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学习时报》从2019年12月9日到2020年2月19日,连续登载了23篇《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通读了这23篇采访实录,我再一次深深地受到感动,受到教育,同时也很有启发。1990年4月23日,习近平同志到任福州市委书记,在福州工作整整6年。这23篇采访实录再现了他在福州市委领导全面工作,在党的建设、经济社会战略规划、宣传、统战、侨台、政研、双拥、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战略思维和实务工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他思想解放、目光远大、意识超前、敢于担当、开明豁达、爱民亲民、严格自律的优秀品德,使自己对习总书记的成长历程又多了一层了解、平添许多崇敬之情。他在许多方面工作留下了优良事迹和宝贵思想,在此不一一详述,我就从他在城市建设方面的一些杰出范例来谈学习体会,以利我们在厦门当前建设"两高两化"城市、做好"岛内大提升"工作中获取精神动力和思想营养。下面我主要汇报基于他突出事迹的四个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2.
提高新闻采访的成功率,首先要注意掌握采访的技巧。同行们常说,新闻靠的是“七分采,三分写”。采访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新闻作品的好坏。而新闻采访中首要的一步就是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让他说出所了解、记者又想知道的一切,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采访中如何迅速“接近”采访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作最深入的采访。采访要接触人,采访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接近采访对象,使他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从记者的修养角度讲,任何人在记者工作领域内,都是同等的采访对象,这就要求记者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不能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或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当记者第一次和采访对象见面时,要让人感到热情大方、和蔼可亲,这样大家才愿意介绍情况,甚至把心里话说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0日.记者几经周折。拨通了远在北京中央党校学习的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普目哇的电话。已在北京学习了近半年的普日哇主任接到来自省内的采访电话时,很热情,也很兴奋,他的积极态度让记者对这次电话访谈充满信心,也使得这次简短的采访十分顺利。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是地面上的一棵小草,你有什么办法让别人从远方看见你?"刚一见面,张少云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做出了回答:他把记者头一天发过去的采访提纲,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了长达4页的文稿。这份编排打印精美的资料,给记者留下了迥然不同于其他采访对象的深刻印象——做事执著认真。正是靠这种执著劲儿,这位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大学文凭、更没有金钱和社会关系的年轻人,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一跃成为新东方学校一名优秀的教师。贫困曾使他被迫中断大学学习今年28岁的张少云老家在湖北洪湖。1992年,张少云上了中专,后被学校保送上了大学。1995年,张少云进入湖北经济管理大学,他发誓要勤奋读书,有所成就。然而,在交过学费后他已是囊中羞涩,在学校吃饭都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为了保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利用节假日去卖挂历、卖报纸、做抄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21日,北京风和日丽。这天下午,主管我国外督工作的曾建徽主任任百忙之中破例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步入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戴着眼镜、充满活力的曾主任从办公桌后向我们迎了过来。他亲切地握着我们的手,凤趣地说:“接受家乡记者的采访,我可还景头一回!”和蔼的面孔,慈祥的笑容,一下子拉拢了他和我们的距离,也使我们的窘态一扫而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宣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中国的形象在外国人心目中日趋鲜明和高大。这自然少不了曾主任的一份心血。当我们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后,他一面表示自己是做易体工作的,没什么…  相似文献   

6.
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美国华裔数学家曹怀东在美、俄等国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彻底证明了世纪难题庞加莱猜想。消息传出,面对诸多媒体的采访,朱熹平本人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在他看来,任何科学成就都是前人一步步累积的结果,自己和同伴只不过是幸运地提前走完了最后一步,完成了“临门一脚”。  相似文献   

7.
棱角刘道玉     
石破 《廉政瞭望》2010,(6):38-39
“我现在是个残疾人,我中风13年多了,右耳聋了,右手也不能写字了。”77岁的刘道玉让记者坐到他左侧沙发上,好对着他的左耳说话,“你们对我的采访是关门采访,这是我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了。”  相似文献   

8.
程中原 《党史文汇》2008,(11):12-17
邓小平倡导对外开放 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对有关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问题,作过多次论述。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邓小平是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他在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思想,也可以看到他的对外开放思想又是如何紧扣中国对外开放的实际,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丰富、发展,又一步一步指导中国经济特区的试办、创建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辽宁省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党员约5万人左右,帮助这些下岗职工党员尽快实现再就业,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也是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根据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部署,省委组织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下岗职工党员中实施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为使各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对此项工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此次实施再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负责同志,请他对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0.
程大鹏 《探索》2000,(Z1):16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央党校在重庆召开的这次会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中央党校和重庆市领导在会上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提高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和步……  相似文献   

11.
管玉秀 《新长征》2006,(10):37-39
通化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延平从参加工作那天起,就与通化煤矿结下了不解情缘。他从井下的采煤工干起,凭着自己对矿山的无比深情,凭着他对事业的执著,也靠着他超人的才智,一步步攀登着事业的阶梯,铺展着人生的蓝图……在人生风雨的历练中,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也在“乌金”那美丽光泽的辉映里,一步步成长为“矿山头雁”。  相似文献   

12.
卫士之歌     
采访李树煜,我们费了不少心思。第一次电话把他从正在研究工作的会议室“拖”出来,他不假思索地以“没什么可写的”一口回绝。第二次电话把他从研究案件的会议室“拉”出来时,他仍以“工作忙,没时间接受采访”为由婉拒。无奈之下,我们只好以“这是省纪委领导安排的”相“要挟”,他才勉强同意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3.
刘洋硕 《廉政瞭望》2013,(10):56-57
62岁这一年,突如其来的名气与荣誉,让张飚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浙江张高平叔侄冤案”的平反,让他成为了中国检察系统里备受瞩目的焦点。但在体制内工作了半辈子的张飚,仍然小心翼翼。虽然通过电话,见面前,他还是让我务必通过正常途径找单位领导批准——即便他已经退休,即便已经有几十家媒体走过这毫无意义的“组织程序”。此前,他一度拒绝媒体采访,强调冤案平反“靠大家,靠单位,靠集体,如果突出我个人,我觉得不太公平”。  相似文献   

14.
豪情雷宇     
李元 《党史纵横》2010,(8):46-46
2007年11月10日晚,在广州市广东迎宾馆,我以辽宁老年报的名义,招待了正在广州考察的王光中、陈素芝、李国忠等辽宁省老领导。就在宴会快要开始前,我听到一个令我十分喜悦与振奋的消息,曾在辽宁工作过的已故老领导任仲夷的夫人王璇和著名改革家雷宇也将应邀到会。这一消息也立即引起了我的同行、广州报业集团《老人报》总编辑赵南成的关注。他告诉我,雷宇在广州的知名度非常大,是新闻界的焦点人物,可想要采访到他很难,因为他处事低调,拒绝各种新闻媒体的采访。因此,对雷宇能在这个场合出面,他们看得很重,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利用这个机会采访一下雷宇。对此,我虽然觉得把握不大,但还是答应让他们见机行事。  相似文献   

15.
《求贤》2008,(1):28-31
赵成福同志在组织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19年。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在身患癌症、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工作,配合治疗,战胜病魔;作为一名基层的普通干部,他忧国爱党,长期思考党的建设理论.写下了数十万字的党建研究文章,受到过辽宁省委组织部、阜新市委的表彰和党员群众的称赞。赵成福的事迹,让人们看到了一名基层组工干部可信、可靠、可亲的良好形象。 本期发表的《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介绍了赵成福同志的感人事迹。相信赵成福同志的崇高追求和奉献精神,以及事迹中所展现的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能使广大读者受到启迪,得到教益。 自1989年从部队转业以来,赵成福已在阜新市委组织部工作了19年。19年里,他与癌症抗争了14年;他业余从事党建理论研究,发表研究成果50余万字;他从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组织部调研室副主任之后,又做回到普通工作人员;他把一种崇高精神传染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提起赵成福,人们都打心眼里佩服他,却又都想不出太多的具体细节。一切源自内心,从未刻意让人记住什么,工作、生活中的赵成福平凡得就像溶入大海的一滴水,然而他却在悄悄地改变着一片水域。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财达证券邢台西门里党支部组织委员、财富中心主管兼综合部主管王彦伟同志,在工作的20年里,始终保持勤劳刻苦、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不断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一、树立坚定信仰,做与时俱进的党员模范。工作20年来,王彦伟同志始终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学习着,思考着,前进着。他十分注重学习党章和党规,他的桌面总是摆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  相似文献   

17.
李作成是我军从士兵到将军,从战士到军长,一步一步成长的年轻将领。他是湖南省安化县人,1953年11月出生在这个县的梅城镇启安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顽强,奋力拼搏,4次立战功的志愿军老战士。李作成他从小喜欢从父辈那里听战斗英雄故事。1970年夏,他在安化县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同年11月应征入伍,被分配到广西军区独立二师二营营部通信班当战士。他一到部队,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头,争分抢秒,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很快成为一名优秀士兵。1972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下基层采访和一位党员干部谈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情况,他说:“整天穷忙,顾不上学习,只要干好工作就是学好了理论”。这种干好工作就等于学好理论的说法目前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片面强调以“干”代替理论学习的做法是偏面的,是不可取的,如果...  相似文献   

19.
戊寅春节前夕,欣闻周荣生先生被中国文联授予“97中国画坛百名杰出画家”的称号,很想去采访他,但因杂事缠身,未能如愿。春节一过,在周先生春意盎然的画室中,我采访了他。周荣生先生现任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是内蒙古文联的专业画家。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在调入内蒙古美协前曾长期在呼伦贝尔盟工作。他自六十年代末开始绘画创作,在近三十年的艺术实践中,虔诚勤勉、笔耕不辍,善于学习,上下求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在当今中国画坛颇具声誉,是中国画创作的骨干画家和自治区中…  相似文献   

20.
他是让朱德和毛泽东首次尝到无线通讯技术甜头的人;他从建立红军的无线电台开始,一步步为我军的通讯建设付出了整个人生;毛泽东赞誉他和他的团队是工农红军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说"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从俘虏到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1909年7月3日,王诤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一个普通的农家。17岁那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通讯学科。毕业后,王诤参加北伐军第二军第四师,担任师部电台台长兼报务主任,后进入正在江西"剿共"的第十八师,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