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到什么是“和谐社会”,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由此而论,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制度诉求。“和”要解决的是中国的民生问题,“谐”则是民主问题。  相似文献   

2.
“禾”加“口”为“和”,就是人人有饭吃;“言”加“皆”为“谐”,就是人人有话说。这是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对构建和谐重庆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的最伟大思想,现代国际学界公认,提倡和谐最有力的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为贵",这是流传于世的俗语。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曾对和谐二字有独到的见解,和字,一口一禾,表示人人有饭吃;谐字,人皆言之,表示人人有话说。所以,建设和谐社会,不是一种道德诉求,更是一种制度诉求。"和"要求解决的是民生问  相似文献   

4.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可见,和谐.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都强调有序和协调,追求和谐更是自古有之。将和谐引入当今社会,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微言与大义     
在关于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解读中,一个说法是,有禾苗、言论、嘴巴、告白等组成的和谐二字,其政治意义是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说。最卑微的人也有说话的权利、责任和大义。确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深入地介入国际社会、中国公民护照对文明社会全面开放,最终使得从上到下,从精英到民众,开放的心态、人人皆有说话权的共识建立了起来。这应该是中国当前最重大的社会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价值,没有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就没有保障,法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公平正义既是法治的终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的核心目标,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趣味概念     
◎天堂与地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谈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孩子请神仙告诉他天堂与地狱的区别。神仙就带他去看两个房间。在第一个房间,孩子看到一个摆满美味佳肴的高台,可惜所有的食物只能用三尺长的筷子去夹。这时,一群饿汉冲进房间,用筷子夹起食物就要往嘴里塞,却怎么也吃不到,急得直哭。神仙说:“这就是地狱。”在另一个房间,同样的高台、同样的食物、同样的筷子,但取食者却彼此帮助,你喂我吃菜,我喂你吃肉,三尺长的筷子运用自如。神仙说:“这就是天堂。”厉教授说,互帮互助是“天堂”,自私狭隘只能走向“地…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在这样一种价值诉求下,立法公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精神,即立法公正要求所立之法具有科学性、民主性、本土性和全球性。如果说,和谐社会的构建赋予了立法公正上述时代精神,那么,立法公正对和谐社会中的制度设计也起着积极作用,即立法公正可以使制度的构建更加科学,使制度的实质更加理性,使制度的形式更加民主,使制度的变迁更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刘德福 《当代广西》2008,(19):57-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略,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并指出,“社会上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以及种种严重犯罪活动等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了严重影响”。廉洁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廉洁公正,社会就不可能安定有序、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10.
和谐真好     
请教了一位文字学高手.得知“和谐”这词其实有着重于社会关系的意味:“和”者,从“禾”(指粟),从“口”,意即人皆有嘴要吃;而“谐”呢,从“言”,从“皆”,就是说人皆得言乐言。  相似文献   

11.
陈铮 《人大研究》2005,(7):50-5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甘肃”就是在甘肃这么一个省域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基本内涵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就必须紧密结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理解来把握“构建和谐甘肃”的基本内涵。一、构建的“和谐甘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甘肃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日益成为政府、群众关心的话题,在刚刚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也是“和谐”两字,代表、委员们纷纷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抒己见,无论是在大会堂还是在代表委员驻地、或在接送代表委员的车上,到处都洋溢着“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现代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因此,公正行政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建设公正行政要把公正作为公共行政的价值目标,通过建设法治、透明、可问责的行政体系实现行政过程的公正,并通过建立双重互动机制缓解公正行政的价值诉求与政治决策之间可能存在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对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岳 《今日浙江》2006,(16):26-28
和谐社会作为人类永恒的思想主题和价值追求,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理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社会有着不同的诠释。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从《尚书》、《周礼》到《说文解字》,“和谐”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合拍与禾苗的成长,“和”即是“谐”,“谐”即是“和”,引申表示为各种事物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和相互协调,即《中庸》里说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和《周礼》中说的“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钱穆说:…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功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运用法律等手段,在不断的社会调节中实现。社会主义法治是和谐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在促进和保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7.
李铮 《今日广西》2014,(10):33-33
一 “来,多吃点,迎弟最漂亮了。”每到吃饭点时,她就会对躺在床上的女儿兴高采烈地说出这句话,然后就开始不厌其烦地把饭一口一口地咀嚼碎,再小心翼翼地一口一口喂到女儿的嘴里,尽管女儿对她说的话置若罔闻,有时候内心烦躁,甚至会把她喂到嘴里的饭都喷出来,并得她满脸都是,她也毫不生气,依旧笑容满面,连哄带骗地哄女儿把饭吃下去。  相似文献   

18.
《新重庆》2006,(10):F0003-F0003
和为贵.谐为美。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美好愿景和理想境界,一直为人类所孜孜以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奏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崭新的时代乐章,奋力描绘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恢宏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有六句话,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打头,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其他内容顺序排列,如此安排。寓意深刻。这个逻辑判断,清楚地阐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炜 《求索》2008,(2):95-97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法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差异的。自然法构成了原始和谐社会的基石,规则法治中的恶法亦法是不和谐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的根基;社会契约和民主意志构成现代和谐社会法治本质。这三种法的本质观一步一步地升华,每经历一个新阶段,把我们对法的认识引向一个新的领域或层次,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认识法与社会,更有利于指导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