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在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而经济特区理论则是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的精神,不断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的实践,提出一整套经济特区的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特区理论体系。第一.经济特区的性质性“社”不姓“资”。经济特区的性质是什么?特区姓“社”还是姓“资”?这是经济特区一成立便索绕在许多人心中的疑问。从根本上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特区,正确地制定特区的有关方针。政策,积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实践证明,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圳特区应在充分肯定特区姓“社”不姓“资”的前提下,把建造社会主义“香港”作为今后必须突破的重点而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其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突破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困扰,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段时期以来,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争论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些人总要把纯粹的经济问题纳入政治争论之中,“左”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使人们不能统一思想,一…  相似文献   

4.
钱是不是姓“资”的? 政治经济学上把钱叫货币,它是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连系着生产与消费。钱是为“我”所用的,钱在谁的手里就为谁服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所拥有的钱,是靠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得来的,这“钱”是剥削的象征,是为资本家服务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手里的钱是靠自己劳动创造得来的,这“钱”是劳动致富的光荣标志。这怎能说钱是姓“资”的呢!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的经济政策混乱,到处割资本主义的“尾巴”,深怕人民群众手里有钱。“四人帮’极力鼓吹谁阶级斗争搞  相似文献   

5.
张浩 《人民论坛》2020,(1):80-83
从宝安撤县建市到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从经济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一锤定音,从经济特区“要不要继续特下去”到中央明确提出“三不变”方针,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宣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再到当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党中央举旗定向、英明领导,是深圳改革开放一路前行的“灯塔”。  相似文献   

6.
私营经济性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质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内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有许多方面的质 ,有根本的质和非根本的质。私营经济 (这里指雇工 8个人以上的营利经济组织 )根本的质是什么呢 ?理论界已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很多方面也达成了共识 ,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 ,在对私营经济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 ,仍然存在相当大的意见分歧。有的认为私营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成分” ,有的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 ,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不是姓“资”而是姓“社” ,即它具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似乎水火不相容。时至今日,凡有举措,尚有问个姓“资”、姓“社”究竟者。论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少有如毛泽东的。毛泽东最初接触资本主义的时候,就视资本家为恶魔。1917至1918年间,毛泽东在读泡尔生《伦理学原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姓“社”、姓“资”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推动改  相似文献   

9.
舒国增 《政策瞭望》2013,(12):19-21
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一种权力再调整和利益再分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方向选择.于是有了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争论,有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抉择。  相似文献   

10.
开国际玩笑——资本家加入共产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中国老百姓有个习惯 ,把特别可笑的事情称为“国际笑话” ,把特别荒唐的言行称为“开国际玩笑”。近几年 ,我们有一些地方党委“解放思想” ,不顾党中央的明文规定 ,擅自吸收私营企业主即资本家加入共产党 ,被群众讥为“老板党员”。有一些资本家入党后 ,还当了他那个私营企业的党支部书记 (或党委书记 )。既当工人的老板 ,又当“工人的领袖” ,一身二任 ,被职工讥为“老板书记”。那些地方党委的干部自称是“解放思想” ,职工群众却说他们是“开国际玩笑” ,“闹国际笑话”。对这个问题 ,《真理的追求》已连续发表文章 ,从理论上加以剖…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一篇题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文章。把改革开放视为试验,这是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文章中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的试验,是书本没有的。”“我们最大的试验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在1985年6月29日这篇讲话之后的一个月,即1985年8月1日,他又说:“前不久我对一位外国客人说,深圳是个试验,外面就有人议论,说什么中国的政策是不是又要改变,是不是我否定了原来关于经济特区的判断。所以,现在我要肯定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第二句话是,经济特区还是一个试验。这两句话不矛盾。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133页,本文下引《邓选》,只注卷、页)邓小平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大试验的思想,是他以非常开阔的视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深刻认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一)“炒鱿鱼”是广东、南洋等地的一个流行用语。因为炒熟了的鱿鱼象卷起的铺盖,由此引喻为辞退工人。据掌敝者云,这一术语前清已有。它原是一些小业主辞退工人的一种“文明”做法。小业主和大资本家不同。大资本家财大气粗后台硬,要辞退工人可以明令宣布、随时进行,小业主则不同了。他们财小势微,要辞退工人又想不致于过分得罪工人,于是就发明了这一做法:于除夕置办一桌盛餐,老板娘特意炒一个鱿鱼,包一个“利事红包”,一般内藏下月的工资,再说一句“吾该哂”(原意为“是我的不对”,或“对不起你”),这样,该工人  相似文献   

13.
电话录音     
信访室——“您好,这里是北京市残联信访室,现在是休息时间,请您在听到‘嘀’的一声之后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祝您新年快乐!”男——“您好,新年好!我姓周,是朝阳区的残疾人,有事情想咨询您,请回电话65577××××。谢谢!”女——“您好,我姓康,我是顺义的。也许你们已经把我忘了,可我不会忘记你们对我的帮助。我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  相似文献   

14.
他姓傅,被提升成校长以后,人家都叫他“傅校长,”他对自己的姓不满起来了,心里老是窝囊!明明是个正的校长嘛,怎么偏偏姓了傅,降成了“副校长”长了呢?天下又多巧事更上级派来呀一个副校长,姓郑,人家都把姓郑的副校长叫做“郑校长”。他听了,心里更恼火!好呀,姓“郑”的就成“正校长”啦!星期一上午,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他讲了话,有一段是:“咳咳……有件事要跟同志们说一下。大家都知道,我是正校长,偏偏又姓了傅;而新来的郑校长,他是副校长,偏偏又姓了郑。这就产生麻烦了!前几天有个熟人来学校找我,说:'我要找傅…  相似文献   

15.
1972年9月,毛泽东和周恩来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日本田中角荣首相,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毛泽东指着在旁的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说:“噢.此人是周朝人.是文王的后代。”周恩来说:“周文王姬姓,姓他(指姬鹏飞)的姓,不姓我的姓。”  相似文献   

16.
三问一望     
2004年“5·20”迄今一年。笔者对“台独”分子(包括陈水扁、李登辉之流)提出三问一望。第一问:你(们)说“孙中山是外国人”,“中国史是外国史”,“你们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中华民国早已不存在了”。又说“中国不是本国,是敌国”。请问:水必有源,草必有根,人必有本,姓必有(家)谱。你们不论是姓陈,姓李,自家的姓是否都出自中国“百家姓”?你们说的话、写的字、吃的菜、敬的神、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哪一样不是地地道道“中国制造”?你们曾说,“两岸同文同种,何必再敌对”。既是同文同种,何以不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蒋经国如此说…  相似文献   

17.
资本家不是劳动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常识。周新城教授的文章《资本家能当劳动模范吗?》已经讲得很明白了。读了蔡永胜先生的反驳文章,我认为有必要从更具体的方面,结合现代的新变化,重新讲一下“资本家不是劳动者”的道理。 关于资本家的经营管理活动 “什么叫做劳动? “……我的思维是出现下面的场景:在某个制鞋厂,工人们在厂房里埋头工作,业主在办公室里也要做他的工作,主要包括:1、为制鞋寻找价廉物美的原料;2、把鞋推销出去;3;准备工人的工资按时下发;4,必须向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交纳各种税金;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朱映雪  郭文亮 《前沿》2009,(1):12-15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1992年邓小平提出“不争论”,其本意是:在改革开放的具体举措上不要争论姓“资”姓“社”,而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但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则必须分清姓“资”姓“社”。在当前关于中国改革的争论中,核心问题也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正确理解邓小平关于“不争论”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这个实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制度,至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里,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奇怪的。然而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人的头脑里,这个问题却成了杂七杂八的一笔糊涂账了。以前就有某位“理论家”提出奴隶制等不同社会形态都有公有制的说法,现在又有“共同所有制”、“公众所有制”等所谓公有制的新解释,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所有制和股份制企业,都叫做公有制。经过这样一番演绎,他们就可以指鹿为马,把私有制说成公有制,冲破姓“公”姓“私”的界限,不问姓“社”姓“资”的前途,再搞私有化就简单得多了。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于一个十分紧要的历史转折关头,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了。这场大讨论的实质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这场大讨论后,经历了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们形成了一套改革方针政策,辨明了姓“资”还是姓“社”、姓“公”还是姓“私”等重大问题,从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被革开放的新局面,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形成了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形成了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