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孔梓 《瞭望》2003,(41)
“政府超市是什么?”,走在浙江省东阳市的大街上,几乎每位东阳市民都会很自豪地告诉你:“这是我们政府开的一个‘店’。这个‘店’就设在城南东路77号。到了东阳,一定得到那里去看看!” “中心为你们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一个问题,我们追随着每位前来办事的人员、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有相关的政府官员,开始了我们的东阳之行。  相似文献   

2.
某连一位老连长有句口头禅,张口好讲“我们那个时候……”有些战士听不惯,悄声嘀咕:你们那是啥时候!你们“那个时候”不过是些“陈芝麻烂谷子”,有啥“翻腾”头?——可是,如果稍加留心,你会发现,在“我们那个时候”里,常有学问可寻,有的还不乏真知灼见呢! 在革命前辈那里,“我们那个时候”有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有老一辈革命家为拯救中华民族赴  相似文献   

3.
“转不转行?下不下海?”这个题目的主语是政工干部。当我们领着这个题目下去采访时,基层同志说:“你们抓得晚了点,大家极想说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认了,不想说什么了。”但我们又一考虑,经过了一段时间,“转行”者已经走出一段路程,“下海”者也已游出一段距离,岸上的人想也多了几许冷静:我们何不请他们谈谈各自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曾对王任重说过:对于你们这些省委第一书记,我不担心你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干事,你们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所担心的是什么呢?你们忙忙碌碌,陷入事务主义、官僚主义,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没有时间读书学习想大问题,这样你们非犯错误不可,犯就犯大错误。毛主席的“担心”是很发人深省的。我们现在一些领导同志,年纪轻,有干劲,能吃苦,但是缺少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热情。挂在他们嘴边的理由是堂而皇之的:这成堆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功夫坐下来读书?等等。毛泽东同志为一党一国之首,可称得上是最忙的人了,然而他嗜书成癖也是尽人皆知的,其…  相似文献   

5.
天津是全国六个重点改造的老工业城市之一,在改革大潮中,那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怎样?记者前去采访,所见所闻,新人耳目。“带着感情搞改革”凡是熟悉纺织企业情况的人都知道,“招不进,留不住”是长期困扰许多纺织企业的一大难题。怎么解决?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天津市第二印染厂。这个厂的党委副书记李耀环同志向我们介绍了基本情况:该厂是1939年建厂的老企业。这几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6,(15)
北大教授丁石孙,曾在1988年考察过美国的哈佛大学。他后来回忆说,那里的不少留学生,都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看我们现在是回去好呢,还是不回去好?”我也总是给他们同一个回答:“这要由你们自己来决定。我这里只能告诉你们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你们现在回去,国内正有很多地方可以发挥你们的才干。如果你们留在这儿,过10年8年再想回去,就不如现在回去的好。因为那时许多位置上  相似文献   

7.
人民是谁?     
近日听朋友谈起一件事:一次他到某机关办事,一位办事员推三阻四,极不耐烦。朋友看到墙上挂着“树公仆形象”的条幅,随口说了一句:“既然你们是人民公仆,怎么能用这种态度对待我们基层同志呢?”那位办事员听了立刻火冒三丈,回答倒也干脆:“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但不是你的私仆!”真是一语惊人,令吾友无言以对。叙事完毕,朋友问我:“你也是机关干部,请给我说说,人民是谁?”  相似文献   

8.
近日听几位领导同志述职,在每人必有的“一分为二”时,“……不够……不够”的组词何其多。有位参加评论的同志反感地说:“你们尽说这也不够,那也不够,光说些‘不够’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9.
周原 《瞭望》1986,(24)
今年四月,我访问临汝县的时候,正碰上平顶山市委书记同各县县委书记和常委们聚在那里,请临汝县委书记李克荣回答一个令他们迷惑不解的问题。他们问道:“一九八五年我们的乡镇企业都减产了,唯独你们县增产百分之九十二,差不多翻了一番,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急于找到李克荣的真经验,作为今年谋求发展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陈原 《瞭望》1988,(24)
还是在那“史无前例”的日子里,有一天在上班的路上遇见吕叔湘同志。熟朋友难得在大马路上见面,能说上几句无拘无束的心里话。因此我们就站在电车站那里说东道西。他向我提议:为什么不编一部“引语”词典呢?他说,汉语文献这样丰富,卷籍又如此浩繁。编印出“引语”词典,对广大读书人又方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内的许多报刊,都报道了云南省长斥退“列队欢迎”的消息。徐荣凯省长到一家公司考察,见这家公司组织了身穿工作服的工人,列成两队正等着欢迎,便厉声对迎上前来的公司领导说:“谁让你们这样安排的?你们这样安排想达到什么目的?我们是来考察你们企业,不是来折腾你们企业。你们要这样欢迎,我就不进去看了。”公司  相似文献   

12.
还在等什么?     
近来,常听到一些人说“等”,也确乎看到不少人在那里“等”。诸如“谁晓得往后体制改革怎么搞?”“谁知道惩治腐败还有什么新措施?”“等着看一看再说吧!”说白了,有人在那里“等”上面的精神。有人在那里“等”其他单位的经验。当前我们面临着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惩治腐败,这些都需要实际的行动,而他们在那里“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等”,有时是表示尊重客观规律,比如“等庄稼熟了再收割”,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等”有时还表示创造成熟有利的条件,以使行动更具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一) 初到平度采访教育,县里的同志就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儿最好的房子是学校,不信,你下乡去看看吧!” 下乡跑了两天后,我们对这个“校舍建设标兵县”信服了。在我们到过或经过的每一处,不需要当地同志的指点,只要挑选那里最美的建筑,便可准确无误地辨认出路经的任何一所学校。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长期是缺粮“大户”的甘肃省,近7年来连续获得丰收,大部分农民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经过这个历史性的转折,甘肃农业的前景如伺,能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最近,记者走访了中共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同志。  相似文献   

15.
“您好,你们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请跟我来!”下午,我们一来到深圳大学教工招待所的门口,一位身材修长、笑容甜美的姑娘就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然后提着我们的行李就往前走。“你是这儿的服务员?”我们问。“是的。我是学生,也是服务员。现在是我值班,我很高兴为你们服务。”说完,她又是甜甜地一笑。 吃晚饭了。我们走进宽敞、整洁的学生食堂。在一排售饭菜的窗口里侧,  相似文献   

16.
晓冬 《瞭望》1999,(12)
近日,笔者随同有关部门的领导去慰问一位建筑企业的劳动模范。这家公司的工会主席高兴地说,企业的“劳模”也是“无形资产”。他如数家珍地道出了一连串由该公司承建的“形象工程”。白于“劳模”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得好,企业的社会信誉度颇高,实力也强。“劳模”也是“无形资产”此话在理。因为“劳模”、先进人物是企业名牌的直接创造者。企业涌现的“劳模”,是企业生产质量、服务质量的代表人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整体形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劳模”、先进人物的形象是企业形象的标志。近有消息说,上海华联商厦…  相似文献   

17.
你们有志于到祖国西北参加建设,贡献自己的美好的青春,我作为一个西北人,感到十分高兴。 新疆欢迎你们,甘肃欢迎你们,青海欢迎你们,宁夏欢迎你们!今天陕西的同志没有来,我代他们说一句,陕西也欢迎你们。整个大西北都欢迎你们!  相似文献   

18.
电话接通了,传来了革命老前辈——赵烽同志温和而热情的话语:“你们要找我谈谈吗?欢迎。要谈什么?请出个题目让我考虑考虑。事先,请给我送几本《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来看看。”六月的一个下雨天,她在家里的书房兼客厅里接待了我们。只见这位年逾七十的老干部,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显示出她为人平易和热诚。我们坐下以后,赵烽同志乐呵呵地说,“我长期从事群众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有感情哩!现在我退居二线,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老干部委员会副主任。去年,中国社科院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筹备  相似文献   

19.
劳模心迹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在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都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劳模们的人生观受到怎样的冲击?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是否还要发扬光大?如何看待奉献、付出和回报?适逢“五·一”节全国劳模代表进京,本刊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五位劳模。下面是他们的谈话: 崔殿镇,46岁,大连造船厂电装车间工人,全国劳模。  相似文献   

20.
志在新途     
都市和城镇 长途公共汽车的车厢里,回响着使人烦闷的(口隆)声。一个中年妇女,不时焦躁不安地向车窗外张望。她刚在长沙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油脂化工方面的会议,这时正急于返回益阳去。就在昨天,设在南京的某研究所的副所长特地前来求她说:“赵晓屏同志,你们两口子都是南京人,到我们所去工作吧。我们这个新单位设备好,住房宽,就是缺人,愿意去吗?” “愿意,当然愿意。让我回去同汪承甲说一说。” “好,等候佳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