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金印这个名字 ,对于今日中国的大多数共产党员干部来说 ,应当是不陌生的。19 94年 ,中组部就推荐他为“全国百名人民好公仆”的宣传人选。 1996年 ,中组部、中宣部又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向吴金印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并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战役。这位“二十八年如一日” ,“坚持在基层工作 ,与群众同甘共苦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的乡镇党委书记的事迹和精神 ,广为传扬 ,在党内吹起一股爽人的清风。本文标题说“再访” ,是因为当年笔者的新闻界同行曾蜂拥至河南卫辉市唐庄镇 ,集体采访过吴金印 ,有上千篇报道见诸报端、荧屏、电波。…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30日上午,刚参加完党的十五大,河南省卫辉市委副书记兼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同志就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回家乡。他对家乡的父老说:"这次让我进十五大主席团,又选我当中央候补委员,是领导和群众对我的信任,这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崇高荣誉,对此,我只有加倍努力工作,以新的成绩来报答。"吴金印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基层干部,成年累月地和老百姓打交道,跟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真心爱群众,全心为群众,一心带领群众致富,始终把人民群众当成衣食父母和贴心系人。他在山区工作15年,有8年基本上住在工地的草庵里,7年住在群众…  相似文献   

3.
正"吴"字隐含意义大首先,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被翻译成中文时,一大波男性都叫"吴某""哥某""貌某",一大波女性都叫"杜某""玛某"。但是这些都不是缅甸人的姓,而只是他们名字的前置词。以"吴廷觉"这个名字为例,"廷觉"是缅甸当选总统的名字,"吴"是名字的前置词。那么"吴"代表什么意思呢?"吴"略等同于英文中的"Mr(先生)",但含义更深广。"吴"是表明男性的性别、长幼、身份、地  相似文献   

4.
早就听说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同志关于碑的故事。那是农民给他立碑,他去拆,最后农民们把赞颂他的碑文刻在太行山的峭壁上。谁知几立几拆,事情还没有结束。最近,立碑、拆碑之事又在石屏村和后沟村重演。为什么立碑?农民为了铭刻吴金印的功德。卫辉市唐庄镇的石屏村,十年前人均收入只在300多元。党委书记吴金  相似文献   

5.
组工干部如何学习吴金印王德水新乡卫辉市唐庄乡党委书记吴金印同志,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组织部门的干部学习吴金印,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一是要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吴...  相似文献   

6.
"全国百名好公仆",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定了个"四不"规矩,并率全乡干部严守不犯。即:身不懒,积极参加劳动;嘴不馋,不在群众家吃喝;耳不聋,倾听群众意见;手不长,不拿群众东西。吴金印凭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一心为民,身体力行,严守"四不",赢得了全乡人民的赞扬和拥戴,被誉为巍巍太行山上高高矗立的一座丰碑。"身不懒、嘴不馋、耳不聋、手不长"。语言朴实,文字简短,意味深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求我们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处处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以群众意愿和群众需要作为决策的最高准则,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和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然而,现实工作中,少数领导为了快出"政绩",或脱离实际地喊出"振奋人心"的口号,"办大工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5,(4):81
<正>木渎镇地处太湖之滨,灵岩、天平山麓,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古镇,吴文化底蕴深厚,名山风光秀丽。全镇面积62.28平方公里,本地人口8.6万,外来人口超20万,历来是吴中重镇,素有石雕之乡、书法之乡、园林之乡之称,享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并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镇工作先进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相似文献   

8.
任达 《人大建设》2005,(2):23-23
“太行公仆”吴金印不仅事迹感人,他的许多话也让人铭心刻骨。比如,吴金印说“老百姓养一头猪一年能换几百元,养一只鸡一年能下一罐蛋。咱当干部的吃的是人民的粮食,花的是群众上缴的税收,如果不替人民办事,还不如一头猪、一只鸡。“相信每个有良知的人读及此句.都会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 员吴金印在 河南卫辉市 狮的头乡 10 年工作期间 广施德政, 造福山区农 民。他离开 狮豹头乡以 后,群众自 发地为他立 起一块“德 政牌”他却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撤去这座碑;群众不依,就在大山绝壁上为他刻下“太行公仆”四个大字,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吴金印的名字。 近读《嘻谈续录》,上有记载:某官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民怨甚深。一日卸任,他却要大家给他立“德政牌”、众议之后,合送一匾,上书“五大天地”四字。官自喜,但不知是什么意思,悄悄打听,原来说他:“走马上任,金天银地;日常生活,花天酒地;坐堂断案,昏天…  相似文献   

10.
宁夏银川市的吴建堂腿脚一直不好,年轻的时候有抱负也肯卖力气,总想干出一番大事业.可偏偏机遇不佳,半辈子庸庸碌碌.谁知到了60岁,干事业的机会终于出现了.2014年,自治区残联选调人员赴上海参加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培训班.老吴被看中,成为了培训班中年龄最大的学员.没过几天,他就得了一个外号——问题学员,因为就他问题最多,上课问,下课还问.培训结束时,老吴如愿拿到了毕业证书,成为了中国肢协无障碍督导员.从此,无障碍这三个字几乎成为了老吴生活的全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体系有显著的特点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上军 《今日浙江》2021,(18):56-57
37岁的郑虎,是浙江省最东边海岛乡镇——嵊泗县嵊山镇的党委书记,有着与年龄明显不符的沉稳干练.这源自14年海岛乡镇工作经历的磨练. 郑虎是土生土长的嵊泗人,对海岛有天然的感情.将青春默默奉献在海岛基层一线,是他从大学毕业时就笃定的选择.他从普通办事员做起,坚持扎根在离岛乡镇,因为"基层更有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的氛围".在嵊山工作的5年期间,他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高质量推进"百年渔场、魅力嵊山"建设,努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今年,郑虎被评选为浙江省"最美公务员".  相似文献   

13.
郑群  高云 《创造》2006,(9):82-85
"阿哥阿妹情谊长,好像芭蕉一条心……"少年时看电影《芦笙恋歌》,便记住了彭荆风这个名字,也就一直会唱片中的主题歌《婚誓》.即便是在40余年后的今天,这首歌依然在全国城乡各地传唱……  相似文献   

14.
一民警老吴叫吴栓龙,今年五十有七,挺黑的脸上阡陌纵横,像个苦大仇深的老核桃。因为陕西作家陈忠实也这模样,所以有人介绍吴栓龙时,也会一本正经地说,《白鹿原》就是他写的。这种时候,老吴嘿嘿地乐着,跟真事儿似的。老吴他们的开发区派出所管的是西安市北郊一带正待开发的偏僻地界。事情发生在今年6月12日凌晨1点30分。夜半更深,老吴他们的巡逻车转到凤城五路西段,大灯一晃,百十米外路边停着一辆红“奥拓”。这么晚了,出租车停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来干嘛?老吴就让巡逻车开过去看看。相距仅一米的时候,奥拓车突…  相似文献   

15.
今年54岁的吴新圆,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睿智、大气、实在。6年前,他创办了夏邑县罗马皇宫洗浴中心。按常理讲,他这个年龄,经济富裕,儿孙满堂,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然而被大伙称之为"老吴"的吴新圆,凭借自己的沉稳和干练,经过几年的打拼,使这家并不太起眼的洗浴中心逐步发展壮大,在行业里颇有名气。之前,老吴在很多行业都做过,他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从最初的学徒、杂活干起,到后来自己创办  相似文献   

16.
话语新闻     
"‘一老一小’这个政策的名字起得好。一老一小,应该特别受到社会的关心。"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社会保障事务所、居民小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建设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整个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方案设计、制度建立、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建新村是我区农村的老典型,前任书记肖德新多年来主持建新村工作,为建新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肖德新同志带领村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发展道路,使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民收入稳步提高,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建新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绿化千佳村"和"全国文明村"、自治区"红旗党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省委、省政府启动了为期5年的"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工程的实施对象是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1个欠发达乡镇,其中,欠发达县(市、区)的211个欠发达乡镇由省里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19.
"90天"是郭玉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天数,"5年"是郭玉琴连任党总支书记的时间,"25年"是郭玉琴俯身基层为百姓服务的年数. 郭玉琴是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老满坡村的党总支书记,25年来,老满坡村各族群众在她的带领下,谱写着"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兴边疆、民族团结心向党、脱贫致富共圆梦"的崭新篇章.她也因成绩突出多次荣获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0年9月荣获"保山市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称号,2019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殊荣.  相似文献   

20.
罗远周,一个敦实的苗家汉子,全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重庆市彭水县人大代表。他带领的支部先后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的10年间,他甘当疏导工、勤杂员,受得气、吃得苦、能带头。他深深懂得"家和万事兴"的真谛,靠着"和"的法宝凝聚民心,带领着石龙这个大"家"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