除了新闻报道外,其节目内容实不敢恭维。即便是新闻也不过是本地中文报刊的“文摘”版。每到时候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打开收音机,究其因由或许为的就是听听自己熟悉的汉语言。想不到后来我居然加入了此中行列。  相似文献   

7.
一起散步     
公园长椅上坐着一位少妇,穿着时髦的服装,修长的双腿靠在一起。小王看得心花怒放,鬼使神差地坐到长椅的另一头。他有点羞,不敢说话。没想到少妇先开始说话了:我知道你很喜欢我,看你可爱的样子,我真是爱死你了!小王听了心怦怦地跳,不知该  相似文献   

8.
扫地出门再回外滩去年10月,当我漫步在上海外滩,偶然见到W君对着滚滚的黄浦江水东张西望若有所思。当年美国旧识,今日故乡江畔偶遇,颇有似梦非梦之感。我问他何时来的上海,他答3个月前。我又问他何时返美,他两眼避开了我,直挺挺地望着江水,吞吐了片刻说:“不瞒你说,在美国我已无家可归!”他见我陷入迷惘的状态,又不紧不慢地说:“不瞒你说,离  相似文献   

9.
遥远的父亲     
又要过年了,二姐越洋打来电话,说父亲想见我一面,我默然许久,无法作答。我和父亲一向总是聚少别多,但彼此都予对方浓浓的亲情。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他一生经历坎坷,身上却奇妙地揉和了平民及士大夫意识,这一点对我影响至深。小时候,我很怕见到他,当时他的工作很忙很累,一回家看见我们这群小淘气不是把水洒了一地,就是把邻居的窗户砸了,于是他铁青着脸,喝令我们洗澡,吃饭,马上上床  相似文献   

10.
正儿时我对父亲最早的深刻记忆,是他那件有着很重烟味的狗皮大衣;至今我每逢喝咖啡时,总会隐隐约约地觉得有点血腥味。1992年7月的一天,我到外面办事,跑了一天非常累,回到自己的小家倒在床上就睡着了,这年我33岁,父亲73岁。那时,我的小家还未装电话,睡得正香的时候,有人敲门,我很不情愿地开门,看见文化馆的同事站在门  相似文献   

11.
8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光荣地考进了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理所当然地成了长辈们挂在嘴边、喜在心头的骄傲,更成了弟妹们“敬慕”的榜样。而8年后的这个夏天,我却抱着医学和营养学双学士的证书在家待业。仅仅因为我目前的婚姻状况是“已婚”、“未生育”,于是我苦苦寻觅而不得一份工作。 两年前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但由于家乡在云南,原则上必须回乡“支  相似文献   

12.
我退休前,是厂里的工会主席。那时哪位职工家里死了人,我都要代表厂里前去吊唁;哪位小青年失恋了要寻短见,我也要亲赴现场,苦口婆心地把对方劝得起死回生了才行。时间一长,我就养成了爱管闲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农历冬至翌日的晨曦里,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汪道涵顾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噩耗传来, 悲泣之中,汪老那永不凋零的慈祥笑容和可亲可爱的儒雅形像顿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第一次见到汪老是在他离任市长,出任市府顾问之际。当时我随所长应汪老的要求前去向他介绍有关国际问题的情况。在外滩市府大楼底层的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汪老认真地听取了我们的介绍,并详细地做着记录,还不时地提问,在我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字辈看来,他不象是一位使人感到敬畏的高级首长,倒更象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长者,他那斯文儒雅的风度和慈祥的笑容深深地镌刻在我  相似文献   

14.
微笑     
有一天上班,我在电梯间与总经理不期而遇。我兴高采烈地(因为我那天心情特别好)与他打招呼,不料反弹回来的却是一张铁板的脸。我想,他为何对我如此冷淡?是我图纸出了错抑或是忘记了拉裤链?是我蹦蹦跳跳嘴上无毛或是曾几何时说过他  相似文献   

15.
避孕情结     
避孕就像把剪刀,把我们的快乐剪成一段一段的。10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和她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新婚的晚上,在红彤彤的灯光掩映下,我们都强烈地盼望着人生珍贵的“第一次”。当我急不可耐地要进入时,妻子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避孕套。“婚前培训班上说了,一结婚就怀孕不好,咱还是戴上它吧。”我一脸的苦笑,但还是高兴地用避孕套充  相似文献   

16.
有位坐不得     
车还没有完全停稳,我便随着一伙人蜂拥而上,拼命地挤。好不容易我挤上车。到了车上我才发现,车厢其实很松动。我有点后悔:车上的人还没下完,刚才真不该去挤。  相似文献   

17.
那只手     
一百四十个小时过去了,那只手还在我的眼前晃动。从地震的第一时间(当时我正在网上同一位朋友交流,他说电脑在晃动)起,我就一直关注着四川灾区,没日没夜地翻看各大网络和央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节目,被揪心的疼痛一阵又一阵地折磨着。面对灾难,我潸然泪下,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往灾区。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环球周游的行者,无论走在世界哪个角落,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要为自己的报刊寻找一些独家的素材。于是,在穿梭于各国间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拍摄了一组各国妇女的特写照片。  相似文献   

19.
一那是一个夏日,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在办公室看一份材料,突然电话铃响起,接起一听是文江。一个多月不见了,我问他干什么去了?对方疲惫地对我说,你来看看我吧,在画室画画。我说好吧,你等着。走到山东画院,爬上四楼,推开文江的画室,立即有烟漫出来。这时,我看到平时斯文的画家于文江有些野蛮了。他光着膀子,穿一宽大的裤衩,着一双拖鞋,一手拿烟一手持笔,正忘情地画着。画案旁边的  相似文献   

20.
(1) 表姐在德国生活数年后,就地取材嫁给了德国佬。虽然她成了德国人的妻子,但为防万一,表姐多长了心眼,就是存“私房钱”。 一个女人只身在外,举目无亲,手里有点机动钱也算多了条退路。我对表姐这一做法深表理解,并不时地尽自己所能教她耍些瞒天过海的把戏。渐渐地,她对婚姻的危机意识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虽然我一直认为我们原装原配且“青梅竹马”的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