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中华 《江淮法治》2011,(16):32-33
她曾经雷厉风行,在干部公选中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成了一名叱咤风云的正厅级干部;她曾发誓要廉洁从政,并为自己设置了一道1.6米距离的安全“防火墙”,将那些前来行贿的人,远远地阻挡在这条隔离带外。然而,一名挖空心思想从她这得到好处的商人却发现,在她强势的外表背后,仍深藏一个女人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2.
一位在南京的外国留学生成了红人。他做了什么呢?他去麦当劳,看见一位行乞的老阿婆,想到她也许需要什么,于是他给她买了一包薯条,陪阿婆聊了一会儿。整个过程,被好事者拍了下来,传到了网上。  相似文献   

3.
陆大任现在绝对是一个名人,“每天七八个媒体联系我,都不敢接电话了”。借着自己的“出镜率”,陆大任还带来了“菊花居”的老板鞠丽华,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对她遭遇的不公拆迁起到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木 《政府法制》2012,(11):18-18
几年前,德国总理访华期间,在南京一家酒店用早餐。在拿食物时,她不小心把一片面包掉在地上。她不让赶过来的餐厅经理帮忙,而是自己将面包捡起,放回自己盘中接着吃。很多中国读者对此表示肯定。  相似文献   

5.
刘建 《公民与法治》2010,(22):36-36
全国首条老年人心理危机免费救助热线——“爱心传递热线”自去年9月在上海开通后,每天要接到几十名老人的来电,不少老人在电话里倾诉说自己很孤单,惟一的期盼就是希望子女能多回家看看。有一位老人患有强迫症,没有人陪着说话不行,她打进电话后,一开口就是“真想从15楼跳下去”。  相似文献   

6.
任职于国土资源局局长的妻子,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盛气凌人,可谓仕途一片光明。可抵挡不了金钱诱惑的她,不但自己深陷泥潭,还把在县教育局招办主任当助理的老公打造成了官场红人,成了自己敛财工具。可她怎么也没料到,丈夫在金钱风光的淋浴中养起了情人,并泄露天机,导致整个家庭的命脉被丈夫的情人牢牢捏住,最终把自己和丈夫送进了监狱。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中旬,南京一男子经过多轮谈判,在付出5万元现金以及大批珠宝后,终于按一女子要求与她离了婚。这位河南打工妹自2001年在老家离婚后来南京,7年间她与4名南京男子结婚,尔后又迅速离婚。通过“闪婚”。她先后分割了男方一辆宝马轿车,两套房产以及大批财物.价值数百万元。  相似文献   

8.
诚挚  秦迎 《江淮法治》2012,(14):20-21
她曾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希望之星,如今却蜕变成一名服刑人员心目中的著名记者。炎炎夏日,笔者走近她的改造生活,探索其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南京新源药业公司法务专员章慧应聘试用两个月就怀孕了,公司递给她一张《试用期解聘通知书》,理由是章慧不能及时完成领导交付的工作,要是不愿走人,工资降到1200元。章慧知道公司不愿高薪养“闲人”,但她认为,在试用期,公司也无权在自己怀孕期间辞退她,于是,她不顾领导的阻挠,每天都“赖”在办公室“上班”,并抓住时机留下证据,然后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0.
季承志 《江淮法治》2012,(24):18-19
2012年9月的一天,南京市雨花区检察院驻南京女子监狱女检察官沈敏收到十监区服刑人员徐小燕的一份感谢信,感谢她历年来帮助自己以及其他女囚追回各类款物总计30余万元的行为。笔者慕名对其采访,走进她的“维权”故事。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谈论“尊严”和“幸福”的时候,要谈些什么? 每一个人,无论来自农村,还是生在城市,都希望自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部希望自己的收入能稳步提高.都渴求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每一个人在遭遇疾病缠身、意外事故时,都需要得到救治和保障,这一点不分贫富,不论贵贱。  相似文献   

12.
解明  陈志远  胡樱 《法庭内外》2013,(10):20-22
一位离了婚的单亲妈妈,冈独自带着年幼的儿子,生活一时陷入困境。无奈之下,她匿名上电视讲述了自己婚后曾与有妇之夫同居,并给情人生下孩子的经历,希望儿子的生父知道后,能给自己的孩子送来一些关爱。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一举动不但没能找到孩子的生父,还给自己惹来了官司——前夫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向她索赔7万余元的经济赔偿及精神损失费……  相似文献   

13.
苏衍宽 《法治纵横》2013,(18):15-17
他到哪儿工作,她就跟到哪儿。他在前面走着,后面跟着她,他高兴,心里很舒服,还有一种幸福和自豪感。因为,他是男人,紧跟着他的身后,是他心爱的女人。他陶醉在自己心爱的女人目光里,有些洋洋得意。她的目光,追随着他,心里满是牵挂,她希望在她的目光里,天天有他的影子。假如突然消失了,她会无比的痛心。  相似文献   

14.
袁岳 《法人》2009,(11):87-87
我的一位人力资源的同事用她自己的工作感受告诉我说,其实亲和非常重要,因为在同样的事情上,亲和的领导更能让他的团队成员一起认真工作,并富有成效。她说的一点也没错,因为同样的情况下,我也有一位管理同事,在她的管理工作中可能最缺少的是亲和,因此就比较容易在同事中累积对她的成见,从而增加摩擦与矛盾的概率。  相似文献   

15.
王旭东 《江淮法治》2009,(24):15-15
12月1日上午,南京一位63岁的杨老太倒在骑电动车的张女士面前,张女士立刻将老人扶起来,但是不到两秒杨老太再次倒地,无法爬起。双方各执一词:张女士称,自己当时在等红灯,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围观的市民也基本都站在张女士一边,称其遭遇了“碰瓷”;受伤老太则称,自己两处骨折都是新伤,希望讨回清白。  相似文献   

16.
一位高考落榜的少女,不甘心留在农村过贫穷的生活,和同乡女孩来到城市寻梦。一心想赚大钱,过上幸福生活的她,眼见在打工过程中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同乡女孩的鼓动下。她最终选择了一条“捷径”——替富翁“代孕”生子。  相似文献   

17.
戴博 《检察纵横》2012,(3):38-38
记得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我总是希望能轮到自己当警察。那时,警察正义凛然的形象就已定格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当一名人民警察成了儿时的一个梦想。真是天从人愿,长大后的我,通过严格考试,成了本溪市人民检察院法警支队队伍中的一员,别提多兴奋了。  相似文献   

18.
王威 《中国检察官》2007,(10):71-71
7月,南京的一位老太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倒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那位老太太,将她扶起送她去医院,却反被诬。9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对彭宇案做出了一审判决,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876元,  相似文献   

19.
宇捷 《检察风云》2008,(2):28-29
每年50万人多次违章   去年的一天,19岁的年轻姑娘桑雅·德维里斯驾车在美国丹佛市的一条街道上等红灯.这位女子或许憧憬着自己很快就要成为一名儿童理疗师的美好未来.然而她的梦想在瞬间就破灭了.一辆小型卡车以100公里的时速撞上了她的丰田牌轿车.巨大的冲击力使她成了一个脑死亡的植物人.几天后,她的父母在医 院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唯一的孩子死去. ……  相似文献   

20.
看过两部反映二战期间犹太人命运的片子:<说谎者雅各布>和<忧郁星期天>.前者的主题是"希望":雅各布是"隔都"里的一名普通犹太人,不忍看着同胞无法抵挡沉重的心理压力,一个个自杀身亡,他利用偶然得到的一条苏军推进的消息,编造谎言激励邻舍和朋友们勇敢地活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