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照片,照片中的长者叫杨怀甫,在侧的是他的二儿子杨布军,透过这张依然清晰的照片,仍然能够感受到父子二人当时其乐融融的气氛。近30年过去了,照片中的主人公现在何方?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照片背后的心酸故事。  相似文献   

2.
栗史 《政协天地》2009,(8):47-48
40多年来,我拍了许多照片,有新闻照、风景照、纪念照……大多数照片都镶在一本一本精美的相集里。唯有一张既没有底片,也没有相片的“照片”,却深深地刻在我脑中。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我闭起眼睛,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张“照片”。要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那得从1964年讲犯.  相似文献   

3.
<正>为救患者跪地2小时如果没有这样一张照片,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孙志强仍然在他熟悉和喜欢的科室默默无闻地为患者解除病痛。2017年2月11日是传统佳节元宵节,各家都在忙着团圆庆祝。这一天,新乡人的朋友圈被一张手机照片刷爆了,一名医生双膝跪地,正全神贯注地为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做手术。这张照片是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巡回护士用手机拍下的,同时配发了文字传到了朋友圈:  相似文献   

4.
“请同学们看看,这是我去西藏旅游时,在萨大昭寺外面广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着,我举起照片,走下讲台,同学们立刻睁大眼睛,兴奋而又好奇地凑过来看照片。我边边讲述照片的来历:“我去拉萨旅游时,去大寺游览。在大昭寺外面,有很多藏族同胞,他手里几乎都拿着转经筒在摇。我遇见了这位族大姐,就微笑着向她点头,说:‘扎西德。’她也笑着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藏语祥如意的意思。我觉得这张照片就反映了我民族团结的情景。当我在和这位藏族同胞友交谈的时候,我的同事举起相机,抓拍了这珍贵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把它作为民族结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正真正的老"地下"工作者我有幸看到这样一张照片: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张洽随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访柬埔寨时,接受西哈努克亲王赠送纪念品的照片。画面中,满头银发的张洽身着一袭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带微笑,恭敬地站在西哈努克国王面前,彬彬有礼。那无疑是一场重大的外事活动。看了这张照片,读者恐  相似文献   

6.
在袁先生收藏的珍贵的照片中,有一张首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海代表团全体代表的合影,在第一排穿着背带裙像女学生似的就是袁先生。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她的眼前便浮现出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容,  相似文献   

7.
杜修贤同志曾长期为中央领导摄影。由他提供照片。由顾保孜撰文的《红照片》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中南海内鲜为人知的情况。现摘录杜修贤在毛主席遗体旁拍摄到“八人握手”照片的经过的章节。这张保密了20多年的照片。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6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了四川代表团关于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巴中有效解决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难题,阿坝大骨节病综合防治,攀钢结构调整规划等议题的讨论后,拿出两张照片来,向大家深情地讲述了这两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一张照片上的小女孩,在夏天却穿着冬天的衣服,看上去病恹恹的样子;而另一张照片却是小女孩与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的合照,照片中的女孩穿着漂亮的衣服,满面笑容,显得很有精神——这个小女孩就是2006年国庆节期间,  相似文献   

9.
新生     
阿强 《人民公安》2011,(15):16-17
2000年的一天,我兜里揣着3克海洛因和我惟一的亲哥哥去照相馆照了张合影。拍照后,我告诉哥哥:我不想活了。 这张合影将是我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张照片。我请他在我死后把照片寄给远在贵阳的父母。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3,(4):41-42
<正>4月19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作品《盛典——诺奖之行》(长江文艺出版社),在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首发,该书全程实录了诺奖之行空前盛典,独家披露了获奖前后心路历程。摘登如下:一个小队长和一个会计的合作自从我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在中国的网络上疯传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有四个人:张艺谋、姜文、莫言和巩俐。  相似文献   

11.
与邓小平同志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一直是我与中央首长合影照片中最为珍贵的一张。这张八寸的黑白照片尽管已经有些泛黄了,但每当看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相似文献   

12.
又到清明     
静,在这个飘着冷雨的夜晚,我轻轻地按动鼠标,又一次打开了您的用户账户,随即,屏幕上闪现出您灿如桃花般的笑容来,这是一张您生前最满意的照片,照片的背景正是一片粉若云霞的桃花。此时此刻,我静静地凝视着你的这张照片,耳畔仿佛又响起了您那年在龙泉桃花会上与孩子一块儿捉迷藏  相似文献   

13.
女民兵打靶     
李广洲 《春秋》2014,(3):36-37
正近50年过去了,我们家的相册里还保留着一张在1965年拍摄的、已泛黄的两英寸照片:一队妇女紧握着上了刺刀的钢枪,昂首挺胸迎风站立着,很是威武飒爽。其中,后排左一是负责训练女民兵的警卫连排长,后排左二就是时任民兵排排长的母亲。每当看到这张照片,已经年近80岁的母亲就思绪万千,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4.
家住广州市北部花都区的刘素琴夫妇手头保存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照片是1980年他们夫妻新婚到桂林度蜜月时在广州白云机场的留影。如今,照片上的老白云机场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取代它的是2004年投入使用的新白云国际机场,而这个全新的现代化机场就建在刘素琴所在的花都区。  相似文献   

15.
我的父亲苗海南生前喜欢摄影,拍了许多照片,有人物的,也有风景的。我小的时候,翻看家中的旧照片,心中很是疑惑,不懂得拍这些风景照片有什么用。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所有父亲拍过的照片由于动乱大都没有存留下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们陆续收集到了三张父亲的照片。关于这3张照片的收集过程,我曾简要地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曾有一个中国游客去意大利游玩,站在高处拍了一张佛罗伦萨的照片,他回国后在无意中惊讶地发现,自己拍的照片与一张画于400年前的油画居然一模一样。这说明了欧洲古城的保护是多么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17.
在心理学实验中,将一个人的照片给两组大学生看。在看这张照片之前,对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对另一组大学生说,照片上的人是一位着石的学者。然后,让这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来说明他的性格特征。结果对同一张照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第一组大学生说,深陷的目光里隐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死不改悔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孔俊英 《乡音》2016,(1):30-30
这张照片是2012年冬在武安市伯延镇拍摄的。为何到此?那是为落实当年2月武安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第125号提案《建议筹建武安商帮展览馆》,我跟随市政协课题组前往伯延古镇实地调研,趁机拍下了这张照片。我之所以保留至今并一直放在我心上,是因为照片上那四个字“三多九如”,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咏。  相似文献   

19.
在我省著名花鸟画家秦天柱先生的家里,我见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一间宽敞简朴、一尘不染的客厅中,两位耄耋老人笑眯眯地展开一幅水墨仙鹤图。这两位老人的名字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可谓如雷贯耳,那位执画的老先生身着灰色衣裤,戴一副茶色眼镜,他就是名垂青史的张学良将军!他身边那位白衣黑裤的老太太自然便是众人熟知的张夫人——赵一荻女士。 面对这张照片,沧桑感、悲壮感、崇敬感……许多  相似文献   

20.
<正>2月3日,丽江市摄影家协会组织了11名会员来到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委会东关村民小组,给这里的老人们免费拍照,并现场打印和装框。东关村民小组以纳西族为主,分成一、二两个组。村子里65岁以上的老人共有30多人。古城区七河镇共和村委会东关二组组长宋周贤说:"很多老人辛辛苦苦一辈子,可老了的时候,却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这次活动对老人来说是一台好事、实事。希望摄影协会多组织类似活动,走进基层、服务群众。""给我也拍一张",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一张张笑脸不断被定格,一份份温暖洋溢开来。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