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挺在重庆     
初到重庆1939年春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到了山城重庆,住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兼新四军办事处的机房街70号,这是他第一次到重庆,主要是负责同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的联系和交涉,为新四军募集物资和招聘人员等。事隔不久,这年的秋天,叶挺为解决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编制和全军经费问题再次来到陪都重庆,进行了更为艰辛的联络与交涉,每每往返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之间。他曾向李济深表示: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国民党的老爷却攻击我们“游而不击”。在这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的情况下,深感有愧于抗日初衷。我不能忍受这种摩擦,…  相似文献   

2.
静谧的夜幕下,寒风呼呼地吹着。 红岩嘴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的竹篱笆墙内有全幅武装的警卫在巡视着,红岩村内显得气氛紧张。 三楼机要电台前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监听着,希望能再次收到来自皖南新四军军部的电波 这是1941年1月17日之夜。 红岩的全体党员都集中在办事处大楼二楼的过道上,静静地等待着。 不祥的征兆越来越强烈,几乎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自从得知新四军军部北上抗日途中被国民党七八万人围攻的消息后,同志们就一直关注着局势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持战斗在战时首都重庆,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忘我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1、在日机轰炸中,周恩来在红岩防空洞口接待中外记者。2、周恩来视察皖南新四军军部。3、八路军办事处及南方局驻地遭到日本侵略军狂轰滥炸。4、新华日报社举行建社三周年纪念。5、东江纵队战士在行军中。烽烟滚滚 红岩巍巍  相似文献   

4.
一张照片的来历 1939年5月3日、4日,日本侵略者接连两天对中国的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狂轰滥炸。重庆市区变成一片瓦砾。 刚在重庆建立不久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所在的机房街70号、棉花街30号等地房屋也被炸毁。南方局和办事处搬迁到了郊外的红岩嘴,从此在这里建起一处红岩村,成为雾都重庆高扬爱国主义大旗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5.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设在各地的办事处主要有:驻陕办事处、驻晋办事处、驻南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驻湘办事处、驻广州办事处、驻香港办事处、驻衡阳办事处、驻桂林办事处、驻重庆办事处、驻洛阳  相似文献   

6.
在红岩革命纪念馆珍藏的诸多革命文物中,有一套衣裙尤为显眼。上衣为丝绸质地,米色底蓝格,小西装式样,款式简洁大方。下装为藏青色毛料做成的两片A字裙,长过膝。整套衣裙今天看来也仍然显得漂亮而优雅。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那大都以粗布军服为主要着装的环境里,为何会有这么一套漂亮衣裙呢?这套衣裙,本来是方卓芬的。方卓芬,许涤新夫人,广东惠阳人,抗战前夕在上海大夏大学史地系就学。抗战期间,曾在皖南新四军军部学习,1939年3月,奉命由新四军调来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周恩来发给她一笔很少的差旅费。方卓芬一路上…  相似文献   

7.
我于194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1943年到1946年间曾3次到重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接受任务。当时正是抗日战争从相持到反攻以至胜利前后,形势紧急,来去匆匆,没有来得及仔细了解、观察红岩的一切。但红岩精神始终鼓舞、激励着我。初到红岩1943年6月,我从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时以世界大药房董事长身份开展工作。这时,徐鸣告诉我,他将调回重庆,组织上有意要我利用暑假同他一起去,集中一段时间学点理论。我们7月8日到达重庆,10日上了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虽然地理条件较好,但依然处在国民党特务、军、警…  相似文献   

8.
1940年夏,日机经常空袭重庆,当时防空设备很差,管理不好,经常是敌机已临上空,才发出警报,人们来不及躲避,炸弹已经扔下来了,死伤人数不少。在5月的一天,也是这样,日机已经飞临重庆上空,才发出了警报。红岩咀八路军驻渝办事处的同志们从房子里跑出来奔向防空洞。在远处看到一个矫健的身躯,站在农场的空地上指挥奔跑的人群,他就  相似文献   

9.
《湘潮》2021,(8)
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一曲《红梅赞》,唱出了革命者矢志不渝、不畏生死的坚定信念。歌词中提及的红岩,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作为地域的红岩,是重庆红岩嘴13号(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驻地)、曾家岩50号(周公馆)和虎头岩(新华日报总馆)"红色三岩"的总称,其代表性所在是重庆红岩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曾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机关所在地和重庆谈判期间中共代表团的驻地,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红岩春秋》2021,(1):4-5
正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拟于4月对外开放2021年1月5日,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大楼保护修缮工程进入尾声,计划4月底对公众开放。目前,红岩革命文物遗址已修缮完工的有18栋,正在修缮的有9栋,这些文物遗址将在今年7月1日前全部修缮、布展完成,面向公众开放,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相似文献   

11.
初到红岩     
那是1939年的春夏之交,我从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转赴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那时我只是个16岁的小姑娘,向往着到延安参加革命。由于有外祖父徐特立的介绍,我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就仿佛到了家,办事处的领导们,都把我当作他们的孩子,热情照顾,谆谆教导,使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的母亲——徐特立老人的长女徐守珍(原名徐静涵),是上海南方大学学生,赤色工会积极分子,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被捕失踪。同志们都认为她已经牺牲了(直到解放后她才跟外祖父和我们联系上),因此对我这个革命后代十分关照。我初到红岩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重庆进行大轰…  相似文献   

12.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八路军设在各地的办事处主要有:驻陕办事处、驻晋办事处、驻南京办事处、驻沪办事处、驻甘办事处、驻新疆办事处、驻武汉办事处、驻湘办事处、驻广  相似文献   

13.
林木 《党史博览》2011,(9):2+59-F0002,F0003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随后,八路军、新四军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些主要城市陆续设立了办事处,有的称通讯处或交通站。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后,八路军办事处也称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但通常仍称八路军办事处。  相似文献   

14.
《党建》1999,(3)
红岩精神是重庆特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以周恩来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团结、领导人民同反动势力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培育、形成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  相似文献   

15.
从周恩来过生谈起 1943年3月18日,山城重庆,红岩嘴上的八路军办事处,已是落日衔山时分。办事处的全体工作人员还在听取周恩来为配合整风学习而作的自我反省报告。他们中的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听周恩来讲述他的身世和经历。  相似文献   

16.
1944年的一个晚上,张友渔在重庆城内生活书店家中,徐冰突然乘汽车赶来。说董老叫他立即随车去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别的话,徐冰一句也没说。张友渔一看那严肃的面容,知道情况紧急,什么也没问,就赶紧上车跟徐冰走了。到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时,董必武已在等候,一见张友渔就说:曾出卖过南委领导同志的叛徒郭潜,已经从广东来到重庆。因郭潜在南委时曾到桂林找张友渔联系过,这次来重庆,要带人来抓张友渔。我们打入中统机关内部的同志知道了这个消息,报告了董老,董老决定连夜把张友渔接到办事处。过了两天,果然有人到张友渔的住处“查户口”,张友渔…  相似文献   

17.
正抗战时期,董必武常驻重庆,协助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社的工作,是抗战时期驻守重庆时间最长的中共领导人。这期间,董必武创作了大量诗词,真实记录了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红岩往事。《挽嘉义新四军通讯处涂、罗十烈士遇害》——1939年8月13日一荐食惊蛇豕,同肩国步难。束枝犹惧折,分派意相残。法立玄为妙,冤沉碧不寒。遥知嘉义镇,鬼夜哭云端。二涂罗诸烈士,秉性最忠贞。在乡驱虎兕,为国靖烟尘。  相似文献   

18.
▲董必武,何莲芝重返红岩时与原大有农场工人何荣森(后排右二)、罗大娘(前排右二)合影1958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在视察云南、四川等地的工农业发展后途经重庆。重返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旧址。11月10日这天上午11时半,在通往红岩村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旧址的一条石板小路上,一行人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雪白的八字胡须挂满上唇的老人,沿着小路朝旧址方向走来。当这位面容慈祥精神饱满的老人步入旧址大门时,眼尖的工作人员一下子就认出是董老,“董老回红岩”的消息顿时传开了。附近的群众闻悉…  相似文献   

19.
袁明 《红岩春秋》2014,(9):73-76
正2013年12月,我随"红岩儿女"(原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人员子女,本文作者的父亲袁超俊曾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任职——编者注)出团走访香港,路过皇后大道中时,导游向我们介绍,前面的新世界大厦——皇后大道中18号,就是八路军驻港办事处(粤华茶叶公司)旧址。这使我想起了当年父亲确认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的事。  相似文献   

20.
<正>钱之光,1900年11月27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今诸暨市)。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委员、贸易总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钱之光先后任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兼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处长、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处长。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后,任军政组副组长。1944年11月中共南方局改为重庆工作委员会,任委员。1945年12月中共中央重庆局成立后,任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