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04年亚洲经济迎来了一个增长高峰,其中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增长尤为强劲。迅速扩张的对外部门加上强劲的内需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更加稳固,企业投资也出现良好的增长势头,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关于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80年代亚太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亚洲的发展便逐渐吸引了全球的视线,ZI世纪也被认为是“亚洲的世纪”或“亚洲太平洋时代”,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华人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和海外华人经济又被认为是亚洲经济成长的动力。其中,华人(华裔)企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经营活动尤其引人注目,甚至“令全世界的产业界‘惊叹”’”。在这样的背景下,从80年代后半期开始,探讨亚洲企业集团、华人企业集团发展和经营问题的论著也多起来了。90年代以来,陆续有研究亚洲、东南亚华人企业集团的专著问世,还有一些介绍华人企业家成功…  相似文献   

3.
(一)日本和亚洲的“危险关系”日本在亚洲(不包括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地位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日本不言而喻地是世界上的一个经济大国,在亚洲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最近,日本在整个亚洲的国内总产值中约占60%,在贸易和国外资产总额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经济的地区发展中,东亚所取得的成绩是最令人瞩目的。6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80年代,拉丁美洲为债务危机所困扰,经济增长停滞不前,被称为“失去的10年”。非洲也不太好,惟有亚洲一枝独秀。所以,世界银行为此组织了一批专家,对亚洲的发展经...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亚洲,我近来观察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一方面,亚洲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今年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达6.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保持了7.4%的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地区各类安全合作机制不断丰富,热点问题总体可控。另一方面,外界对亚洲经济的唱衰声,对亚洲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金融危机原因及其影响兰州大学张旭东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飞速发展,其中东南亚国家年平均增长率都在6%以上,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各国经济人士都看好亚洲,以至于认为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正当人们处于无限憧憬之中时,今年7月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7.
欧洲是亚洲外资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截至1993年,欧盟在亚洲的直接投资额达到298.45亿美元,占亚洲吸引外资总额的12.9%①。近年来,欧洲在亚洲投资的地区偏好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变幻的经济背景下,欧洲在亚洲直接投资出现一些新的特点,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一、当前欧洲在亚洲直接投资特点1.欧洲在亚洲直接投资所占份额小,投资规模有限欧盟、美国和日本是亚洲国家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到1993年,三地对亚洲的直接投资存量为2309亿美元,占亚洲吸引外国…  相似文献   

8.
香港经济腾飞之迷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亚地区经济在全球的比重不断上升,亚洲时代正在来临。但是亚洲时代的来临,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东亚地区架构的建设。东亚地区机制的发展将对整个国际秩序产生深远影响。十几年来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如今正遭遇历史性力量格局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首先,美国难以接受东亚国家形成自己的地区组织而使美国置身事外。其次,美国更难以接受这样一个组织被中国所主导,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超过美国,意味着美国将失去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0.
按经济增长率这项指标比较,亚洲经济可谓大起大落。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在1960—73年期间高达9.2%;在1973—89年期间为3.6%;1990—2000年为1.75%。经历“失去的10年”后,2001年日本经济陷入衰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1999—200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回升,  相似文献   

11.
菲德尔·拉莫斯于1992年6月30日入主马拉卡南宫之后,明确提出推行以亚洲为重点的经济外交政策。近二年来,拉莫斯总统频繁率团出访亚洲邻国,旨在加强菲律宾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和促进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本世纪末菲律宾的经济复兴争取来自于亚洲地区的资金援助、直接投资与先进技术,开辟菲律宾在亚洲地区的商品市场与和平的外部环境。一、以亚洲为重点的经济外交政策产生的背景拉莫斯就任总统以后,明确指出,菲律宾的外交政策的中心点是为本国经济服务,而近二年的经济外交的重点是发展与亚洲邻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拉莫斯政…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纵横》2001,(2):40-41
近年未,老挝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克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使经济步入复苏轨道,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6%。 人口只有500多万的老挝,是一个内陆小国,国内国际交通都不便利,对外贸易绝大部分在过境地区进行。由于遭受数十年的战争破坏,老挝经济基础至今还比较落后,属于不发达国家。 1986年老挝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实行革新开放政策后,国家经济形势发生迅速变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老挝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7%至9%。但金融危机给老挝经济带来了破坏性的冲击,导致老挝货币大幅贬值,物…  相似文献   

13.
在东亚地区,安全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区域内各国致力于国内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各国间不断加深的经济联系与相互依存,一直是东亚地区得以保持稳定和安全的一个主要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已持续一年多的亚洲经济危机因其对东亚经济格局和发...  相似文献   

14.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12,(1):9-15,59,61
世界经济重心回归亚洲,亚洲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贸易和投资市场。虽然世界权力中心仍在西方,但是,亚洲存在广阔的商机和巨大的盈利空间,因此,亚洲正在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舞台,亚洲国家要高度警惕外来大国的挑拨和利用,妥善解决国家间的分歧或争端,发扬亚洲精神,实现共同复兴。  相似文献   

15.
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从本国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外部提供的良机佳遇,确定了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相应地采取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战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实例。而我国沿海各省市的情况在许多方面同韩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省、新加坡等亚洲“四小”具有类似的特点。两者之间显著的共同点就在于:把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和外部的历史机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谋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正在走众多双边合作过渡到多边合作、由小区域合作过渡到大区域合作的道路。这是一条理论和实践都不同于其他经济体的一体化道路。在未来亚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必然将考虑吸收大国和大陆型经济体加入。亚洲的地缘大国和经济大国.理应在亚洲经济一体化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任晓 《东南亚纵横》2008,(11):15-17
相对于一个制度化、一体化程度更高的欧洲来说,传统的亚洲是制度上欠发达的。然而,近来亚洲正在发生变化,且已经历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成长、发展和区域合作的过程。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的区域合作获得了动力和活力,且已成为整个地区转变的催化剂,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中国扮演了一个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正在变化着的中国,同东盟和其他国家一起,大大加强了亚洲变化的趋势,并影响着它上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亚洲和平崛起是多方互动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后,伴随着亚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的加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或“亚洲复兴的世纪”的说法相继出现。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我更愿将之表述为亚洲的和平崛起。讨论亚洲崛起对国际社会的影响,认识亚洲崛起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十分重要。对此,我想谈几点看法。一、和平崛起作为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包含经济、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进程,也就是讲,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高速发展,而且是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从空间上讲,它应包括整个亚洲地区,至少是亚洲的主要地区;从时间上讲,它包括已经发生、即将发生…  相似文献   

19.
导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预测亚洲太平洋将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地区。二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即“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的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地使这种预测变成公认的现实。人们常把  相似文献   

20.
李长久 《亚非纵横》2005,(2):46-50,58
金融危机、禽流感、局部地区的动乱或战争,都没有中断亚洲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从西方“回归”东方,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不过亚洲国家和地区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深入解决以下十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