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周恩来在三十年代就为我们统战干部规定了六条守则:坚定的立场、谦诚的态度、学习的精神、勤勉的工作、刻苦的生活、高度的警觉性。邓小平要党的统战干部做统战工作时要做到:充分的民主精神、高度的革命热情、和蔼的态度、积极的工作、刻苦的作风和政治家的风度。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我们统战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规定了要具备的自身素质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我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参加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并任东华大学统战理论研究小组组长以来,做了些工作,直到退休以后。在这期间对我党统战理论策略、方针作了些研究,深感党的统战理论政策之伟大,深感毛泽东所说“民主革命胜利有三大法宝”的正确。法宝之一是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它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不能动摇。我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这个法宝都能坚持及发展,这是我党事业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参加统战理论研究会期间,对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作了些学习和研究,写下“‘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产物”、“‘一国两制’与香港  相似文献   

3.
统战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统战工作的好坏。目前,红河州、市、县统战干部素质状况概括起来是:“四个有了”和“四个不够”。提高州、市、县统战干部的素质应做到“四个到位”。  相似文献   

4.
按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统战干部的要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中央统战部“五型”干部的要求、当前统战工作的要求,合格的统战干部起码应做到:对党忠诚、业务精通、热忱服务、勤奋敬业、作风民主、创新实干、诚实正派、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5.
统战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统战工作的好坏。目前,红河州市、县统战干部素质状况概括起来是:“四个有了”和“四个不够”。提高州、市、县统战干部的素质应做到“四个到位”。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统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一角,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的最新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通知》指出:“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党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明确对邓小平统战理论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定位。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八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确立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统战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运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现象和本质”、“量变与质变”等对立统一的规律和原则,观察和分析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和现实,对统一战线中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理论结论。邓小平统战理论创新的方法又具有多样性,集中在“新”字上作文章,以新思维、新视角、新思路、新理念进行创新。学习邓小平统战理论创新的经验,对开拓统战理论的新境界和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统战干部教育寄予重望,在制定党的一系列文件和讲话中,反复强调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也历来重视统战干部的素质培养,2000年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统战干部的素质提出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符合“五型”干部要求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 ,建立起深受党外人士欢迎的“五家” ,是对统战工作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 ,是统战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是统战干部和统战部门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内强素质 ,才能外树形象。统战干部的素质决定统战干部的形象 ,决定统战工作的实绩。因此 ,建“五型”队伍、创党外人士“五家”的关键 ,就是实实在在、坚持不懈地提高统战干部素质。笔者认为 ,提高统战干部素质 ,建“五型”队伍 ,至关重要的是每位统战干部自觉锤练为政治坚定、作风民主、知识广博、工作创新的干部 ,…  相似文献   

10.
统战干部先进性建设的本质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统战干部队伍,这是关系党的统战工作水平和成效的大问题。统战干部先进性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坚定的立场,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政治要求;民主的作风,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作风要求;广博的知识,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学识要求;勤勉的工作,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精神要求;创新的精神,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时代要求;高尚的人格,这是对统战干部先进性的楷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选人用人之道,历来是古今领导思想的永恒主题,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对人才在治国中的重要性都有过精辟论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如何选择任用好干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形成了以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德才兼备和“四化”为标准,以“高素质”为内涵,以实绩突出和清正廉洁为依据,以“不拘一格、加强磨炼、人才辈出”为要求,以中青年干部为重点、具有新的时代意义和特点的选人用人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对毛泽东、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对新时期党的统战理论和政策的新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1.科学分析我国社会阶级状况的根本变化,奠定了其统战理论和政策的基石;2.明确把“革命统一战线”改为“爱国统一战线”;3.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在改革开放形势下的新发展;4.恢复和发展人民政协工作;5.“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及台港澳和海外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3.
统战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是新世纪对统战干部提出的要求。统战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双重社会角色 ,并在工作实践中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此 ,要求我们树立良好的气质形象 ,以民为贵、善于沟通、广纳群言、情感渗透、包容体谅、以身作则 ,使党的统战事业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统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引新时期统一战线巩固和壮大的强大思想武器。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学好邓小平理论,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的要求,本文试就邓小平统战理论的主题思想和首要的根本问题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15.
省社会主义学院每年定期举办统战系统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进修班,组织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理论,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学习统战工作有关知识,对于加  相似文献   

16.
大力提高基层统战干部的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 ,关键在于以人为本 ,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大力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广大基层统战干部的责任。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贯重视统战干部队伍建设 ,不同历史时期对统战干部的要求都十分严格具体。基层统战干部要牢记党中央的教诲 ,适应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发展要求 ,致力于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和涉外工作方面的素质的提高 ,打造好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17.
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上的要求,我们要从“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作者曾就“邓小平统战理论的主题思想和首要的根本问题”已作过专述,本文就新时期统战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邓小平统战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统战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邓小平统战理论融入了许多统一战线为生产力、先进文化、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时邓小平统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坚定的立场、民主的作风、广博的知识、创新的精神,深受党外朋友欢迎的合格的统战干部”。深刻领会江泽民总书记对统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所作的高度概括,以这四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切实担负起一名新世纪统战干部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关系到我们党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一件大事,是党的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贯彻执行干部“四化”的标准。“四化”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对干部的思想、才能、知识等方面要求的统一。我们在选人用人的问题上,要从政治上着眼,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作为着眼点,而不能只是考虑眼前工作需要或者能否和自己配合默契;要有政治家的风度,敢于启用有才华、有知识、有独立见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人,而不能凭印象从个人的好恶得失来取舍;要从改革开放的角度来选人,大胆选用坚持改革开放、政治路线坚定的人,而不能重用那些公私不分,用原则换人情,说假话、务虚名、不做实事的人。 第二,坚持量才使用,扬长避短的原则。古人云: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因为“世界上没有完人”所以邓小平说:“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们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有实绩的干部,而不能只重视干部的资历、声望和辈份;要从实践的角度来考虑,破除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