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职场礼仪,是人们在职场及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了解、掌握并恰当地应用职场礼仪会使你在工作中左右逢源,使你的事业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礼仪进行阐释,分析了公务礼仪的社会共同性、职业特殊性以及礼的精神与仪的方式的结合;从仪式礼仪、会议礼仪和接待礼仪三种类型,具体考察了我国行政管理中礼仪的作用范围。同时,论述了我国公务礼仪运用中应该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实现传统和现代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统一、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1,(11):34-34
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随着网络传媒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日显重要,公务员一些看来“微不足道、习以为常”的小毛病,如果被忽视,就会在网络上被“翻炒”,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在一些场合,公务员言行举止表现失当,其实质是不尊重礼仪规范、不遵从交往规则造成的,也是缺乏礼仪教育的结果。目前我国公务员在礼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4.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传统礼仪形态丰富完整,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遺产。在古今中西的文化激荡中,如何传承优良的传统礼仪文化,如何保持中华礼仪文化的独特性,同时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与吸收西方礼仪文化元素,传承与弘扬我们的礼仪文化,是必须面对与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与道德关系密切,礼仪是道德的外显,道德是礼仪的内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生活中,云南少数民族对礼仪和道德的关系有深刻的感知,各民族通过不同的礼仪来展现其道德内涵,并通过礼节形式来实施民族道德思想的教化和传承。虽然云南诸民族的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但是通过各民族人生礼仪、待客礼仪、家庭礼仪等不同礼节礼仪的归纳分析可知,云南少数民族的礼节礼仪维层在公共道德、家庭道德和个人修身自律的品德教育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了基本健全的礼仪道德体系,是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6.
翟继勇 《前沿》2012,(6):126-127
体育礼仪文化不仅有助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对全民性礼仪文化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本文在分析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体育礼仪文化的不足,指出了现代体育礼仪文化融合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意义和途径,探讨了现代礼仪文化价值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的方法,试图结合体育礼仪文化与儒学文化,实现二者的双向超越。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礼仪;知道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8.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整个社会文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之一。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素质缺乏,令人忧虑,既有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又有高教管理上及家庭教育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传统礼仪与当代青少年的个性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在青少年礼仪教育上有着许多可贵经验。本文认为,湮没个性与表里不一绝非礼仪之真谛,而背离了道德理性与情感的所谓“个性”,只会流于浮躁与虚华。在借鉴古代礼仪训练的合理观念基础上,传统礼仪应该也可以在塑造当代青少年的个性精神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徐迅雷 《世纪行》2008,(8):43-43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是中国古代典籍《礼记》中的话。显然.这主要是对“客人”入乡随俗的善意提醒。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礼仪文化。如今北京马上就要迎来奥运了.可一说准备奥运,就是咱们得适应西方的礼仪.本来不成问题的礼仪反而成了一个问题了。  相似文献   

11.
龚展  乌画 《求索》2013,(3):258-260
本文介绍了西方社会控制的内涵、分析了社会控制视角的礼仪建设价值,并提出了基于社会控制视角的当代礼仪建设路径。旨在通过推动礼仪建设,提升社会控制水平,助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7,(2)
目前,中国礼仪文化的缺失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及各种"天灾"的客观存在,人与人的对立及各种"人祸"的客观存在,人与自我的对立及各种烦恼的客观存在。礼仪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礼仪文化竞争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人民的精神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应注重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髓以及培育现代礼仪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4,(5):48-48
九、会议礼仪 (一)主持人的礼仪 1、主持人应衣着整洁,大方庄重,精神饱满。 2、走上主席台应步伐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 3、入席后,如果是站立主持,应双腿并拢,腰背挺直。持稿时,右手持稿的底中部,左手五指并拢自然下垂。双手持稿时,应与胸齐高。坐姿主持时,应身体挺直,双臂前伸,两手轻按于桌沿,主持过程中,切忌出现搔头、揉眼、翘腿等不雅动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职场角色的角度概括论述了秘书基本素质中的礼仪基破和礼仪修养的内涵、分类以及培养具备礼仪素质 的基本途径。相信会对所有相关的职业素质养成和职业培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祭祀祖先山陵礼仪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也是如此。在清代,祭祀祖陵是宫廷的重要典礼之一,是清帝“用展孝思”思想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对清朝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强盛与衰败。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礼仪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礼仪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了解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人际关系,规范行为举止,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综观古今礼仪,其特征有三:即民族性、时代性以及多样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重新审视礼仪的价值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通过礼仪的伦理价值的梳理,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了善的和谐,这种和谐对陶治、熔铸人的性情,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是其它方式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17.
礼仪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粹。开展中小学礼仪教育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现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是学生掌握礼仪知识、养成礼仪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必须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把传统礼仪作为中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李岩 《青年论坛》2003,(6):143-144
本文从礼仪所表示的政治等级观念、礼仪对传统政治文化的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礼仪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关系 ,进而挖掘其积极因素 ,为建构社会主义礼仪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娜仁其木格 《前沿》2008,(5):116-118
人际交往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社会现象。蒙古族以问候礼仪、待客礼仪、送行礼仪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往礼仪,以人与人之间的“尊敬”心理表达了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愿望和祈盼。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在交往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礼仪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素质.同时,它也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现代礼仪课程的关系,以及将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应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方法,期望能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