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贵州文化,要把立足贵州和走出贵州相结合。贵州有独一无二、很有特色的文化,有特色才立得住。要发展贵州文化首先要立足贵州,利用贵州的传统文化为贵州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1月1日起,贵州广播电视台以“展示多彩贵州风貌,助推贵州文化繁荣”为主题,通过贵州卫视及贵州广播电视台各频道、各频率、贵州广电网络多彩贵州高清频道播出10余部贵州题材的电视剧、电影。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1,(23):27-27
"贵州"新标识在创意中,将贵州的酒、贵州的山、贵州的民族风情、贵州的名胜古迹都以大写意的手法融进"贵州"这两个汉字当中,让"贵州"的标识在成为一幅书法作品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肖裕声 《当代贵州》2010,(23):36-37
贵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形成的贵州多元的、悠久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是贵州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是提炼贵州精神、激发贵州奋斗精神和推动贵州大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5.
贵州精神,需要通过贵州形象来彰显。贵州形象,需要通过贵州精神来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涵盖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共性,又突出了贵州自己的特点,应该成为促进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结合贵州实际,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态势,准确把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推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在贵州工业发展大会上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贵州实现后来居上、跨越发展的重大抉择,对贵州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贵州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7.
正8月9日上午举办的国新办贵州专场新闻发布会,40余家中外媒体将镜头和话筒对准贵州,围绕"决战脱贫攻坚中的多彩贵州"这一主题,了解贵州、阅读贵州、报道贵州、展示贵州。发布厅外,从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非遗文创产品到无污染干净绿色贵州茶,从正安吉他到精密电子元器件,各类"贵州产""贵州造"充分展现出了当下贵州的发展成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采访各路同行,谈到贵州,他们首先想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10,(5):36-37
2005年以来开展的"多彩贵州"系列活动让"多彩贵州"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其所体现的是贵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神奇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景现。"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在强势的宣传和推广中具有较高的无形资产价值,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侵权行为。如,贵阳一家酒店就取名"多彩贵州酒店",广州出现了"多彩贵州餐厅",台北一家餐厅还推出了"多彩贵州养生幸运饺"……如不及时对"多彩贵州"文化品牌进行规范管理,将危及"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声誉,不利于"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健康发展。由省文改办组织省多彩贵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心、省工商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新闻出版局联合制定的《"多彩贵州"商标管理使用办法》自1月20日起正式发布实施,滥用"多彩贵州"商标者,将依据此办法追究其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航拍中国·贵州篇》分13条线在贵州取景拍摄,首次以全航拍镜头,全景式展示贵州的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和建设发展成就,全方位呈现生态贵州、人文贵州、开放贵州、健康贵州、好客贵州,拉开了一幅宏大视野下多彩贵州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0.
一、贵州发展速度的历史解读在贵州的发展过程中,贫困一直伴随着贵州的历史进程,从速度的视角看,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发展始终围绕零上下小幅度徘徊。贵州之穷,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贵州通志·财赋》(嘉靖)中说":天下布政司十有三,而贵州为最后,故贵州财赋所出,不能当中原一大部,诸所应用大半仰给于川湖。"郭子章《黔记·止榷》中说:"贵州崎岖……国家以滇南门户而郡  相似文献   

11.
孟丰林 《当代贵州》2012,(17):42-43
在贵州,按照国际通行的"旅游小镇"模式来规划开发50个旅游综合体,可以将贵州248个景区景点连线成面,改变以往贵州旅游资源"散、乱、杂、小"的状态,从而使贵州旅游升级换代,进入"区域旅游"的大旅游时代,并深度打造贵州休闲经济。促进"镇"与"景"协调发展《当代贵州》: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在贵州大力建设旅游强省、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之  相似文献   

12.
何光渝 《当代贵州》2008,(24):49-49
“贵州形象”问题,直接关系到贵州在外的“声誉资本”。而贵州文艺对贵州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贵州文艺从业者对塑造贵州形象,理应有所担当。这应该成为我们观察贵州文艺整体状态的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13.
付松 《当代贵州》2014,(30):30-31
正到贵州旅游,白天能拥抱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月亮星星,感受共生共荣的自然之美、相依相存的人文之美。"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一曲《我在贵州等你》,唱出了贵州人民的热情,唱出了贵州旅游的特色,唱出了贵州文化的自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贵州是一个生态大公园;从人文的角度来看,贵州是一个民族大观园。如何让分散的资源相对集中,如  相似文献   

14.
图说两会     
李枫 《当代贵州》2012,(9):21+20
2012年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委员以特有的贵州风度,向全国、全世界传达着贵州和贵州人迎难而上、创造美好未来的自信、自强与魅力。"贵州团天天有记者会"。两会期间,贵州团人大代表或在黔全国政协委员接受媒体集中采访的"微型记者会",贵州代表团推出了11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是贵州经济实力极大提升的30年,是贵州农村生产力极大解放的30年.是贵州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的30年,是贵州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活力极大激发的30年,是贵州各项社会事业极大发展的30年,是贵州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30年,是贵州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局面极大巩固的30年,是党的建设极大加强的30年.  相似文献   

16.
热烈祝贺当代贵州杂志社建社创刊五周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当代贵州》以思想的深度,理论的高度,视野的广度,为贵州的发展鼓与呼。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致力于促进企业和社会共同进步,与《当代贵州》一起为全省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祝《当代贵州》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7.
"贵州速度"是贵州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的新起点,研究"贵州速度"的形成、内涵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一、为什么要有"贵州速度"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贵州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与全国和一些兄弟省份相比,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落后地位,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期间,深入田间地头、民族村寨、建设工地、哨所营房,了解情况、嘘寒问暖,表现了对贵州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他说,我曾经在贵州工作过,对贵州很有感情,一直关注着贵州的发展,惦记着贵州的干部群众。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亲切关怀,对贵州这块土地的深厚感情,让人为之动  相似文献   

19.
明代贵州建省是贵州地方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明初卫所的开设是贵州建省的基石,而屯田则是贵州建省并得以维持的经济基础。那么,卫所的设置对于贵州建省究竟怎样的关系呢?卫所的设置与调整,明政府对卫所的管理实践与贵州卫所本身的地方管理实践,二者作用与影响贵州这一省级政区的建设过程又是怎样的?以下就这些问题作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2,(5):9
人民日报2012年2月13日第1版贵州后发赶超乘势启航改写落后历史,贵州迎来重大机遇。1月12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国家助力贵州加快发展,推动贵州经济起飞,确保贵州2015年接近西部小康,2020年与全国同步小康。后发赶超,4000万贵州各族人民乘势启航。缩小差距,尽快实现富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