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深入,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亦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摆在人们面前,并引起了颇多争议。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是全球化还是民族化?以及怎样保护民族文化?又怎样发展民族文化?……这些已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下我们撷取了几位学者的观点,旨在帮助我们思考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李艳辉 《新东方》2000,(7):36-38
80年代中后期 ,特别是90年代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本全球扩张 ,将各国纳入全球统一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 ,国国联系加强、相互依存加深 ,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与消极两种极端的评价和争论,阐述了济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和科技进步所推动的客观历史进程,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人们无法逃避和抵制,而只能主动地适应和应对它。经的它  相似文献   

5.
孔祥富 《新东方》2002,11(5):24-27
世界经济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这个系统的混沌与无序,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重重,复杂多变。由于系统中元素的相互作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常发生蝴蝶效应。系统中各元素的不对称,导致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平等、不公平。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使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弱点无限扩张,其负面的消极影响增多。1.使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为无序。经济运行速度加快,金融创新工具增多,这增加了各国政府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难度,增多了国际投资,增加了国际风险。2.有可能使穷国和富国的差距进一步  相似文献   

7.
丁红玲 《前进》2000,(2):36-37
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一浪高过一浪。面对全球化浪潮的涌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何以在全球化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这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存亡的一个极其严竣的现实问题。(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过程经济全...  相似文献   

8.
朱扬宝  朱亚宾 《传承》2013,(8):132-133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它包含"善恶"两个层面的经济伦理意蕴。经济全球化的伦理意蕴概括为三个层面:即个人生存发展方式、国家利益实现以及人类整体利益实现。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的论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内外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与消极两种极端的评价和争论 ,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由生产力和科技进步所推动的客观历史进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 ,对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人们无法逃避和抵制它 ,而只能主动地适应和应对它。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这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扫除了重要障碍,将推动中国更广泛、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此刻,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该冷静观察,沉着应战,以争取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资本全球扩张,将各国纳入全球统一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国国联系加强、相互依存加深、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何谓经济全球化?人们下过许多不同的定义。但归结起来不外两类:一类是从纯生产力的角度下的定义。如说“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上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这反映在产品、服务、资金和技术的跨边界流通的增加上面”;(《回声报》[法]1998年9月11-12日)还有的说“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以及信息超越市场和国界进行扩散的现象。”(吴绮敏《来自达沃斯的反思》《人民日报》1999年2月4日)另一类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去下定义。如美国经济学家戴维·科顿称经济全球化为“全球化资本主义”,或“新全球化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先锋是网络银行,本文给出了网络银行的概念,介绍了网络银行在欧美的发展现状,并着重分析了网络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就宏观、微观两方面应努力改进的方向做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 所谓经济“全球化”,亦即经济某种程度的“无国界化”。就其本质而言,全球化主要是按照市场规律,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资本、商品、劳务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生产、流通、消费有序运行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我们目前谈论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而言,它是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中的最新一幕,是一个渐进的质变,而非一种突然出现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15.
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主要体现在:(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2)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体,各国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形成全球共同利益,增强了人类的“全球意识”,为共同合作创造了条件。(3)经济全球化为一些经济基础较好,政策得当的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创造了条件。 其次,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和风险。主要是:(1)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加…  相似文献   

16.
简言之,经济的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越出一国国界,使由于地理位置差异造成的对各国经济联系的障碍日益减少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经济整合。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配置,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和福利水平的增加。这一趋势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游离于这一潮流之外而“独立”地发展。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而言,顺应并追随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实行经济开放的政策,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推动着他们的经济成长。直接地,他们从中得以补偿经济发展进程中的资本缺口,使国内闲置的生产要素得以利用,改善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间接地,他们可以得到学习和模仿先进国家技术,管理和经营知识的机会,将“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收获在国内扩散。同时,经济的全球化、特别是“全球化产品”和“全球化公司”的出现,模糊了民族经济的范畴;中国加入全球化进程对经济发展起到的重大的推动作用,更使民族经济被认为已经是一个“过时的”、应该以“当地经济”或“本国经济”的范畴来替代的概念。本文拟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民族经济的范畴及其发展的意义做出分析,以探求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求得自身利益保障所应有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江泽民经济全球化两重性思想的学习 ,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两重性包括客观两重性和价值两重性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对立则是经济全球化两重性矛盾斗争的外化形式。  相似文献   

18.
对经济全球化自身进行伦理学评价是研究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中国道德影响的理论前提。经济全球化伦理学评价的标准应该兼顾到人类利益、国家利益、个人利益诸方面的统一 ,而最终指向则在于实现每个人的幸福。就评价的对象而言 ,主要包括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与人类利益实现有关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与国家利益实现有关的事实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个人生存和发展有关的事实。就评价的方法论来说 ,主要表现为 :动机和效果相结合 ;理想和现实相结合。总的来说 ,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有善有恶 ,其伦理价值带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对经济全球化进行伦理学评价 ,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一过程的合理性程度 ,趋善避恶 ,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97年曾将全球化概括为 :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 ,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 ,各国的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 ,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及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 ,形成相互依赖关系。“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内涵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但后者作为前者的重要内容 ,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而成为人们的重点研究内容。国内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基本遵循类似的思路。基本上是以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和资源的全球配置为主要内容 ,并且将全球一体化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来理解。本文对经济全球化背后的规范性、实质及发展前景做进一步揭示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人类将面对一个越来越城市化的世界。尽管各国的社会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但城市规划面临的全球性议题则是十分明显的,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经济全球化,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指生产要素(包括资源、产品、人员、服务、资金、技术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逐步消除国家间的有形和无形要素流动壁垒,使各国经济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不断加深,最终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的城市必须能够与整个世界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