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刑事案件涉外证据是指能够证明刑事案件犯罪实体事实、诉讼程序事实的证据。是具有涉外性的一种证据类型。其内容主要有表象事实、犯罪事实、程序事实和佐证事实;其形式可以粗略分为言词证据、实物证据、电子证据和文件证据;其形成主要涉及地域、主体、手段和程序。它与一般证据特征有所不同,收集、审查、运用时应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紧密,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周边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随之引发的跨境犯罪时有发生,打击跨国犯罪,保护海外本国公民权益,维护地区社会稳定与安全的压力日渐增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立法层面对涉外刑事案件的程序性规定阙如,...  相似文献   

3.
崇左市涉外刑事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侦查涉外刑事案件的经验。提出解决涉外刑事案件侦查的基本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地处我国边境的牡丹江市在侦办涉外刑事案件的诉讼过程中,经常遇到确认外籍犯罪嫌疑人身份难、办案周期长、翻译人员不具备资质、办案协作不畅等诸多问题.深入研究并努力破解这些制约涉外刑事案件顺利诉讼的难题,对于构建和完善涉外刑事案件的诉讼机制,高效、准确地打击涉外刑事犯罪无疑...  相似文献   

5.
当今国际社会的现状使涉外刑事案件日益增多 ,此类案件已成为危害世界各国的安全和利益与整个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各国迫切需要含有管理涉外刑事案件内容的法律武器来与此类犯罪活动进行斗争。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刑事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管辖权的确立对涉外刑事案件的控制与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刑事诉讼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是一国法院受理涉外刑事案件的前提与基础。世界各国应日益强化对涉外刑事案件的制裁意识 ,遵循相关原则确立管辖权 ,共同寻求对此类案件合理有效地控制与处理。  相似文献   

6.
涉外刑事案件处置之司法困境及对策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难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存在着处置依据变异,中外公民法律地位不平等,成本与效益失衡及国际警务合作脆弱等困境。摆脱困境的主要对策是强化法治观念,依法处置涉外刑事案件;不断完善我国涉外刑事案件处置法律体系及机制;夯实国际警务合作基础,大力加强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8.
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构建与侦查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是贯穿侦查行为始终的核心工作,该系统具有系统性、有序性、确定性、选择性、科学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与侦查工作对立统一,相互指导、制约,却又相互独立存在。侦查人员可围绕案件的现场、核心证据、性质和时、空、事等方式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同时构建刑事案件证据系统对侦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案件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应由侦查人员进行;根据案情不同,电子证据可按简单流程和复杂流程进行收集;可采取保全公证、技术鉴定及其他方法确保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手机短信可采取拍照、记录的方法固定;对于电子邮件除直接向电子邮件收件人和发件人收集电子邮件证据外,还可以从ISP的邮件服务器调取收集相关邮件信息.  相似文献   

10.
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构建了打击、防范、管理三大职能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但治安部门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程序、方法、证据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瑕疵,降格处理的案件时有发生。治安部门应该研究管辖案件的特征,掌握好常用的调查、搜查、勘查、扣押、鉴定等取证策略,明确证据保全的要求和方法,提高办案质量和刑事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1.
涉外刑事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刑事管辖权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涉外刑事管辖权的原则主要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管辖原则等,这些原则在各国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犯罪分子作案水平不断提高,主动有意识地破坏犯罪现场等反侦查现象正不断出现,而传统的现场勘查工作思路主要是注重对现场有限的有形痕迹物证进行提取和鉴定,这也是当前公安机关因现场提取不到有用的痕迹物证而导致一些案件难以侦破的重要原因之一。犯罪现场所寓含的犯罪信息十分丰富,除了那些有形的痕迹物证外,还包括很多潜在的隐性犯罪信息。获取犯罪现场的犯罪信息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更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可以说是刑法学界热议的焦点,在大多数国家的刑法典中,对它的犯罪性质、构成要件和刑罚结构观点各异。我国在今后的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修改工作中,应将其置于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以利于分则罪名分类的协调性和体系性,尽快纠正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过失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相关规定,应进一步细化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对象与方式;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尽快研究制定食品安全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论构建我国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证据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规定的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或者程序,以违法的方法取得的证据材料。在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非法取得的证据,主要包括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方法取得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鉴定结论;非法收集的物证、书证,非法取得的勘验笔录、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对非法方式获取的言词证据和物证的排除规则均有不同规定,这与各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犯罪状况、刑事政策以及刑事诉讼目的密切相关。我国刑事法律中严格意义上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尚未建立,必须建立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绝对排除非法言词证据、原则排除非法取得的实物证据,但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中关于保险诈骗罪、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逃离部队罪的有关规定与保险法、商标法和兵役法的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而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违法性的判断在这些罪名中的具体运用,恰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侨务公共外交"作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在国际社会中确定其正当性和认同度的一条重要路径。文章在分析、总结致公党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优势、特点和存在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的目标任务,并围绕这一目标任务的实现,建议做好统筹规划,积极推动涉侨部门开展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协调配合;发挥"侨""海"优势,多渠道拓展致公党服务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领域和空间;重视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有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理论体系的建立;创新履职思路,努力推动中国特色侨务公共外交的机制建设和可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7.
新疆的毒品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疆的吸毒人员大量增加,跨国毒品交易量和关于毒品的案件成倍上升,阿富汗逐渐取代金三角成为全球最大的毒品出货地。我国新疆地区紧邻阿富汗,是毒品运输和交易进入我国的主要通道,为此,我们应当对新疆及其周边地区的毒情加以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控制和根治这里的毒品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刑法对贿赂犯罪规定的不足制约了打击该类犯罪的力度。本文以刑罚法规正当原则和现实执法情况为视角,分析了受贿犯罪规定的缺失。并提出,在保留我国受贿罪立法中的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应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及香港、日本的法律为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刑法,以完善受贿罪立法。  相似文献   

19.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不仅危害了公共安全,而且危及到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构成本罪的主体应当包括自然人、国家和政治组织、民族团体等。在司法实践中,对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处罚,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区分本罪与其他罪;二是一罪与数罪的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