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致富参考     
[致富之路]施秉县五大中药材经营模式托起药农增收的蓝天施秉县素有贵州"药都"之称。2004年,施秉县中药材总种植面积3.7万亩.有药农5000多户,种植品种30多个。太子参总产量达到800余吨.亩平均收入2400余元.农民总收入达960万元以上。近年来施秉县在中药材生产经营的实践中.采取了五大有效的生产经营模式.使中药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托起农民增收的  相似文献   

2.
<正>施秉与"贵州百灵"共建万亩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着施秉的太子参种植将进入规模化时代,同时也是施秉唱响"西南药城",构筑药材种植产业化之路的第一步。11月10日,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医药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百灵)与施秉县人民政府"施秉县太子参种植项目示范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施秉县举行。  相似文献   

3.
李坤 《当代贵州》2013,(7):36-37
牛大场镇曾是贵州最贫困的乡镇之一,位于施秉县西北部,地处三县(施秉、黄平、余庆)交界。镇区东距施秉县城37公里,北距余庆县城12公里,与在建的凯里黄平机场相距27公里,施(秉)余(庆)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9个行政村160个村民组5594户2.5万余人。记者在牛大场镇街上看到,狭长的街道两边几乎停满了私家车,乡间随处可见别致漂亮的"小洋房"。镇党委书记李鑫说:"目前镇内30%  相似文献   

4.
施秉与“贵州百灵”共建万亩太子参种植示范基地标志着施秉的太子参种植将进入规模化时代,同时也是施秉唱响“西南药城”,构筑药材种植产业化之路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正为有效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岑巩县客楼镇聚焦农村"组组通"、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掀起了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的高潮。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致富。该镇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烤烟、水蜜桃、太子参等种植,思州鸡、肉牛、黑毛猪养殖。今年调减玉米2050亩,跟进发展了中药材、苗木花卉、烤烟、牧草种植等产业,覆盖5个行政村20余个村民小组。今年来,该镇种植烤烟5000余亩,覆盖6个村35个村民小组,计170户800余人;种植水蜜桃1万余亩,连片  相似文献   

6.
产销架桥     
供应信息平坝县夏云镇阿腰村供应白萝卜,种植面积百余亩。天柱县渡马乡果术基地供应金秋梨、李子等果树苗。施秉县牛大场镇花果苗术场供应广玉兰树2万株,树龄3-5年,树高4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任芳  刘洪霞 《当代贵州》2010,(24):52-53
有着中国"西南药城"之称的施秉县牛大场镇,人们在津津乐道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的同时,都会提到—个人——张代金。他今年45岁,施秉县三元太宝药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8.
正荔波县桑园面积达3.56万亩,覆盖贫困户4525户18100人,2017年全县养蚕1.68万张,鲜茧总产量69.384万公斤,总产值3192万元,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截至今年5月,荔波县新增桑园面积2.06万亩,累计达3.56万亩,覆盖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贫困户4525户18100人,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蚕宝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宝宝"。  相似文献   

9.
持之以恒,三大措施打造石榴强村 "一村一品",产业富民."要想富,种果树".铜矿村立足本地资源,坚持发展石榴产业,截至2005年底,全村种植石榴8790亩,投产面积5000亩,果品年产量525万公斤,石榴产值1098.7万元,人均产值1.02万元,人均纯收入7279元.石榴销售现金收入超过20万元的农户有3户,10至20万元的有9户,5至10万元的有44户,1至5万元的有184户.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收入增加了,农民富裕了.  相似文献   

10.
施秉县位于黔东南自治州西北面,面积1543.8平方公里.汉、苗等民族杂居.自古有"沅辰之指臂"和"贵阳之襟喉"之称. 施秉得名于巴施山之"施"和秉溪之"秉".元至元年间置偏桥、德胜和施秉前江等处蛮夷军民长官司.  相似文献   

11.
万家山村是"漫水河百合"的原产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村百合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产值逐年攀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百合第一村。小百合成就大产业万家山村位于霍山县漫水河镇,原来是个贫困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万家山村百合种植迅速扩大到全县。近年,万家山村种植面积超百亩有2户、20亩以上超100户,  相似文献   

12.
正培土、挖沟、施肥、移栽……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毛田村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干得热火朝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贵州湘黔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流转500亩土地建成的,种植的中药材有白芨、丁黄金、玉竹。"毛田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梁益敏说,这是砚山镇因户施策,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措施之一。务川自治县脱贫攻坚大决战誓师大会召开后,"砚山战区"结合脱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榕江县推出几款"爆款"农产品,深受杭州消费者喜爱。其中,榕江小香鸡、青钱柳、两汪青白茶销售额达669万余元。在微信平台上开发"扶榕乐购"小程序,上线17款特色农产品并持续上新,已实现780万元的订单量。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实施4980亩中药材种植。今年底,预计全县中药材种植将达到8.6万余亩,产品持续销往杭州等地。  相似文献   

14.
熊丹 《当代党员》2023,(6):44-45
<正>数读2022年,重庆全市水果总产量656.7万吨,总产值673.8亿元,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全面向好:巫山县脆李投产面积13万亩,总体产量12.8万吨,销售商品果9.39万吨,综合产值达17亿余元;奉节县脐橙种植面积稳定在37万亩,全县年脐橙销量40余万吨,综合产值超38亿元;涪陵区龙眼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年产量0.36万吨,产值36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在桐梓县高桥镇周市村,远程教育管理站的管理员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便出现了兰花的栽培管理技术。周市村的村民高兴地说:“远程教育站点建到我们村,我们只要用鼠标一点,就学到了技术,在这里上一堂课等于多种了2亩田。”过去.群众遇到问题必须要到县城甚至成都请教专家.很不方便。远教站点网络开通后,通过看片子,上网向专家咨询等方式.群众很快就能解决在兰花种植中遇到的难题。很多村民依靠远教站点获得先进的种植技术,全村种养业迅猛发展,兰花种植大户从3户增至12户。全村最大种植卢面积近10亩,年收入保守估计10万元左右;最小种植户面积1亩,年收入1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望谟县出台相关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2018年共有67户企业及农专社获相关政策资金扶持,金额达693.4万元,带动就业363人。望谟坚持产业优化、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助推脱贫攻坚。全县引进了贵州黔药源药业有限公司、贵州惠森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种植企业,全县已实施中药材(菊花)种植面积近2万亩,  相似文献   

17.
夹江县甘江镇蔬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是乐山市最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被评为四川省百强示范专业合作社、四川省农产品流通先进单位的甘江蔬菜产销合作社,会员达到2687户,辐射带动周边近10个乡镇,年营销金额达1.3亿元,2万余菜农人均年纯收入突破5000元.  相似文献   

18.
加快成都花卉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成都市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花卉是典型的高效产业 ,我国素有“一亩花十亩粮”的说法。近年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引导下 ,我市花卉业发展势头强劲 ,花木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目前全市花卉种植面积已达2 2 8万亩 ,总产值 9 7亿元 ,均居全省第一。花卉产值在全市经济作物中仅次于蔬菜、水果 ,位居第三 ;另外 ,还种植绿化观赏苗木 1 8万亩。花卉生产企业 (含种植大户 )已发展到l万余个 ,从业人员 1 0万多人。其中温江区花木种植面积已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1 / 2 ,有 1 2万户农产从事花木生产 ,2 0 …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3,(20):10-10
中国网:贵州向中药材强省冲刺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道地产区”之一,全省已查明中药材资源品种达4802种,拥有15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突破300万亩,达375.29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14万人,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中药材产业日益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施秉县牛大场镇有大量太子参出售,库存量3千公斤左右,质量上乘,价格在每公斤24~28元。欢迎联系。修文县南垭养殖场长期供应二元、三元杂交猪,现有二元杂交仔猪200头待售,价格面议,欢迎各地客商实地考察和采购。修文县龙场镇城南村肉兔养殖场已全面竣工,现大量需要种兔,有意者请来电来函洽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