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历朝用人取士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梳理中国古代历朝的用人取士制度及其变化,具有总结经验、以古观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制度文明模式,德治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政治和法律理论中。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德治思想被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对维护统治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怎样用人,用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治乱的关键。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原始阶段,还是文明时期,其兴衰进退无不与用人息息相关,任贤则兴,任不肖则衰,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就是一部用人史。用人,仍然是今天领导和管理活动中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学习和研究古代的用人之道,继承和借鉴其中积极的东西,无疑对搞好我们今天的用入工作会有所帮助。在用人方面,中国古代创造了丰富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本入仅就其中用人的原则作一初略的探讨。当然,在用人方面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指…  相似文献   

4.
贵民思想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贵民,就是重视民众,承认民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贵民思想虽然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统治手段而出现的,但反映了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民众的重视。作为一种重视民心向背、关切民生疾苦的思想,它不仅为历史上开明的统治者所应用,也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中国古代的贵民思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渊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合二为一的辨证法: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对立统一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中国古代辩证法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特别漫长;二是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内容丰富、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中国水利思想形成的基础来自于“富国利民”的必然要求,而水利思想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就这些特点进行了论证。此外,古人在治水方法上也形成了一系列思想特点,即任何一种技术或是方法都来自一定的思想认识,这些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齐惠 《理论前沿》2009,(19):38-39
用人,不仅关乎治国理政的能力,还关乎天下人心的安定,受到历代执政者的高度重视。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用人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值得当代珍重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历史上一直重视官员的选拔、推举与任命。中央政府建立了垂直管理的审判与检举体系,以便统一反腐败法律的适用。为了堵截腐败行为的发生,中国古代刑法设立了多个相关罪名,对官员以权谋私的行为进行处罚,这些都是我国反腐败法律思想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慎刑是我国古代社会世轻世重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它的推行受了多重政治思想的影响。正是由于秦朝法家重刑主义思想的惨败、西汉初期黄老道家思想的推行、汉代以后儒家政治思想的一以贯之,统治者在刑罚的适用中才秉承了慎刑思想,进而建立起了容隐、怜老恤幼、死刑审核等慎刑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刑罚权从扩张滥用到谨慎谦抑地适用是法治从野蛮到文明的标志之一,在刑罚权发展的历史阶段中,我国古代的刑罚权思想极具特色。既有慎刑思想,又有重刑思想,二者在不同时期占居着不同的位置。而"德主刑辅"和民本思想又体现出恤民、惜民的进步意识。探析我国古代的刑罚权思想,有助于理解刑罚权具有超越犯罪控制本身的社会影响,启示当代中国遏制刑罚权的扩张本性,张扬刑罚权恢复正义、保障人权以及矫正罪犯的本分,  相似文献   

13.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的唯一有机构成要素,围绕人的实践,必然产生“人的理论”。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是以“君、臣民”的形态出现的,对此儒家学说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了具有儒家文化特色的“民本思想”,影响中国历史达几千年之久。直到现在,这一思想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对这一思想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和推崇和谐,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人与社会这四个方面。这些和谐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渊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玉环 《工会论坛》2005,11(4):122-123
受宗法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都特别注重孝道,不孝被视为严重的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今天,“不孝罪”的大部分精神和条款已失去意义,但尊敬、赡养老人的精神仍可被当今的立法所吸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夏商草创,秦汉形成之后,历代相袭。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监督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尽忠职守,防止其违法失职和权力扩张,建立和发展监察制度,形成严密而完备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不管创立、承袭和发展并完善这一制度的统治者们的初衷如何,但这一制度确实起到了监督百官,弹劾、纠举违法失职行为,保证官吏忠于职守、忠于皇权,规谏帝王失误,调节和制衡国家各机关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了整饬吏治,缓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矛盾的作用。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世界人类文明武库中具有独创性的瑰宝,源远流长,独具特色,是建筑在国家政权机构领域内的“万里长城”。这样的评价是一点也不过誉的。 纵观沿续数千年的中国监察制度,其组织机构、人员品位待遇、职掌范围及权限大小等方面在不同的朝代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学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其内涵涵盖了政治、哲学、法律思想以及道德伦理观念、人文精神等诸多领域.其中萌芽于殷商之际、始于周初、成于孔孟的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早期出现的一个特殊思想体系,其思想精华传承历代,占据数千年封建王朝统治思想的主导地位,直接影响并引领了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构筑了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的浑厚基石.  相似文献   

18.
魏徵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如何合理科学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启用人才方面,提出了“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用人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形成一系列对官员的选拔考核任免制度,为唐太宗“贞观之治”选拔了大批干练人才。研究魏徵的用人思想,对于我们今天选拔和任用干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关键因素。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选人用人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培养选拔跨世纪的各类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既是中国历代治国安邦的最基本经验,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心理思想的核心。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政治心理,既是党科学执政的基本前提,也是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以史为鉴,深入研究社会政治心理,从而加深对国情、世情、民情的认识,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