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基本制度与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完善的经济制度以及理论都应有自己的责任制度和理论.我国法学界一直以来都受到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在经济法责任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对经济法责任制度的构建框架研究不够系统,对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因此,并不能实现在司法实践中的准确应用.因此,本文从经济发责任的具体分析入手,勾勒出经济法责任的理论框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经济法制度目标选项,对经济法制度的丰富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法之功能反映着经济法的特征 ,体现着经济法的本质 ,是经济法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 ,在经济法研究中常常被学者提起 ,且有不系统的论证。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借用社会学、经济学、法理学的有关功能理论 ,对经济法的功能 ,从涵义及结构、内容构成、各功能的关系三个方面 ,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了探讨 ,形成了较完整、较系统的经济法功能理论  相似文献   

3.
经济法实施问题直接关系着经济法的立法宗旨的实现。虽经多年讨论与发展,但经济法实施机制的真正建立仍有待理论创新和制度完善。全面检视经济法实施问题的研究现状,准确把握理论纷争的焦点,我们仍需在提高经济法的社会认同、改善经济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经济公益诉讼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由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召开的全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工作会议提出倡议,筹建中国经济法研究会,以便进一步组织和团结全国各方面从事经济法理论研究工作的同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向,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理论以及经济立法、司法实践中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研  相似文献   

5.
一、“九五”期间我国经济法学研究述评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法学研究深化拓宽、繁荣发展的时期。经济法学者以理性、客观、反思的学术态度,在承继以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深对经济法基础理论中传统问题(如调整对象等)的研究,另一方面又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发掘和捕捉新的理论兴奋点和法制实践的热点问题。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法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日益走向成熟,在以下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经济法的本质和理念问题。在理论研究上,经济法的本质问题与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各种经济法学说间…  相似文献   

6.
浅析经济法的责任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责任是任何部门法研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律的实施效果,因此明确经济法的责任范畴也就成为提高经济法理论"自足性"时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择取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和经济法责任与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的关系这两个方面对经济法的责任范畴做了简要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的首要问题,是诸多理论争议的根源。自从法学界提出"经济法"这一命题以来,论争与质疑就一直伴随着经济法的整个发展历程,这些论争最为根本的分歧集中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基于现实社会的需要和民法等其他部门法在调整经济关系的局限性,通过经济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说的发展的研究,总结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四个方面:1.企业管理关系;2.市场管理关系;3.宏观调控关系;4.社会保障关系。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同时也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由于其重要,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广泛的研究;然而由于其新兴,相应的研究则显得薄弱,有关经济法的本质与价值等方面迄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但是经济法学和经济法在学术界和经济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肯定和承认,这是不争的事实。经济法的本质与价值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来指导经济法实务的操作。本文就经济法的产生背景、经济法的本质、经济法的价值的基本构建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经济法责任在经济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符合经济法在诸法中的独立性,并在理念价值和功能效用方面与经济法体系不谋而合,且与其他部门法律责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文章首先从经济法责任的概述入手,着重介绍了经济法责任独立的内涵,以及其独立的原因;其次,文章对经济法责任之所以独立的理论支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文章着重研究了经济法责任独立性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责任理论是经济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也是一个基础性课题,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研究不仅是经济法理论完善的需要,同时也更是实践的需要。本文在整理以往有关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成果的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郭云忠 《法学研究》2010,(6):161-182
在刑事法律实证研究中,由于被研究者多为极易受到研究伤害的弱势群体,研究过程及结果又往往涉及司法改革和司法公正等重大问题,因而研究伦理亟需规范。实证研究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方法,对刑事法律实证研究的伦理规范主要是对研究权力的规范,目的是防止知识、权力与资本的“共谋”。应当遵循自律、纪律和法律的总体思路,设立伦理审查委员会,依据尊重、保护、公正、全面的原则,规范我国的刑事法律实证研究。在规范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以解决实践中法律实证研究难以开展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犯罪学研究方法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兴  李波 《政法学刊》2006,23(6):52-58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任何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工具,犯罪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且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我国犯罪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证研究缺乏,定性与定量分析分离,研究范式单一陈旧,应整合研究方法,做到思辨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寻求多学科理论支持,重塑犯罪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律史学史——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对中国法律史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史,从史学史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国法律史学史的学术构想,认为悠久而独具特色的中华法制文明决定了法律史学在近代中国法学学科发展史中所起到的“母学科”的作用,并进而提出对学科本身的史学回顾,旨在促使中国法律史学在研究主体、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学科创新等方面寻找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邹立君 《法律科学》2006,24(1):163-168
富勒将他有关良好秩序的研究界定为“有关良好的秩序以及可运行的社会诸安排的科学、理论或研究”,并将其命名为eunomics。eunomics本身既有实质的问题指向———关注公平的、公正的和尊重人之尊严的秩序,同时又是作为一种法律研究的方法在起作用。富勒对这一研究方法的具体践行主要体现为对法律程序的研究。富勒对良好秩序的研究以手段与目的关系的讨论为前提,该研究本身可被看作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对现代二分思维方式的克服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犯罪研究的影响极为深远。中西方的文化迥异,导致犯罪研究的背景及途径各有特色。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解析犯罪,并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发展轨迹异同的研究,阐明其研究对法律制定、犯罪控制、学科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影响,进而增强学术研究的忧患意识,最终为我国的犯罪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甦 《法学研究》2011,(5):3-19
我国法律体系形成过程的特点,造就了同时期法学研究的“立法中心主义”特征,具体表现为以功能设计与规范建构为路径的立法论研究范式、大规模引进域外立法材料引致的外源型研究范式、基于立法引导型建构的学术导向范式。这种“立法中心主义”的研究为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充实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体系前研究范式”隐含的学术缺陷也日益明显,难以满足法治不断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向“体系后研究范式”转型。在建构体系后研究范式时,宜确立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学术取向、立足中国场景发现和讨论中国问题、基于平等心态拓展法学知识的域际交流、开展问题导向的新综合研究、赋予解释论研究以应有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e value of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 as a research tool in osteological studies, and diagenetic studies in particular. LSCM combines properties of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using laser light to excite fluorophores throughout the z-axis, developing a 3-D image. Using differential staining and selecting for specific wavelengths of light, one can image targeted materials.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visualizing bone structures such as proteins and their decompositional products and visualizing diagenesis. Part one of this study utilized pig bones as a means of testing the overall ability of LSCM to fluoresce bone. Twenty-three samples were imaged, including 13 samples from a decompositional study conducted 5 years previous, and 10 “fresh” samples collected from a commercial butcher. This part of the study determined that protein and organic components of the bone could be fluoresced and diagenetic alteration could be image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used human samples as a means of imaging and mapping diagenetic alteration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study used 13 samples, including 4 clinical, 7 ancient, and 2 modern controls. The pig study used Basic Fuchsin and SlowFade Gold stains, while the human study used toluidine blue. Images were also taken with unstained elements. The results of the non-human study found that a fresh bone fluoresced differently than that of a 5-year subset, while the results of the human study confirmed these findings and determined that the bone diagenesis can be mapped using LSCM.  相似文献   

18.
浅议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宁 《政法学刊》2005,22(3):122-123
高校英语应加强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的学生要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师应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引导学生制订各自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采用适当的方法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师的教这一资源,以争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为全面掌握会学的本领奠定基础,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具有加速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减少教师素质欠佳的影响,弥补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缺陷,帮助学习学会自学的作用,学生掌握这一会学本领,需从强化主体意识、注意了解教师、学会内化目标、优化学习策略入手,在教育情境下,学生完全有可能主动地学习,学会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包含了培养学生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内容,师生双方应认清各自的角色使命。  相似文献   

20.
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考量因素与技术路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 《现代法学》2008,30(3):30-38
针对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创作工作主要涉及两个重大问题:一是遴选确定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二是恰当选择刑事政策学范畴研究的技术路线。遴选确定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系统,应当考量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刑事政策学必然以刑事政策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二是刑事政策学必然以现代化命题作为学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三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必然以公共政策学的基本范畴作为参照物。刑事政策学基本范畴研究的技术路线,应当是从研究公共政策原理、分析公共政策基本范畴入手,总结刑事政策本身的特殊性,以准确概括出刑事政策的范畴体系,并通过对刑事政策基本范畴展开研究,探讨刑事政策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