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频视频录制和传播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推动了表演者权的产生和发展,表演者权的内容也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近年来智能化数字录制和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表演者难以有效控制其表演节目的传播和利用,因而著作权法赋予表演者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行使,表演者在表演节目的利益分享中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对表演者权的保护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回应当前数字技术冲击的关键是强化表演者对其权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为此,应当在法律上加强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保护以强化表演者权保护的基础,发展表演者权集体管理机制以解决缔约成本过高导致的许可失败问题,加强表演者权利管理数字化建设以解决权利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只有利用技术和法律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表演者权进行管理、许可和保护,才能有效保障著作权法赋予表演者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权的概念和性质科技成果权作为法律术语最早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出现。该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这里的“其他科技成果权”,从立法原意看应是指公民、法人依法对科技领域中除发现、发明以外的其他成果所享有权利的总称。据当时参与立法的权威专家解释:怎样理解科技成果权呢?科技成果权主要是指非专利技术。这种技术用什么保护?主要用债权形式保护。①那么除此之外这种权利的…  相似文献   

3.
对知识产权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 关于知识产权的概念,目前国内许多学者直接引用《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有关知识产权的定义,即认为知识产权是包括有关下列客体的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7)制止不正当竞争的保护,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他权利。国内另一种主要的观点,则是直接以智力成果权置换知识产权,认为知识产权是对智力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4.
李涛 《法制与社会》2011,(16):275-275
在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权利。它们是财产权、作者权以及在有效合同或协议中产生的其他权利。每一种不同的权利指出了对知识产权所有者在不同领域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科技成果权益纠纷的法律适用郭庆存公民、法人基于科技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申请权和由此而获得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和转让权、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可统称为科技成果权益,属于知识产权范畴,受有关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在有关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6.
离线权是数字时代中因数字技术在工作领域的广泛运用而在比较法上发展出来的一项新型数字权利,具有人权、人格权的属性。在我国现行法上并未承认离线权的背景下,可以因离线权的性质及所欲实现之目的,通过生活安宁权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涵摄离线权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侵权责任认定上,考虑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特殊法律关系,因此既要处理劳动者同意对用人单位相应行为之侵权责任认定的影响,也要在构成要件论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通过引入利益衡量方法来解决用人单位侵害行为的法律效果评价问题,同时还要通过过错证明责任的适当分配协调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事实上的力量不对等问题,以此在数字时代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充分保护提供规范支持。  相似文献   

7.
形象权是在形象利益商品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但在我国现阶段,形象权仍然是一种应然的法益而非实然的法定权利,因而司法实践中通常采用包括人格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内的综合手段保护形象权。而传统的人格权法等对其保护显示出其无能为力的一面,无论放到人身权领域还是单放到版权领域解决,都难以得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本文将从形象权的定义、内容、性质及保护等方面对形象权的保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北方法学》2022,(5):81-90
有关数据可携带权的保护范式,各国立法与现实给出的答案并不统一。在立法上,以创设法律条文的方式,将数据主体所享有的其在个人数据上的利益确认为一种权利,体现出立法者的“赋权保护”理念;在现实中,数据可携带权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绝对权,数据作为客体并不明确和特定,为衡平数据流通之上存在的多元利益,不得不诉诸对数据携带行为进行更多规制,倒逼“行为规制”模式的产生。对中国而言,目前比较可行的保护方案是“权利化模式”与“行为规制模式”并行不悖,数据可携带权既可以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进行权利规则的完善,也可以在竞争法领域诉诸对数据控制者更多的行为规制,使“纸面上”的数据可携带权,打破“权利泛滥”的误读,转化为促进数据自由流通的“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9.
我国向来重视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在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中都有大量的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规定,这些规定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是相一致的。我国对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内容,按儿童权利的性质特征区分,主要有:儿童的生存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国籍权、名誉权、荣誉权、智力成果权、教育权、接受抚养权、继承遗产权、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权、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权、请求社会援助权、司法保护权,等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现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始于前苏联,由于科学发现权客体的特殊性,我国理论界对科学发现权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论。科学发现权性质的认定是解决科学发现权制度其他一切问题的关键。通过考察国内外有关科学发现权的立法实践和比较分析国内诸多学者的观点,结合知识产权法领域内的最新理论发展,我们认为,科学发现权之知识产权属性是有其理论上和现实中的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1.
商品化权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化现象日益突出,商品化权就是将能够创造大众消费需求的人物或动物角色、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称或片段、广为人知的标志或它们的结合等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本文借鉴了民法中民事权利的基本原理,对商品化、商品化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品化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商品化权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商标法律制度不断扩大商标权人的权利,使得商标权保护的基础从防止消费者混淆向保护生产经营者标记权转移,这导致商标法律制度的失衡。在数字网络化时代,商标的公共产品属性更加强化,消费者在品牌塑造过程中发挥的缔造者作用愈加突出。因此,商标法律制度设计中应该科学界定商标保护中的公共领域,完善商标权利限制制度,重申消费者混淆在制度中的灵魂地位,强调对消费大众的公共利益关怀,实现商标法律制度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3.
许春明 《检察风云》2023,(19):30-31
<正>互联网技术对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护客体的扩张化,这主要体现在立法保护的客体不断扩张,也体现在对保护客体解释的扩张。二是权利内容的多元化。这首先体现在立法中的权利内容不断扩张,比如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中,广播权内容得到扩张。司法上如何认定、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如何解释广播权适用的问题,也体现出权利内容的多元化。三是侵权认定的复杂化。比如作品比对、互联网平台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外国刑事诉讼法对人权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国人权保护的思想渊源外国人权保护的思想渊源可分为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人权保护的思想渊源两种。(一)英美法系国家人权保护的思想渊源。英美法系国家人权保护思想来源于洛克的社会契约和自然权利理论。洛克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类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中,人人都享受着生命、自由和财产占有的自然权利,但由于人固有的利己本性,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不能保证每个人永远不损害他人,由于没有公认的是非标准和仲裁人,一旦发生争端,便存在着导致战争的可能性。为避免战争,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人们便通过订立社会契约,把自己的一部分权…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法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保护科学发展、进步的工具。当今世界,每一项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在著作权法的领域内引起反应。如随着无线电用于传播载有节目的信号,产生了著作权中的“广播权”;随着留声机、录音机的发明产生了著作权中的“录制权”;随着复印机的出现产生了著作权中的“复制权”。近些年,由于静电复印技术与音、像录制技术的发展,在著作权  相似文献   

16.
股东查阅权,作为股东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股东查阅权范围的宽与窄直接影响到股东权益的实现程度。如何科学地行使该项权利,掌握好股东查阅权范围的司法尺度,维系股东与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是摆在司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7.
论辩护方当庭质证的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法治发达国家,与控方证人当庭质证被认为是刑事被告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甚至宪法权利。质证权在古罗马法中即已产生,在早期与中期教会法中获得初步发展,在纠问式诉讼制度下得以艰难存续,进入近代以来得以全面勃兴。在西方,有关质证权价值的理论主要有四种。质证权对于保护被告人的权利和发现案件事实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其侧重点在于保护被告人的权利。质证权包括到场规则、宣誓规则、面对面规则、交叉询问规则四项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8.
信息权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民事权利.从权利主体来看,信息权包括个人信息权和公共信息权;从权利属性来看,信息权还包括信息人格权和信息财产权.国外关于信息权保护已经有了司法判例和相关立法.从考察国外信息权判例及立法的基础上,求证信息权保护的理论正当性,并对目前国外信息权立法和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予以反思,继而构建比较完整的信息权理论体系.在理论指导和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我国信息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了各成员的基本保护标准或称最低保护标准,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保护最低水平的要求主要体现该协议的第二部分,保护最低标准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权利范围;最低保护水平;例外限制。一、关于权利范围关于TRIPs协议规定的知识产权权利范围,在TRIPS协议中限于7种知识产权,即版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发明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未披露的信息权(即商业秘密)。该范围并不是受法律保护知识产权范围的全部,即该协议规定的义务并不是对某些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刑人及刑释人员的特殊地位,对其人权保护问题就更为直接关系到刑事司法程序公正。本文认为应进一步重视保护受刑人及刑释人员在受刑过程中乃至刑释后应享有的如下诉讼权利:知情权;控告检举权;被处死刑者要求减刑、赦免的权利;刑事错案求偿权及恢复名誉请求权;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