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桂英很平凡,真的,此前我甚至没有听说过她的名字,见到时只觉得她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大娘;说她不平凡,还真有点不平凡,她曾在1983~1993年间担任了两届攀枝花市人大代表。 杨桂英45岁就退养了。那年,她远在上海的74岁老母亲骨折需要人照顾,正好她单位有个干部转工人提前退养的指标,于是,她就急忙办了退养手续,去上海照顾母亲了。到了上海,她发现母亲在居委会和邻居的照顾下,生活得挺好,心里十分感动,就想:我也要在有生之年为大家多服务。她50岁那年母亲去世后,便通过考试在上海徐汇区街道当上了一名居委会调解主任,工作尽职尽责。有一次一对夫妻打架她去劝解,不料被男主人推倒在地,摔伤了腰,老伴和她惟一的女儿放心不下,坚决让她回来养伤。临走时,上海居委会的同志一再说,伤好后,  相似文献   

2.
在纪检监察战线她是默默无闻的一员。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她说:我太平常了。她的确是平凡的,在家中她要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在单位她是部下、是主任、还是同事。她几乎承担着所有职业女性都要承担的多重角色,她用她孱弱的肩膀无怨无悔地挑起了这一...  相似文献   

3.
她,有过贫穷的日子,有过失败的教训;有过艰辛的奋斗,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着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精神。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她就匆匆起床,简单梳洗后,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她就是农二师二十七团四连致富带头人李美英。  相似文献   

4.
正"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所做的都是平凡的事情,于家庭、于工作都是这样的。"当一个人把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当作是一种常事,她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她就是一师十二团四连卫生员张再华。微胖的身材,脸上总是挂着笑,声音里带着湖南人特有的甜美。在从医的20多年里,张再华心中只有一个心愿,多为病人、患者排忧解困难。20多年来,看病、发药、打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这些工作,她没有半点怨言,每天展现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女性     
提起笔,就让我想起我们共事十几年的朋友张文瑛,她一心只想着别人,平淡地工作、生活着,但在平凡的背后又有许多感人的事情。她是农二师农科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由于单位改制,她身兼园林中心工会主席、出纳等职,整看到的都是她忙碌已、发起了发起“巾建功创业”工积极参加各类天看到的都是她忙碌的身影,时而上门问诊送药,时而给病人打针治疗,时而有人来访还要做调解工作,她就像一个“陀螺”在不停运转。她善解人意,却不善待自己,前年初她就身感不适,可她总是因为工作忙离不开而一拖再拖至年底,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酿成不治之症——子宫癌…  相似文献   

6.
正说起农二师三十团粮油加工厂的71岁老人李有秀,认识她的人无人不对她竖起拇指。27年来她用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顽强地支撑起一个家,将两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抚养成人。1970年,李有秀经人介绍,只身从四川来到了三十团煤矿,与该矿工人宋成贵结婚成家,婚后大儿子宋学才的出世给这个虽贫穷却和美的家庭增添了一份喜悦,当时李有秀没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八棉纺织有限公司二分厂细纱 甲班挡车工王继新,自打1994年从河南农村 走进工厂,她就把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命运 紧紧连在一起。在师傅和指导工的言传身教 下,她由一个对纺织行业一无所知的小姑娘, 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优秀挡车工;她用美 丽的心灵和超凡的手艺,连接着根根银丝。 学徒期间,王继新细心观察师傅的每一 个细小动作,为了练好接头,她的左手在拿旋  相似文献   

8.
<正>她是七师一二九团169名教师队伍中很普通的一位,她的人生轨迹和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但随着今年8月份,她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荣获全国入围奖,兵团、师一等奖后,就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口中的焦点话题。她就是一二九团五五小学老师滕丽。  相似文献   

9.
她叫张学萍,今年40岁,1992年参加工作,199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产党,1998 年至2004年一直担任农五师九十一团三连工会主席、女工主任。她始终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连续多年被团评为先进、工会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十星级”文明户等。三连工会也连续3年被师、团评为“先进工会”。有人说她,一个兼职工会主席,工作不少干,待遇却很低,干着不划算。可她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奉献是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湖北的孝感市,曾经有这么一位可敬可爱的女性,其夫是我党的省委书记.其弟也是我党的省委书记,而她却终生甘作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50多年以前.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她曾先后将丈夫、儿子和女儿送上广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自己却孤身一人地默默忍受着战乱中颠沛流离和贫穷饥饿的煎熬.在度过了12年的漫漫长夜之后.日寇投降了;共和国诞生了,而她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新生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生前她曾无数次地被“老来丧子”的痛苦折磨得彻夜难眠,但至死也未因此而向党和人民索取点滴报酬,甚至连她那不平凡的爱国之举也始终鲜为人知.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郭雁勋.  相似文献   

11.
人生要经历很多次选择,选择就注定要付出,付出的代价也只有在亲身经历后才会刻骨铭心。于金萍就是一个无悔于自己的选择的人,她常说,既然选择了,就要爱自己所选择的。1985年,沁水县财政局公开招干,于金萍被录用,担任了柿庄镇财政所会计。她以自己独特的人格秉性,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勤政务实、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在这个普通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把美好的青春年华完全奉献在了这里。1999年,由于其工作表现出色,组织安排她担任柿庄镇组宣委员并兼任财政所会计职务。新的工作,赋予了她新的动力和新的干劲,她更加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  相似文献   

12.
提起农二师三十六团米兰医院心电、B超医生廖春花,众人无不交口称赞:她在工作上,业务精、服务好,在家中孝敬老人、相夫教子、里外-把手。1984年,团米兰医院扩编招考护士,廖春花报名参加考试被录取,成了一名护士。不久,她考取了农二师卫校,学习了3年,成了医院护士中的一把好手,并当上了护士长。自从当上护士长后,她经常早出晚归,丈夫为此埋怨她,生过不少气,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主动与丈夫取得沟通,时间久了,丈夫也就理解了。1989年,廖春花当上了心电、B超医生。不管是节假日、双休日还是半夜三更,只要医院打来电话,她就以最快的速度出诊。来到病人身边。2001年冬季的一个夜晚,下着大雪,深夜3点,一个急诊病人送到了医院。廖春花接到电话,迅速穿上衣服,骑上  相似文献   

13.
平凡的坚守     
<正>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伴着清脆的鸟鸣撒向树林时,身材略显单薄的李永香已经在郁郁葱葱的杏园中忙碌开来,维吾尔族朋友还没来,80亩杏园中只有她一个人的脚步声。"阿曼古丽,我们来啦……"九点刚过,期待中的"小花帽"、"花裙子"如期而至。拉拉古丽的手,拍拍肉孜的肩,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被称为"阿曼古丽"的李永香麻利地为前  相似文献   

14.
在六师奇台农场园艺场二队看井职工队伍中,有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女员工,她用朴实无华的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绚丽多彩的人生,她就是"三八"红旗手吴雪芳。今年49岁的吴雪芳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当过售货员、磨面工、榨油工、电工、水泵修理工,看井工。,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她都认真地学、刻苦地练、勤勤恳恳地干,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练就了永不言输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正>都把电业人比作太阳,带来光明,送去温暖。都把女人比作月亮,明亮皎洁,似水柔情。她却说":不,我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我只愿做夜空里一颗平凡的星。"她就是农五师电力公司供电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李萍。公司成立之初,党群和宣传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可她凭着顽强的精神和对  相似文献   

16.
侯爱英,惠民华润纺织有限公司一名纺织女工,共产党员,今年38岁,极平凡极平凡的一个人。22年来,平凡的她一直默默地工作在极平凡的络筒值车工岗位上,来来往往重复着极平凡的工作,年年月月编织着极平凡的故事。童年时光在侯爱英的记忆中,只留下艰辛和苦涩的印记。八岁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是当农村教师的父亲靠微薄的工资把她一手拉扯大的。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从小没娘的侯爱英很早就帮着父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1979年高中毕业后,16岁的她走进了惠民棉纺织厂,当上了一名络筒值车工。第一次穿上纺织工作裙,戴着白色工作帽走进车间,她处处感到新鲜、好奇。看着师傅们坐在络筒车上熟练地拿纱、插管、打结,穿梭般工作,既从容又利索,她羡慕极了。可等自己  相似文献   

17.
心系五彩线─—记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文英李桂芝,吕秀芬宽敞的细纱车间,机台井然,银梭飞转。她巡视着机台,手腕一抖,手指一绕,一个断头就接上了,快得令人眼花缭乱,那动作,那速度让人既佩服又羡慕。她就是在机台旁度过了16个春秋的纺织女工梁...  相似文献   

18.
她端庄、美丽、亲切、善谈,她光荣地成为大连市5名党的十八大代表中的一员。20年来,她在邮政营业窗口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为百姓传递着爱心。输送着温暖,她一次次感动用户,  相似文献   

19.
于明新,绵阳市第一纺织厂女职工。她先后16次被厂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她总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始终以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为重,积极支持并参与企业的改革。大家都说她是:一位普通而老实的工人,一名真正的共  相似文献   

20.
血染雪更洁     
她是英雄,在杀人狂高举着的屠刀下,冒着断头的危险,营救了一名素不相识的儿童的生命。她更是一个好母亲,善良的本性,圣洁的母爱,似她血液中的涓涓细流。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正是这涓涓细流的骤然喷涌,才汇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