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畅 《人大论坛》2006,(11):17-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应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结果报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些规定.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预算外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等,全面纳入财政审计监督范同,  相似文献   

2.
审查监督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既是宪法、地方组织法和预算法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也是审计法赋予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任务。而从现实来看,地方审计机关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即在本级行政首长和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审计工作,地方审计机关审计业务以上一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其行政管理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按照现行审计体制要求,审计机关既要对同级政府负责,又要审计监督同级政府的财政行为,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的体制制度。而人大与审计的结合主要是围绕在政府预算监督上,但地方审计机关直接归属地方政府领导,  相似文献   

3.
政府财政来自社会,来自纳税人的口袋。政府如何管钱,如何用钱,财政收支的各个环节理应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者和意志的表达者,如何落实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正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秦勇 《理论月刊》2012,(5):107-110
我国现行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存在着行政机关主导立法,立法机关角色缺位;省级以下地方政府间收支划分无法可依;财权过度集中于中央政府,事权更多的被推诿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所应拥有的相应的财权匮乏等诸多问题。完善我国财政收支法律制度的根本路径是制定主要内容应至少包括财政级次划分制度、财政支出划分制度、财政收入划分制度三部分的《财政收支划分法》。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同意审计署《关于开展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现转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建立审计机关,实行审计监督,是加强财经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抓紧组建审计机关。要边组建,边工作,围绕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审计监督。要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审计体系与制度。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都应当接受审计监督。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大力支持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审计机关必须严肃认真地执行国家规定的任务和职权,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秉公办事;要依靠广大群众,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做好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6.
许晓霞 《人大论坛》2008,(12):21-21
同级审是指各级审计机关在同级政府首长的领导下,对同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实施的审计监督。它是一项涉及面广、层次高、综合性和整体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正如同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所说,同级审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最终目的是促进政府预算科学、规范、公开和透明,为人大监督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刘政 《辽宁人大》2008,(8):29-29
周恩来同志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时,很注意让国务院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就提出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监督政府活动的思想。他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监督我们的财政收支的权利和责任。我们希望各位代表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并同政府工作人员合作来反对浪费资金、机构庞大、违反财政制度和贪污等行为。为此,周总理对听取人大代表的批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周恩来同志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时,很注意使国务院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1954年9月,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就提出通过国家权力机构监督政府活动的思想。周恩来曾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监督我们的财政收支的权力和责任。我们希望各位代表监督政府工作人员并同政府工作人员合作来反对浪费资金、机构庞大、违反财政制度和贪污等行为。为此,周总理对于听取人大代表的批评,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审计机关对财政的审计与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财政的监督工作关系十分密切。两者对财政监督工作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难处。本文仅就两者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及结合方法的多样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两者特征的相关性决定了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地正在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审计机关的通知,抓紧进行筹建工作。现将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作如下通知:一、关于机构设置问题。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自治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县(市)、市辖区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主要任务是,对政府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  相似文献   

11.
2004年,全区各级审计机关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审计监督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一是围绕促进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监督和部门单位财务管理,组织开展了对自治区本级和各地财政预决算审计。二是围绕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项,积极开展了社保资金、扶贫资金使用  相似文献   

12.
王立 《天津人大》2012,(11):22-23
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加快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公共财政的本义,是纳税人主导的财政,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支的各个环节都接受人民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监督好政府的"钱袋子",促进财政高效满足公共需求。但一直以来,人大在监督政府的"钱袋子"尤其是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时却总是力不从心,监督的实际效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监督现状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发布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与风险进行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加总的债务接近28万亿,占当年GDP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9.94万亿(2013年12月25日人民网)。该报告的发布再次把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推入大众视野,引发人们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总体担忧。从权力监督制约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黑洞"的形成,凸现了人大监督的缺位,显示了人大财政监督制度的不足。审查和监督财政预决算,是人大发挥监督职权的应有之义。政府债务目前虽未列入财政预决算范围,但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要求,各级人大应主动介入政府债务监督,真正做到"政府怎么花钱要对人民有个交代,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让百姓看得明明白  相似文献   

14.
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查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体现。审计整改监督,是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关于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报告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是实现审计监督价值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目前财政制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税制,分税下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划分实际上是“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延续与完善,延续,是因为财政包干制比原来的“统收统支”有很大进步,克服了财政“吃大锅饭”的种种弊端,完善,是因为“财政包干”“分灶吃饭”产生了新的不平衡,新的不平衡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所占比得急剧下降,而经济发达地区财力大增,出现了“拥财自重”“诸侯经济”势头,不利于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另一个不平衡是地方政府之间财收入差距拉大以及居民之间收入不平衡,分税制适当增加了中央财务,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年的不平衡,但对后一个不平衡,仅分税制却难以解决,这就需要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以解决,本文仅就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核算方法及其关条件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审查和监督政府财政全口径预决算,是人大监督职权的应履之责。如何更加健全全口径预决算监督体系?如何实施对财政重大行为的透明监督?如何制约政府不合理不合法财政支出行为?如何通过信息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使财政收支更加透明?请谈谈你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7.
审查和批准财政预算、监督预算的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开展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人大预算监督和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在监督目标和内容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章海珠 《前沿》2012,(4):71-72
纳税人诉讼,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为监督和纠正政府违法的财政行为,允许纳税人向法院起诉的公益诉讼制度。《行政诉讼法》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纳税人诉讼的起诉对象是行政机关违法的财政行为,如何合理设定原被告之间的举证责任以达到最佳诉讼效果?鉴于公益诉讼的性质,有必要设置一种有别于传统行政诉讼举证规则的制度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并将高新技术运用于审计工作之中,更有效地对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展审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审计机关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计算机信息系统)。被审计单位应当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提供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电子数据和必要的计算机技术文档等资料。审计机关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审计时,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机关的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被审计单位拒绝、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电子数据资料,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按照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计署的汇报,将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监督效果,被媒体形象地称为“审计风暴”。这使得近两年审计之风越刮越猛,以至有人提出要将审计报告提交到人代会上去审议,我认为没有必要这样做。首先,从听取审计报告的目的来看,听取审计报告不是监督审计,而是监督财政,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财政监督而增加的一条监督途径。各级人大通常在下年初的常委会上听取上年度本级财政决算时,一并听取关于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的报告。其次,从审计报告的内容上看,主要是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